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航运公司

“老规矩,我先找个东西坐着,你说,我听着就是了!”

 苏正堂对方敏中格外了解,只要他敢于将自己的想法或计划说出来,就代表他的计划已经很成熟了。

 “我翻了翻人口分布的册书,发现这里的人主要分为两个群体,一个群体就是在本地土生土长几百年逐步形成的当地宗族。

 老张家,苗家,曹家,柴家,任家,刘家都是这样。

 而剩下的那些人在本地并没有根基,他们大多数都是这几十年来通过水路逐渐迁到这里的搬运工人和水手。

 所以说我们的工作要分成两方面来展开,而本地宗族那边我们就先不动,我们先搞定闽江上的水手和搬运工人。

 等到这部分人搞定了,宗族里面的下层族人看到我们的工作之后,也会和我们一起组成统一战线,把他们从各自的族长之中拉到我们的队伍中,这样子就迎刃而解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要爆发严重的对抗之后才能够进行土地改革。

 中央那边给我们指示是能和平就和平,实行耕者有其田,将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试行土地征购承购政策,用发行土地公债的办法,通过和平手段征购地主多余的土地,由无地少地的贫雇农群体承购。

 这是刚刚发下来的《征购地主土地条例草案》和《土地公债实行办法草案》,算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了。

 明天之后我们还要开一次大会,我要把这两本草案详细的给他们讲解一下,同时介绍一下之前的过程和经验。你到时候通知一下他们,别一个个又睡过头了,早上八点钟就要开会。”

 “很有意思的想法,但是怎么做呢?我们总不能空喊口号吧?不拿出实际利益,怎么弄能将群众争取过来呢?

 听说苗家那边已经开始调整今年的地租了,应该是想要瞒报自己的田产。”

 “我的想法是从他们这种散户式的,到码头上直接找人接活的这种形式入手。

 我问了很多搬运工人,他们都反映说,闽江的航道开发的还不完全,所以客流量与货运量是有大有小,经常是一天有活干,一天没活干,而有活干的时候,那些船主又一个劲的往下里压价,搞得大家卖力气都卖不了多少钱,还得像地主承包一些土地耕种,才能填饱肚子。

 这也算是他们是这里最底层的原因了。”

 “所以说我觉得可以通过我们出面或者联系一下四海集团那边的人,我相信他们应该很有兴趣去组建一个航运公司,毕竟整个福州的产业现在都在准备上马,农产品原料和工业品的内销都需要交给交通运输部那边,而交通运输方式之中,水运肯定是最便宜且量大的那一种。

 如果说我们出面的话,还带有一丝公权力强迫的特点,那么不如通过四海集团这个中间人来沟通,直接对口对接这一些搬运工人。

 除了搬运工人,这里面还有不少水手,但是因为现在客流量挺少的,这些水手大部分也就是赋闲在家。

 由四海集团出管理,政府出任务和货物,然后再使得这些搬运工人和水手有着更充足的工作,我相信这个提议他们一定不会放弃,毕竟他们交的租子都是最高的七成租。”

 苏正堂思考了一下,觉得这个提议确实不错,既满足了急需的货物运输需求,也能贡献税收,还可以将占人口超过一半的搬运工人与水手拉到自己一边,简直是一石三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