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雪茄的喵 作品

第31章 穷兵黩武进行时(第2页)

 幕僚黄旭初在草拟山西省建设计划之意见中提出了确立民团组织体系的原则,也就是军事组织应就组织民团制度加以改进,其系统为省政府,区指挥部,县司令部,乡镇大队,村街队等。

 各个区成立了民团指挥部,设立指挥官一人,兼任行政监督,副指挥官1到2人,另外有参谋长,参谋副官,政训指导员等若干人,建立有特务队。

 各个县成立民团司令部,设立正副司令各一人,设立大队长,副大队长各一人,大队长由乡长,镇长兼任,村街道设立民团后备队队长,由村长和街长兼任。

 有些县在县和乡之间还设立了分区,由数个乡镇组成,区中的民团后备队被整编为联队。

 这些民团队伍的训练内容起初仅限于军事训练,后来又增加了政治训练,生产训练,识字训练。

 军事训练分为学科和术科两类,学科有游击战术,防空防毒,常识救护常识,间谍常识等数科,术科有制式教练,阵中勤务演习,游击战演习等。

 城市民团每年训练从3月到8月,乡村民团每年从9月到3月的农闲时间进行训练,每个民团兵都要训练180小时以上。

 民团兵训练期满之后,还要在每年的元月四日至十日复习一周。识字训练的教材由晋王府相关部门和日本教官编写,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常识,科学常识,王道思想,地区自保等。

 为了达到全民皆兵的目的,竟然还要求大学,中学的学生和各级政府公务员普遍接受军训。

 学生军训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初步的军事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民团培养军事干部,成为预备役军官 。

 公务人员军训前后两期,山西省上下共计有一万余人参与了军训内容和一般国民军训,相同时间也是180个小时。

 晋王府还下发了所谓的三自政策和三寓政策,也就是所谓的自卫,自治,自给。要在军事上实现自卫,政治上实现自治,经济上实现自给。

 三寓政策则是指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

 幕僚黄旭初在接受山西日报的采访时就说道:“山西建设的社会动力是用集团的方式,将大多数的生产民众加以组织训练,成为巩固的集体组织,发生强大的集体力量来推动全部的建设工作。”

 据后世统计,从1927年到1930年,山西一共训练超过100万以上的民团团兵,这些后备兵员将在1930年的华北大战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给长期沉溺于中央武力之威的大员们一记狠狠的耳光。

 而此时的朝廷还在攻略陕西,毕竟自从安史之乱之后,陕西的建设就一直赶不上中原。

 渭河平原在深耕上千年后已经无力供给庞大的中央人口,关中的运河沟渠系统也被破坏殆尽。

 陕北更是成为了不毛之地,寥寥几个定居点之间便是广袤的荒山。

 这种迹象已经是宋明两朝努力恢复该地后的结果了。洛水以北,大多人烟稀少,人口富集区已经从北宋时期的灵州、明代的延安府倒退到了如今的洛川一带。

 至于两湖、河南一带,从明年开始的中原大旱将使得朝廷大笔的资金覆水难收,面对齐晋两个强藩,到底是像日本一样倒幕成功,还是像刘秀一般据河北而统天下呢?不光是大夏各势力想知道的,也是各列强想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