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拉虎皮做大旗

杨德胜的双规,徐丽心里倒松了一口气,她是个对危机特别敏感的人,这样倒也不怕舆论发酵起来了。

 她想起了苏振云的建议,决定召开执法部门的作风整顿的专题会议。

 政府研究室给她起草了讲话,可是改了几次,她总还是觉得不太满意。

 她对秘书说道:“你去找找农林局的苏振云,让他参与参与,看看有没有什么新提法。”

 秘书找到了苏振云,苏振云已经多年不写材料了,甚至看到都有些头疼。

 郑敬仁和卫军梓都管着执法,于是把他俩叫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提法,最后让文思润负责形成文字。

 毕竟材料这一块,文思润是水平最高的。

 三个人研究了半天,提了一些想法,形成文字后交给苏振云看。

 苏振云看了觉得也没有什么亮点,只好点点头让他们去忙,然后坐在那皱着眉开始自己琢磨。

 写材料是体制内最难干的事情之一,其中的一个难点就是每个人的口味不同,同样一个材料,这个领导觉得写得好,另一个可能就觉得一般,所以写材料之前,必须要揣摩领导的心意,心意揣摩到了,哪怕文字水平差点,也能过关。

 以徐丽的作风,这个会的主要目的肯定是将风险和责任压到下面去,所以内容一定要全,方方面面都要提到,哪怕只点一句话。

 但是仅仅只是给徐丽写个材料,那不是苏振云的风格,他必须夹带私货。

 在写完徐丽所需要的以后,他开始加自己的东西。

 他先写了一段痛批商务局定点办的话,看了两遍,觉得酣畅淋漓。

 然后在下一步措施里,他提到了改革,围绕执法如何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提了一点思路:不动体制动机制,不动职能动功能,不动全部动局部,不求同步求逐步。

 最后单独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肉质的检测,现在多头管理,很多职能部门都有权力管,但除了问题却互相推诿,像这种情况,就在体制和职能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功能合并,建议成立协调机制,确定牵头部门,该弱化的弱化,该强化的强化。

 在这里可以再次批评商务局 ,表扬农林局,建议农林局作为协调机制的牵头部门,其他配合单位要及时通报信息,避免各自为政,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然后,再替徐丽谦虚几句,个人的一点建议,不一定成熟,具体怎么形成机制,你们相关部门尽快研究,拿出方案报我。

 最后再提点希望和要求:既然要改革,那就要动真碰硬,要真改真动,哪怕目前不成熟,也要先迈出这一步,在以后的实践中再逐渐完善,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苏振云在上面划拉的差不多了,又把几个人叫过来,让他们完善一下,形成正规的文字材料。

 几个人看了一下,卫军梓先夸张地赞叹道:“还得是苏局,这些你逼死我们也写不出来啊!”

 郑敬仁也拿着苏振云划拉的那张纸认真看着,问道:“苏哥,这是要把商务局对屠宰场的执法权拿过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