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艰巨的任务

孙凯他们在战前会议上就确定了对苏沪作战的要点,那就是尽量夺取各大城市。

 因为苏沪地区的乡村基本上沦为了给南北各大城市输血的血池。

 南通还好一点,起码张家在当地是正儿八经做了些建设,但别的地方不给你身上刮下三层油,你还得叫他青天大老爷。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苏沪地区的建设水平自古就比较高,大城市集中了绝大部分的人口,工厂设施以及各类重要机构。

 同时这附近道路情况也好,便于部队展开以及后勤运输。

 相较之下,广大的苏北苏中乡村地区基本上就被双方遗忘了。

 在徐州府与海州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苏北的贴牌纺织厂仍然在高速运转。

 淮安府的攻防战正愈演愈烈之时,洪泽湖,射阳湖,高邮湖等湖泊上的渔民还在争分夺秒的打渔。

 苏南地区的攻防战因为这里驻扎着许家军的主力,因此在扬州镇江一线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长江是一条完美的后勤运输线路,无论是苏沪军想要反击还是非沪军想要继续进攻,都必须要依靠这条江南地区赖以生存的大江。

 这也就使得数千年来进攻江东的方法没有什么区别,要么从北边南下,要么沿江而来。

 但孙凯他们的特种纵队则颠覆了这一理念,在镇江府和扬州府两座坚城的抵抗还在持续时,他就已经偷摸在后面攻下了丹阳,一路冲到了镇江府的后方。

 紧接着两栖坦克营渡过大大小小数不尽的河流来到常州府城下,当时的常州府还在奋力抢修城墙,增加机枪堡垒火力点。

 面对突如其来渡河出现的特种纵队,直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城内守军大约5000人出头,此时在城外修筑防线的就有3000人,还有不少从附近抓来的民工。

 数十辆各式装甲车辆在常州城附近出现后,其影响力丝毫不逊色于当年拓跋十万铁骑出现在江边。

 引擎全都高速开动起来的坦克骑履带卷出的泥土像极了集群骑兵冲锋时的场景。

 身后弥漫的烟尘让守军看不清背后还有多少人马,但想必有几十辆铁甲车的部队也不在少数,很有可能是几万甚至十万大军来攻。

 想到这里,民工不顾甩着鞭子的军监阻拦,一窝蜂的扛着锄头跑回了家,还白嫖了官家的一块好铁。

 胆子大的则跑向了飞虎军的方向,准备当个带路人,赏自个两匹徽布。

 那些民工凑近点看,才发现烟里面啥玩意都没有。

 两栖坦克营是真的没有带多少兵来,他们只有身后坐着卡车的一个步兵营,正好就是郝希崎那个营。

 这名刺头士兵从一开始坐在卡车上精力无限,上窜下跳,到现在已经萎靡不振。

 他感觉自己的胆汁都快要被吐光了,这车真不是人能坐的东西,还是家里那头老水牛牵的板车舒服呀!

 等到卡车停稳之后,郝希崎第一个翻身下车,跪在地上哇哇大呕起来,可是那只是干呕,啥玩意都吐不出来。

 这时,身边突然闪现出了一位还扛着锄头的民工,拍了拍肩膀,将身上的毛巾递给了他。

 郝希崎原本以为这是战友的毛巾,二话不说就拿来使劲抹了抹脸,等还回去之后才发现这人咋不认得呢?

 “这位兵爷,在下知道常州城门的口令,我带你们去劫了城门,到时候随便给我们点罐头饼干,毛巾布匹就行了。”

 这一位民工话还没说完,旁边又窜出来一位穿着打扮差不多的人,眼见自己慢了一步,他便咬咬牙,提出了更优惠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