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这段多少有点不符合当前的年龄阶段了,不过无所谓,不合理的事多了去了,《滕王阁序》更不合理,一篇文章整出三四十个成语,文化圈这帮人不还都捏着鼻子认了么。

 因为全世界都找不出王重抄袭的证据。

 接下来第四段,简直是这景色之极致,怕是只有《滕王阁序》和《春江花月夜》能与之媲美了。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一气呵成,对照一下《洞庭晚秋图》那幅画,王重觉得文里描述的和画里的简直一模一样。

 晚秋的景象跃然纸上,以前王重背诵这篇课文的时候,还没有觉得如何。

 直到今天,对比这幅《洞庭晚秋图》之后,才能想象出烟波浩渺洞庭的浩大瑰丽。

 第五段,让《岳阳楼记》封神的一句话,“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这个就得好好琢磨琢磨了。

 没有人不喜欢拍马屁,何况还是有可能会流传千古的拍马屁,

 王重要把这句话安在王旭波的身上。

 毕竟他老人家完全配得上这句话所描述的人物状态。

 年少时毛笔对钢枪,写尽了华夏文明的血泪与歌。

 年轻时投笔从戎,身投战场用子弹告诉侵略者,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最后尘埃落定盛世如愿而来,他不贪权慕利急流勇退。

 一生无儿无女,把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国家。

 这种人,不狠狠拍他马屁那还拍谁的?

 拍马屁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当事人拍到名传千古,让当代以及后代所有人跟着他这个始作俑者一起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