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钢铁架桥车(第2页)

 无数的国民军士兵手拿着辽造13年式步枪和马四环步枪,通过工兵部队架设的桥梁快速通过了辽河。

 这和他们之前想的登陆战完全不一样!

 在张作相的想法中,他们肯定会搜集民船,然后十几个人坐着一条船发动突击,在枪林弹雨之中划到对面,用士兵的命硬生生磨出来进攻通道。

 而现在这副场景竟然有了一丝魔幻的感觉,什么时候国内打仗竟然都能出动这么现代化的装备了?

 还能有装甲工程车辆来伺候着?

 但转念一想,之前郭松龄给他们露了一手那个高射炮阵地,自家几十架飞机还没丢下炸弹,就被一干二净的全部干了下来,似乎这也是刘瑞在向他们示威。

 第一批过桥的两个团都是专门调整了配置,用来进行阵地攻防作战的。

 他们大量携带着20响手枪和伯格曼冲锋枪,身后的挎包里面则是满满当当的塞着手榴弹,而郭军之中数量不多的头盔更是人手一件。

 许多出生于边境上的猎手家庭的战士更是将祖传的猎刀别在了腰上,准备在狭窄的壕沟里面来一个近身搏斗。

 而更多的人则是跟在近战部队的后面,将刺刀套上了枪管下方的刺刀环中。

 咔嚓一声,弹簧被压缩到了预定程度,刺刀端端正正的上在了步枪之上。

 尽管马四环步枪是在1924年式毛瑟短步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整枪长度也不是老前辈g98和委员会那般,有一个人的身子长。

 但它的长度仍然超过一米,加上了这柄30多公分长的剑型刺刀之后,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加上一米多长的长度,使得它十分像一柄短矛。

 郭松龄的部队在这两天也展开了应急训练,就教如何进行战场搏杀,就教短矛短枪的基本运用。

 花里胡哨的各种拳法刀法一概不学,只要学会点、扎、刺、拦这几招即可。

 张汉卿还呆在他的司令部里仔细的研究着地图,顺便疯狂打电话催他爹要军火。

 即便奉天到这里比从锦州运弹药过来要近的多,但很反常识的是郭松龄的后勤补给接收速度竟然比张汉卿的还要快!

 因为这些千吨级的货轮之上有一半都装载着仿制自福特t型1.5吨卡车的天马卡车,这些卡车在公路或者乡间土路之上日夜不停的奔腾着。

 如果张汉卿能够不把心思放在如何攻克正面阵地上,而是想办法去断掉郭松龄的后勤补给线,出动飞机侦察的话,他就能够看到,每当夜幕降临,这条郭松龄的生命线之上就全是卡车开着前灯映照出来的一条亮光带。

 张汉卿用铅笔仔细的画出自家火力点的位置,他预感到郭松龄很有可能就会在这几天发动总攻。

 因此他要尽可能将火力配置最大化。

 而就在他进行地图作业的时候,郭军先锋团已经正式进入了壕沟之中,与对面的奉军打了一个照面。

 还没等奉军士兵问是哪个部分的,劈头盖脸的手枪子弹就被先锋团泼洒了过去。

 而后面的人听到枪声,醉醺醺的站了起来,准备去查看一番时,便被几颗接踵而来的手榴弹炸的半死。

 就算没有死透,也被一时半会炸的晕头转向起来,根本无力做出反抗。

 先锋团携带着大量近战火力,在狭窄的壕沟里面不断开火前进。

 奉军的壕沟还是那种最原始的单向沟,一条直线,简直就像是标准的图上作业用直尺画出来的一样,丝毫没有弯曲。

 这使得先锋团的自动火力可以很轻易的扫荡100多米以内的奉军。

 而还没有完成班组自动火力配置的奉军,在面对这样凶猛的火力,只能选择倒地死亡。

 这也是之前两次夏奉战争之中奉军惯用的招数,而现在郭松龄把他用在了曾经自己的同事身上。

 听到枪声之后,张汉卿感到十分惊异。

 “我不是下令不要对郭松龄部的进攻随意开枪回击的吗?节省弹药啊!我们的弹药可是要从奉天长途运过来的!你去跟他们说一声。”

 副官点了点头,挑出门帘,但旋即就跑了回来。

 “少帅少帅不好了,不是兄弟们误开枪,是郭松龄那小子打过来了!他们已经从左右两侧包抄,准备直奔指挥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