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雪茄的喵 作品

第348章 漂亮的烟台攻城战

在抢占了烟台周围一圈高地后,飞虎军把大炮搬上了山,

 除了伴随步兵直接进攻的步兵炮、无后坐力炮、中口径迫击炮外,

 已经被各方媒体所熟知的105毫米轻榴弹炮、75毫米山野炮、107毫米多管火箭炮与105毫米轻加农炮被分成数个炮群,

 对各类目标展开精准又势大的炮击,

 旨在系统的摧毁城内守军的战斗力与作战意志。

 105毫米加农炮因为射程能达到19公里,

 承担了对城内各处纵深地带与港口目标的打击任务,

 那些停泊在港口的货船也在目标清单中,

 一旦有要从海上跑路的迹象,这些有着40倍径长身管的火炮将和外海值班的大型远洋炮艇联手将他们击沉在港内。

 各型各种口径的山野榴弹炮主要负责对敌浅纵深的各种火力支点与工事进行打击,

 高爆榴弹一砸一个小兄弟,个个不吱声,全都送上默认好评。

 齐军在城内将民房加砖砌墙,搞出来所谓的堡垒地域,准备一点点耗干吕军的人力池。

 想法挺好的,只不过他们还是对于吕大炮这个外号怎么来的不清楚,

 在飞虎军这支火力至上的部队中,吕军也是最狂热的火力论支持者,

 能用大炮解决的事,绝对不让步兵上场。

 每一名飞虎军步兵都要经过三个月的训练,还要制定完善的膳食计划,发放训练消耗的各种装备,

 军装、背包、水壶、防毒面具、日常用品(毛巾、牙刷、牙缸、香皂、刮胡刀等)

 饭盒、手电、紧急止血带、战术刀,

 军装不像齐军一样一年就发一两套,而是包括迷彩作战服、体能服、内裤、作战胶鞋、秋装、冬衣等一系列,一年下来要发二十件起步。

 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算在一起就已经价格不菲,技术兵种的培养就更贵了。

 与飞虎军比起来,那些还处于抓壮丁凑数的军队一下子就成为典型的落后代表,被中外各种评论家指指点点,

 各国顾问也一致认为飞虎军是夏国第一强军。

 而其充足的火力配备,远远超出国内平均水平的后勤能力,更是让各地方军长官眼红不已。

 刘瑞花大力气培养军队,就是为了成批成批的培育未来干部,

 每一名士兵都是未来的种子,可不能轻易损失。

 这与塞克特制定的十万国防军概念十分相似,

 但他只是为了维持容克的军官体系,刘瑞则是希望重新塑造一个国家。

 飞虎军独特的多管火箭炮也有自己的用处,

 它们虽然精度不济,但胜在兼有响应速度和覆盖范围,

 而且重量也很可观,两匹马就能拉着跑,

 实在不行挂在刚刚引进后勤处与装备处清单的三轮摩托上也能溜达着到处跑,

 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团级支援火力。

 就是持续时间有点萎,一轮之后要进行短则半个小时,长则90分钟的清洗和装填工作。

 庐州厂还在琢磨着给火箭炮和小巧的新型山炮直接加一个30马力的辅助动力单元,玩丐版自行火炮。

 只不过这个计划因为军队燃油供应十分吃紧,总装无法提供足够汽油而放弃,

 但兵工署还是拨出一笔款项,让他们先行研究,

 未来在西南地区作战,山地部队可能会对这种自行火炮有需求。

 当吕军正式下达了对烟台的攻城战后,拥有各种战争之神支援的飞虎军已经用不着像福州城下那样玩掘进爆破了,

 烟台的砖瓦城墙内也没有夯土层,用炮弹就能在城墙身上开出大洞来。

 在中外记者的见证下,烟台的城墙就像是一条鱼被摁在大润发杀了20年鱼的案板,不到十五分钟就被轰的千疮百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