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周严琢磨着这件事。

 李青山很不高兴,周严看的出来。不过也没办法解释。换位思考,自己换成李青山,肯定也会有意见。

 没人愿意自己的手下一声不吭的另有打算。

 如果放在以前,无论这次的党校学习是谁安排的,别说李青山,周严自己都会相当抵触。但现在,已经不会再有被人摆布就觉得不可接受的矫情。

 张扬个性,保持自我,那是艺术家们或者没被社会毒打过的小孩子才会执着的东西。无论在体制内,还是在任何一个有管理制度的集体中,每个人都需要主动或者被动的学会服从。

 人能有多大的自主权,完全取决于自己能够站在哪个台阶上,所处的台阶越高,获得的自主权就越大。

 学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获得更大的上升空间才是明智的。而不是动辄耍个性,显示自己的桀骜不驯、

 见多了那些平日高高在上的厅级甚至省部级高官,在比他们级别更高的人面前,陪着笑脸,谦卑的样子,周严已经明白,官员也都是普通人,在比自己强大的存在面前低调听话,并不丢人。

 记忆中,以桀骜不驯著称的两个高官,一个口无遮拦,以被人称作“大炮”为荣的,一个以“官场阎王”自居,在哪里做官都是一副把四套班子视若无物的强势姿态,最后的结果都是身败名裂。

 以不变应万变,这就是周严目前的策略。所以周严决定把这件事放在一边,不去浪费时间分析前因后果,也不去找王鹏飞求证。先把眼下的事情做好。

 首先要把属于武警部队那部分房子的内部装修提前。争取在自己离开前,能把这部分房子交付。自己辛苦做出来的项目,果子还是尽量不让别人摘了去,在自己手上完成这次的合作,至少对方会领自己一个人情。

 青干班学习结束后,即使工作有变动,大概也会在春节以后,剩下的这几个月时间,介入新项目的机会应该不会再有,这多少有些遗憾。

 另一边,李青山也很郁闷,对于周严,他从一开始的不在意,到逐渐认可,再经过武运华庭这个项目的运作,包括听取周严的建议,重组省建工和入股桂城地铁,目前来看都效果非常好。

 眼下李青山不但把周严当做可以下力气培养的心腹,甚至可以说是左膀右臂也不为过。

 李青山甚至考虑让周严继续负责经济适用房项目,然后借此机会把给周严再提一级,直接任命周严为总裁助理。可看情况,周严很快就会离开临海集团已经成为定局,这让本来人手就不足的李青山措手不及,又无可奈何。

 不过这次周严的反应也还是出乎李青山的意料。接到组织部的通知,马上就让周严赶回来当面谈,是李青山有意为之。本以为即使不能让周严乱了阵脚,说出实情,至少可以试探出周严的态度。

 但周严除了否认自己事先知情外,竟然没有过多的解释,还顺势挑明自己早已经有另求发展的打算。反倒让李青山不好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