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岁月无痕(第2页)

 于雷采访过几名女子,写过一些场面上的报道。比如打击了多少个黑窝点,抓了多少名嫖客和失足女子。对于这些人员,都是按照《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进行处理。不少女的都是二进宫,底子硬的有经济条件的老板,三五天就被带回去教育去了。同时,于雷又写了一个长篇通讯,叫《失足女子纪实:那些曾经如花的女孩》。他打电话给汤编辑请教,汤编辑告诉于雷,这样的稿子他们杂志是不发的。因为她们杂志的定位是关于人性、人情、爱恋等故事,要美好、感人,但这样的稿子会有很多纪实杂志发。要于雷不妨到杂志摊上找一些杂志翻翻。汤编辑叮嘱于雷少写这类东西,写多了会影响他以后写那些美好的感人的故事。

 于雷投给了《中国妇女报》,同时又在报摊上找了几本杂志,都是一些封面上印着露怀披发的妖艳女子,写着看了令人耳热心跳的标题的杂志,报摊老板把杂志盖在报纸下,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于雷买了几本杂志,抄了几个地址,把稿子抄了两份,投了出去。

 一个星期后,于雷收到了北京那边的传呼,把电话打过去,是一位女士优雅的声音,他告诉于雷,她是《中国妇女报》的编辑,叫纳兰秋月,于雷寄过去的稿子收到了。感谢他对妇女及妇女报的关注和支持,寄来的稿子不适宜刊发。要于雷多写改革开放中涌现的现代女性创业和自强不息的典型故事和报道。像上次霍余生的爱情报道,何玉笙的勇敢面对恶势力自强不息的报道那样的文章。于雷对编辑进行了感谢。他心里说,难道这些失足女人不是更值得社关注吗?但他没有说。

 他想看看能不能挖掘一下霍余生和何玉笙的后续报道。但想来想去,没有什么新闻由头或新闻点,只得放下。但,这半个月的见闻让他有些不安,从内心里他是同情这些女人的,但他又能为她们做些什么呢?其实,他什么也做不了。他试图给了她们做些思想工作,她们一句也不愿意听。胆大的甚至还说,你是记者啊,要想帮助我们,以后多照顾我们的生意,你这么好看,给你优惠。听了她们的话,于雷险些吐出一口老血来。他想,人真是个奇怪的动物,一旦不要脸了,你更成了一堆没脸没皮的朽肉,真是太可怕了。他甚至想起鲁讯先生小说里写吃人肉包子的事,他当时是难以理解的,但此刻,他突然明白了什么。

 在时光的飞逝中,无论是沙湖街还是其他乡镇、街道,一栋栋的高楼拔地而起,不少人在拆迁中获得了几辈子也无法挣到的钱。他们的血液里也燃烧着金钱的味道,仿佛这个世界由他们主宰,不可一世,别人皆如蝼蚁。在拆迁中,也有不少带血的故事,曾邀请于雷作为记者参考,进行报道,但于雷无论是对于强拆的开发商还是漫天要价的住户,都没什么好感。他甚至想起红楼梦里那句“子系中山儿狼 得志便猖狂”的偈语。参加了一次,后来他便把这个差使推给了别的记者,称自己忙不过来。

 沙湖街道的步行街建设已看得到初具雏形。金小小还带于雷去看了他预购的两个门面,两个门面相连,每个有二十个平方。位置在路口,是难得的好地段。金小小道,6月份就要交付了,也会开始新一轮的售卖。你知道这次售卖的价格是多少吗?于雷道,价格涨了?金小小道,一平方米五千起,还供不应求。

 现在的人这么有钱了吗?于雷道。

 金小小道,房地产开发很多人家里睡着几十上百万,不买铺面干嘛呀?

 于雷道,小小,你说在这里做服装店合适吗?

 小小道,你做服装店上瘾啦?

 于雷道,别的我也不懂啊。

 金小小道,你之前不是想开个咖啡店的吗?

 于雷道,说是那么说,可对那个我是一窍也不通啊。

 金小小道,服装店不是不能开,但这条街开服装店的至少会有十几家,竞争会越来越大。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不是学会的?没有想好,可以出租。这两个门面出租一个月也是上千块。

 于雷道,真有这么高的租金?那我还开什么店子呢?

 金小小道,你呀,这就是小富既安的小农思想。你于雷不应该格局这么小吧?

 于雷一下子愣住了。

 面对猛然得到的财富,于雷会怎样面对?请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