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雪茄的喵 作品

第288章 俯冲攻击,一击得手

江阴炮台一无外援,二没有完整的外围观察哨,只是凭借之前设定的射表,往固定道路目标上进行盲目射击,

 他们甚至还没有弄清楚反击的炮火是从哪个方向飞来的。

 当他们终于发现那架小到不起眼的观测机一直在远处盘旋时,最为重要的305毫米炮台已经吃了数十发炮弹。

 炮手大量伤亡,自作聪明改装的围栏成为了罪魁祸首,仅仅50毫米厚的普通钢板根本无法抵挡在其内部爆炸的155毫米炮弹,

 弹片在围栏内四处横飞,发生碰撞后造成了对炮手的二次伤害。

 阵地上的防空炮陆陆续续响了起来,40毫米砰砰炮的体积极为庞大,

 尽管这已经是英国出口的简配版,只有一半的炮管数量和装填机构,

 但它仍然需要8到12人的炮班进行操作。

 可这种火炮的炮口初速、弹头重量、杀伤能力都不敢恭维,加之部署极为分散,并不能形成合力。

 炮兵观测机在阵地上空来回侦察,回报坐标以及火炮炮击情况,直到燃油快要耗尽后才转回降落。

 那些40毫米砰砰炮和7.7毫米维克斯机枪连块油漆都没打下来。

 陆军并不急于从陆地方向进攻这个坚固的堡垒,即便许多中小口径火炮已经被拆走,但剩下的那些大口径火炮威力仍然不容小觑,

 在没有完全瘫痪江阴炮台的还击能力前,他们只会维持一个较为松散的包围圈。

 随着各方向炮兵的逐渐就位,数十门火炮从不同方向对江阴炮台展开覆盖性轰击,尽力清除裸露炮位。

 轰炸机大队还不断起飞,使用航空炸弹对某些重点地域的炮兵进行清除作业,

 虽然中空水平轰炸的精准度无法完成单次出击即摧毁,但凭借着出击架次的叠加,那些连炮盾都没有的岸防火炮纷纷丧失还击能力,

 只有那些按照舰炮规格生产的203毫米火炮和150毫米火炮还保有战力,

 他们在水泥浇筑的地面上直接扣上了一个炮塔,其最大厚度能够超过180毫米,完全能够抵御各种野战火炮的狂轰滥炸。

 要想对付这些有厚重装甲和水泥堡垒保护的火炮,传统的做法便是调集拥有高抛弹道的榴弹炮和臼炮。

 德国顾问对于自己如何攻破列日要塞的经历一直津津乐道,

 原先比利时宣称他们的要塞防线能够挡住德军的进攻超过半年,收割数十万德国人的性命。

 可是在德国调集了各种列车炮与大口径臼炮面前,

 将欧洲军事工程学发挥到极致的碉堡要塞就如同床上动人的姑娘一样,被粗暴的汉斯们快速撕去了衣服,狂暴轰入。

 比利时再也无法成为德国人前进道路上的阻碍,他们不得不退向海岸,只能发挥一些侧翼袭扰的作用了。

 但当德国顾问试图在江阴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时,却尴尬的发现这一地区并没有特别良好的铁路交通设施。

 苏沪地区修筑的铁路大多受英国影响,使用的是旧式的米轨,而人民党铁路局和交通部修筑的铁路全都是1435毫米的标准轨。

 要想将苏沪地区的铁路投入使用,还必须要将机车加装转换器。

 更不用说前期的大规模炮击,为了彻底摧毁敌方后勤,现在这些铁路基本上还处于无法运行的状态,工兵部门与铁道部门正在加紧抢修。

 就算铁路问题可以通过铺设临时轨道解决,人民党库存的重炮也只有法制240毫米榴弹炮。

 而且已经固定在了福州沿海和太平府等地的江防阵地上,要想运来,起码还要等待半个多月。

 如果英日决定实行炮舰政策,遣华舰队和远东舰队从远东各处驻地出发,恐怕不出三天就能兵临江陵城下。

 时间才是最为宝贵的。

 在这种情况下,鲁德作为整个空军中强击机俯冲轰炸经验最为丰富的老手,自告奋勇地提出使用空中打击利用其炮塔顶部装甲薄弱的特点,撕开他们的软肋。

 德国顾问对于俯冲轰炸的成效还是抱有怀疑的态度,

 一方面是一战中的帝国空勤队,并没有单独遂行该种任务的能力,

 一方面是担心携带大当量炸弹后的强击机会像靶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