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选择独走(第2页)

 河本大作作为关东军司令官的随员,也列席了东方会议。

 在会上,他负责向司令官提供整理材料,作为关东军内部排张论的重要代表,河本所提供的资料具有极强的倾向性,诸如奉系统治东北会阻碍日本的发展,满铁的修建也受到了奉系的阻止。

 在河本大作看来,奉天军如此的排日,完全是出自张雨亭等人的意图,并不是群众心里真心以日本为敌,很明显,只是想依靠欧美驱逐日本势力。

 激进的河本大作认为,一切问题只要干掉那几个头头就行了,特别是张雨亭。

 因为在其看来,夏国军队的长官与下属的关系是犹如秘密结社帮会中的头目,与手下人的关系,只要将头目干掉,手下人就立刻作鸟兽散。

 然而,在东方会议上,田中首相和陆军高层仍然坚持原先的立场,认为需要通过扶持奉系来拓展日本在东北的利益。

 田中的方针就是使东北特殊化,并逐渐纳入日本麾下管理,类似于傀儡政权。

 因此,他希望奉系要依靠日本援助,固守东三省,这样可以和日本建立特殊关系,按照日本的意见解决东北问题。

 然而,日本政府的援助论和关东军的排郭论没能形成统一,成为了两条平行线,这其中蕴含着日本的决策层和中下的少壮派军官之间的重重矛盾。

 可以想象的出来河本大作对于会议的结果是非常不满的。

 随着东北局势的骤然变换,河本大作等人对于日本高层的犹豫不决愈发不满,对采取排郭行动预感急切,否则张雨亭真的将权力平稳交接之后,东北的事务可能就不由他们说的算了。

 然而,在最有能力以武力解决郭松龄反奉的日本政府和军部上层中又出现了他们十分常见的犹豫不决,这使得少壮派军人极度失望。

 河本大作在给他的好友矶谷廉介的书信中说,满蒙的现状就是东北方面的野心越来越蛮横,而面对这种情况实难容忍,究其原因,日本军阀无不过于助长他们的傲慢之宜。

 在河本大作的心目中,日本高层已经被缝隙集团所拉拢并腐蚀,他们同政商大仓组的董事河野等贿赂了以田中首相为首的政府实权人物,在田中的身边还有着佐藤安之助和松井石根等人纠缠不休,操纵着田中。

 因此在少壮派军人看来,日本政府会始终难以对奉系高层实行断然处置。

 在此等条件下,关东军的少壮派军人需要寻找一个突破口来实现其所谓的根本解决满蒙问题的目标。

 他们对于田中内阁的所作所为愈发的不满,认为张雨亭和郭松龄已经过分的不听话,他们已经等不及谈判,不耐烦的要使用武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少状派军人选择了独走。

 然而日本高层与少壮派军人之所以对处理问题上产生不同的看法,进而催生出此等野心过激行为,其根本原因是在于奉系调整对外关系,无法逃脱日本的控制。

 但是日本政府和军部从经贸上控制奉系的能力以及对自身军事实力均抱有信心,认定东北的交通和军事命脉依旧站在日本手里。

 同时,自身与奉系高层间有着稳定个人联系,二者的生命线在大体上是一致的。

 在奉系集团仍有利用价值以及日方实际上占据实力优势地位的前提下,日本上层对于奉系的动作是不予深究的,双方无非是在围绕着利权问题讨价还价。

 此外,英美的态度也是日本决策层有所顾忌而不敢贸然动手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