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荀彧之谋,郭嘉之策


 建安七年,正月伊始。

 马腾、韩遂应召,携全部家眷,入朝为官,分为卫尉、大鸿胪,位列九卿。

 为了欢迎两人到来,曹操过年期间,甚至连家人都陪伴甚少,几乎日日宴请,席间都有马腾、韩遂及其家眷,可谓是给足了两人面子,也让两人悬着的心,终于安定了不少。

 尤其是马腾,对于马超之事,曹操只字不提。

 可越是如此,马腾心中便越是难安,对马超也越发憎恨,连发家书十三封,催促马超滚到许都,来向曹操请罪,言辞相当激烈。

 一时间,马超无比纠结。

 而张明在得知此事的第一时间,就已经再往宛城赶路,并派人昼夜兼程,告诉马超在他赶来之前,切勿轻举妄动。

 正月十六,大年刚过。

 张明仍在赶路,许都丞相府今日难得没有宴请,有的只有曹操的两个顶级智囊,荀彧,还有郭嘉。

 书房里,曹操坐在首座,脸色肃穆,双目炯炯有神。

 而郭嘉则在右侧,正襟危坐,没有了往日的恣意和洒脱。

 在他左侧,荀彧正皱眉思考着些什么,良久,才缓缓舒展了眉头。

 见状,曹操才悄悄舒了口气。

 “唉……”

 长叹一声后,荀彧抬起双眸,脸上流露出一股莫名之色,叹息道:

 “主公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校事府的情报,彧自然是信得过的,陛下做的事情,的确有些过了。”

 “昔日十常侍祸乱朝纲之事,如今仍历历在目,想不到陛下同样只信宦官,更在宦官中培养了不少死士,连之前刺杀主公的,都是这些宦官......”

 “主公心向大汉,可陛下若一直掣肘,早晚必出祸乱,更不要说陛下如今只听信宦官之言。”

 “因此奉孝的建议,彧同样赞成。”

 曹操和郭嘉对视一眼,在彼此眼中都看到了对方的喜悦。

 “不过!”

 还不等曹操开口,荀彧又补充道:

 “奉孝提议立刻劝陛下退位,另立弘农王之子为帝这一点,彧却不敢苟同。”

 “当然,弘农王之子的确是最佳人选,这一点彧并不否认。”

 “但现在,却并非最佳时机!”

 “哦?”

 曹操提着的心,稍微又放回一些。

 “文若认为,何时才是最佳时机?”

 他是怕荀彧不同意,现在荀彧已经同意,只是对废帝的时间有不同想法,这点倒是可以慢慢聊。

 郭嘉同样一副虚心请教的姿态,正色问道:

 “请文若解惑,为何现在不是最佳时机?”

 之前他说到的,三年内拖住刘备无暇西顾的计策,正是废帝之策。

 简单来说,此计凶险,但收益巨大!

 当他将此计彻底想通,并告诉曹操的时候,曹操也是一脸震惊,直呼自己鬼才。

 他的计策是:

 废掉汉献帝刘协,将其贬为楚王,赶到荆州刘备那里去,然后改立弘农王刘辩之子刘民为帝。

 这是一个一石二鸟之计!

 首先对曹操而言,彻底解决了后方掣肘,虽然刘协的小动作,一直都没有能够奏效,但是时不时跳出来给你来这么一下,还是很耗费精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