明珠不语 作品

第193章 哪受过这种打击(第2页)

 老太爷看似闲居院中,心却是活络的,把女使当学生看。

 “行了,重新写过。”

 姜念这一辈子都没有过正经先生,靠偷书自学成才,今日才算受教,应了声“是”便绕回书案后。

 可经他挑剔之后,她又写了许多遍,却又怎么看都有毛病,宣纸写到第三张,才想起自己身份是女使,这样会不会太浪费了。

 她收了手中笔杆,“太爷,我糟蹋您的东西了。”

 那老者拉了太师椅坐门外,背靠门框也看不清神情,只说:“你肯学,就不叫糟蹋。”

 “桌边有本字帖,你可以看看,但别照着写,个人的字有个人的写法。”

 姜念在楠木条案上扫视一圈,果真看见一本装订成册的字帖,纸页略显厚重,显然时常被人翻阅。

 翻开第一页,是辛弃疾的一首汉宫春,词名为立春日。

 老者在门外问:“读过辛弃疾吗?”

 姜念只能如实道:“只读过一首《元夕》,知晓‘众里寻他千百度’。”

 听见这个答复,老太爷却是笑了。

 “你只读过《元夕》,怎配说知晓那一句呢。”他顿一顿,叹口气复道,“也罢,慢慢来,先写第一篇吧。”

 姜念没急着动笔,反而盯那几个字看了许久。

 很眼熟,再仔细想想,似乎与沈渡给自己的《捭阖策》,十分相似。

 这是沈渡的字帖吗?

 疑心归疑心,姜念却不好问,只得先誊抄一遍。

 不满意,第三遍才递到老太爷跟前。


这回字多些,老者眯着眼打量,却不论字,只问:“你平日读诗词吗?”

 姜念小时候也没书,只从姜鸿轩那儿摸来过一本唐诗集,上头多是李太白的诗。

 “回太爷,读过些唐诗。”

 “唐诗里,你最爱谁的?”

 “……李太白。”

 老者又摇头,“难怪。”

 “本就心浮气躁的年纪,还要去读李太白,越读越躁。”

 姜念也不敢反驳,只能应声“是”。

 听人又问:“那这首《立春日》,你读着如何?”

 姜念誊写时是读过几遍的,大致明白意思,“清愁不断”,叹光阴易逝。

 “我读出来,词人很愁。”

 “愁什么?”

 里头有“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一句,姜念便随口道:“许是愁年华老去吧。”

 换来人毫不留情一声嗤笑。

 “辛弃疾那时,才二十有三。你是真没读过他啊。”

 姜念微微瞪圆眼睛,自觉丢脸也不出声。

 “那时金人已打进北边,这是他被迫南迁后第一首词,国将破,二十三岁的年纪也急啊。”

 他将手中宣纸递还给姜念,“现在知晓了,再写。”

 姜念只说:“您还没指点我的问题呢。”

 老者抿唇嫌弃道:“没一个字写得行的,你先自己琢磨。”

 姜念眼皮跳了跳。

 她打小就自诩聪明,除了女红不肯花心思,学什么都快,哪受过这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