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雪茄的喵 作品

第259章 最不希望江宁投降的人(第2页)

 “许源都给了我们这个机会,那就更要抓住了,咱们的补习今晚就开始!”

 “不!”

 这世上又多了一位可怜的人,郝希崎成为了最不希望许源投降的人,但事实不会因为许愿就改变,许源还是率部“阵前起义”了。

 不光是金陵城内的守军放下了武器,整个江宁府在许源的命令下实现了停火。

 才从各自的驻地赶到江宁前线的新编步兵师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怨声载道,感情他们的参战经历就是来了一次上百公里的大拉练?

 还不如皖北编组的那两个新编步兵师呢,人家起码正儿八经和徐州驻军过了两招。

 但多说无益,苏沪军在得到许源为首的金陵城防部命令后,全都举着步枪,从已经被轰平的据点走了出来。

 步兵四师迅速移师向北去攻打扬州府,而步兵七师则在友邻部队的协助下,开始向镇江挺进。

 战俘的事情就交给内务部队吧,他们的任务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撕开敌人的防线!

 如果要论谁的正面攻坚能力最强,那肯定是孙凯指挥的特种纵队,庐州厂整整一年的产能九成都在他的手里。

 特种纵队有两个装备各式坦克的装甲团,每个团下辖一个两栖坦克营,一个轻型坦克营,一个重型坦克营,一个自行火炮连,还有全数使用卡车机动的步兵营。

 轻型坦克营仍然使用之前突袭闽中地区的那些装备,好歹得废物利用嘛,机械寿命还有不少呢!

 但很多都进行了二次改进,放弃了机枪塔,转而在原有的底盘结构上焊接了一个装甲盒子。

 大大充裕的车内空间让他们得以安装一门法制25毫米主炮,还能在上下左右约30度的范围中旋转,顶上也是安装了一挺6.5毫米口径的重机枪,如果要使用,车长就必须探出身子来。

 两栖坦克则仿制于大名鼎鼎的卡登?洛伊德两栖坦克,与超轻型坦克一同引进,原型车交给了兵工署进行测试。

 但兵工署和前来接收的部队人员认为这款车的装甲和火力过于薄弱,不适合正面作战。

 但在加强防护与火力后仍能保持两栖浮渡功能的话,可以小规模于江南地区部队。

 于是兵工署在接到这个意见后对从英国人手上买来的原型车进行了开膛破肚式的大改。

 整体重量从三吨直接跃升到六吨,仍然采用后置螺旋桨推进,发动机也提升到96马力,功重比不错。

 首上和炮塔正面装甲可以达到16毫米以上,完全足够应付苏沪军手上不多的7.62毫米钢芯弹,自身还装备了一挺12.7毫米机枪与6.5毫米同轴机枪,对步兵的压制能力十分卓越,十分适合在水网密布的苏南地区使用。

 而孙凯最满意的则是刚刚定型服役的三号战车,在获得了众多经验教训后,这款基于维克斯六吨型坦克放大而来的战车已经褪去了前两个试制型号身上的青涩气息,显露出一丝真正意义上陆战王者的风采。

 他的体重正式来到了十吨这个重量级,大幅增加的吨位使得它可以在正面使用超过25毫米厚的装甲。

 来自斯柯达公司的8升水冷汽油发动机可以输出超过200马力的澎湃动力,其最高行驶速度突破40千米每小时。

 正式采用了双人炮塔,原本打算使用拉皮版的百禄47毫米火炮,但斯柯达公司拿出了他们的37毫米反坦克炮。

 在一千米距离上使用标准穿甲弹,炮口初速能够达到690米每秒,射击30度倾斜均制钢装甲的穿甲深度在26毫米以上,即便是隔壁日本刚刚投产的89中战也能击穿。

 部队对于这一款火炮的性能十分满意,兵工署正在和斯柯达公司协商谈判关于授权生产与仿制的合同。

 两个战车团并不一起使用,而是拆分成营级单位,支援步兵师作战。

 可现在江宁府已经被攻克,孙凯的目光便放在了沿江而下的镇江上,他准备打一场漂漂亮亮的闪电战出来,给敌我两军一个大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