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第2页)

 “王重,你看看,有没有意思,这七个账号,都是一个主体的。”

 周斌院长把手里的文件交给王重,这个文件是周斌下面的研究生搜集上来的。

 至于用什么方法,王重就不知道了。

 因为这个文件上面的信息实在太全面了,至少王重自己,是绝对无法搜集到这么详细的信息的。

 “这个廖凡是谁啊?我跟他有仇?”

 王重有点疑惑的问道。

 文件里面,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直接向王重发起网络暴力的七个账号,背后都是一个叫廖凡的人所有。

 这七个账号,都是粉丝超过百万的账号。

 平时账号也会发一些歪屁股的新闻,但是从来没有人把他们和一个主体联系到过一起。

 在这次王重出事之后,最后通过滨工大,才找到了这么个人。

 “往下看,廖凡是花旗信用基金的董事,也是咱们华夏凡心传媒董事长,业务方向主要做的就是自媒体创作,新闻,评论等。”

 “神奇的是,做了这么大的事业,人竟然不在国内,一直都是在远程操控着公司,你说神奇不神奇?”

 王重挠了挠头,

 “遥控指挥吗?那谁给他干活啊?而且同时运营七个账号,人员和费用都不会少吧。”

 周斌吸了一口热茶,点点头,

 “确实不少,不过他的公司根本不需要他盈利,甚至他所运营的账号下面,都不接广告……”

 周斌说到这,不说话了,看向王重。

 王重张了张嘴巴,有点无语,无利不起早,自媒体不接广告,光靠播放量,基本就不挣钱了。

 “院长,您的意思是,他们不盈利?”

 周斌点点头,有摇摇头,

 “也不能说他们不盈利,只不过不靠着几个账号盈利。”

 “他们虽然不是上市公司,但是财务信息也是有迹可循的。”

 “目前他们虽然国内的主体公司不盈利,但是国际上还是接受机构资助的。”

 王重恍然大悟。

 以前这帮人经费充足的时候,通过报纸、杂志各种渗透华夏,

 什么德意志修的下水道里面,会留下一个油布包,里面的配件百年如新。

 什么樱花国的马桶水可以喝,什么在樱花国洗盘子要洗七次。

 什么花旗国为了救一只小鸟,把一个州的电都给断了。

 这些东西都是纸媒那个时代的产物。

 那个时候互联网不像现在这么发达,而且学生一般都喜欢看杂志,

 不像现在人手捧着一台手机。

 在那个年代,经费多的出奇,各种文章段子层出不穷。

 一个故事,只要套上外国人的外衣,就能在上面发表。

 前提外国人形象是要正面的。同时要有华夏负面的做对比。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纸媒逐渐开始走向没落。

 而互联网开放性太强,根本不像以前一样限制住学生的消息来源渠道,

 导致渗透效率大减,资金大砍,除了个别一些粉丝基础比较多,有影响力,潜伏的还算深的机构,

 个人和小组织基本已经吃不上饭了。

 王重咧嘴笑了笑,花旗的,这就有意思了。

 正好可以试试艾玛和安娜在花旗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