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儿不吃菜 作品

第197章 以为就这样,挖不尽的宝藏!(第2页)

 只能说,机会来了是拦都拦不住。

 种钻石?

 也是种出来了一个很好的结果。

 那些豫地的领导,那心里自然是乐开了花,迫不及待地就要招待李云,并把李云推上了首席。

 通过看了几天的舆论后,他们是彻底的放下心来了。

 所谓的反噬压根就没有发现。

 整个事件在出现了之后,就能瞧见利大于弊,利远远远大于弊!

 而且,

 上一次豫地受灾的时候,就想感谢来着。

 这一次又帮忙了,那更加顺其自然。

 李云自然不是为了一顿饭,主要还是为了了解到了豫地的更多情况,比如说传说中的兰考。

 除了一个很着名书记的兰考。

 那里的海鱼稍微有一点点不畅销,那里还种了比较多的泡桐。

 泡桐树是比较好做乐器的材料,无论是所谓的古琴,还是现代一点的乐器小提琴,都是可以的。

 李云打算再弄一场直播,把东西给推销出去。

 还有一个比较让人意外的产品,那就是波斯地毯了。

 这名字一听就是中东。

 那里古代有一个叫波斯帝国的地方,所以,怎么看上去都是外国的东西,实际上却是豫地生产的。

 这么一个名字的存在,也是为了更好的销售。

 瞧这,

 夏国人也不是死板。

 单单看名字的话,你会发现,很多名字所带的地名,可能压根就不是对方的特产。

 比如说兰州拉面,又或者说重庆地锅鸡,那就是创始人叫张重庆。

 除此之外,

 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那五大名瓷的钧瓷,也出产自豫地,自北宋就有些出名了。

 钧瓷主要是颜色特殊性,有着特殊的红色,还会有着一些变化。

 有的时候一眼看过,就有一种看着天上的云彩,以及变换颜色的海水一般,瞧着还是比较的梦幻。

 这很难想象得到,看起来粗枝大叶的种地农民,竟然也能烧那么靓丽的瓷器来。

 当然,

 在人工钻石的这一门大生意之下,这些特产是一个小头,在大家知道了,豫地不仅能生产地里的粮食,还能生产亮闪闪的工业粮食。

 也不是所有的人,会去触碰井盖。

 这逐渐改变了一个地方的人,对于另外一个地方的人,存在的刻板印象。

 ……

 接下来。

 李云又开了几场直播,稍微推荐了那的个乐器、海鱼都比较快的卖了出去。

 通过他的讲述,也有更多人了解了那一位书记。

 这么一位书记,其实出现了大家日常学习的课本当中,可是,在工作之后,很多记忆终究是会被柴米油盐所包围。

 李云的“带货”,重新让大家的脑海里,充斥着那一个有些高大的形象。

 小时候只是记住了一个名字。

 在长大之后,了解到的东西,在把名字和地方联系起来后,甚至能让人感觉到,小时候被照耀过的一束光,照亮了自己现在的人生。

 十年前打在自己身上的,不只是有“此地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廉价劳动力”的子弹,还有那些伟正的光。

 期间,

 李云也参观了一些戏剧,作为曾经的中原之地,这里也传承着不少的文化。

 比如说,一个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黄粱梦》的戏曲,就让他十分的喜欢,嘴里都能够唱出来。

 “摆不完的阔气,弄不完的权;吃不完的珍馐,花不完的钱;听不完的颂歌,收不完的礼;享不完的富贵,过不完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