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的羽毛 作品

第71章 最后的言语(上)(第2页)

 大乾连年战乱,原本继承大统的皇室之人少之又少,如今发现先皇遗留在外的皇子,不仅文治武功了得,人品忠义,今日本帝李英将大乾国皇位禅让与清州王李勇!望其能使国家安定,百姓安康!”

 看完圣旨,李勇久久不能释怀,又想到高翔临走时候留下的书信,上前拿起打开:

 此乃是一位圣者所写的治国治民之策和对大道的理解,留于你希望你能理解,让大乾百姓少受磨难,治国富民!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此意解为:当天下知道什么样子可以称的上美的时候,也就知道丑的存在,都知道什么为善的时候,也就明白不善的定义。

 因此,实与虚相伴而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互比较得以显现,高与低相互依靠而存在,音与声和鸣成就曲调,前后自古相随一直是这样,‘所谓一阴一阳相合即是道。’

 正是因为这样,圣人在处事方面采取了‘无为而治’无为不是不为,与有所为相辅相成。实施不言教化,任凭万物自然生长,一旁扶正符合‘道’的发展。给万物生机不将其据为己有,育万物不因能力而自持甚高,助万物成就不居功自傲。只有身兼功德而不自持功德,功德才能散播出去,才能帮助自己成就不朽之功。

 正当方勇想接着往下看,大殿外柳长鸣带着人赶来,看到方勇身旁的大乾宝印,对着方勇道:“飞羽,为何放走陛下与镇国王!”

 “外公不知道那支军队的厉害,一百五十步可以穿透盾牌,二百步可以穿透铠甲,三百步还有射杀的威力,我亲眼看到岭州蛮族大将隔着二百多步被射成了‘刺猬’!

 “嗯,既然如此~~~无妨!既然无法阻止,便随他去吧!不知道可以留有诏书!!”柳长鸣问道,李勇将圣旨递给柳长鸣。

 “好好!这下勇儿可以名正言顺的继承大乾皇位了,剩下的恶名就让老夫来背!!大皇子你看到了么!”柳长鸣带着早年遗憾,带着希望神情喃喃说道。

 柳长鸣缓和一会道:“来人随老夫清缴皇宫叛逆,以防镇国公和前陛下安插奸细!!”说着带着人对宫女和太监展开了屠杀。李勇想要阻止,只能无奈的摇头,看向手中的信件。

 皇宫中柳长鸣带着人大肆屠杀,原本留下的小颖的玩伴,在屠刀下闭上了眼睛,后悔没与其一起离开。

 皇宫中的喊杀声,哭喊声,逃命求饶的声音环绕在李勇的耳旁,李勇打开第二页,上面第一句话清晰的写出如今的处境:“

 当你打开这页,我敢说柳长鸣在大肆屠杀宫中的宫女和太监,借口一定是奸细!你若帮了,留下活口,以后朝政治理会不稳,你不帮会被传成暴君,作为帝王这是一种必要的抉择,不过柳长鸣会替你选择,你说是么!!

 圣人言: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严仕才,重律令。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也无为,则无不治。

 看到这里李勇更加佩服高翔,不光推算出了柳长鸣所做之事,还想到柳长鸣会为自己顶替恶名来清扫朝政和障碍。

 感慨一番的李勇,没考虑就坐到龙椅上,继续看着高翔写的解意,根本没有注意,大殿之下,柳长鸣带着将士清扫完宫女和太监,看着龙椅上淡若自如的李勇,带头跪拜,一众将领也纷纷跪下不言语。

 信中写道解译:

 不去推崇品德高尚或者治国才能的人才,这样可以使民众不去争名夺利。不要把稀有的物品看的异常珍贵,这样可以使民众不会因为想占有沦为盗贼。不要将诱发贪欲的事物,展示出来给民众看,这样可以使民众心思不被干扰,有样学样,轻视为君者,降低公信力。

 由此可见圣人治国,使民众心灵纯洁,帮助民众填饱肚子,弱化民众不良欲望,强健民众筋骨。总之,要让民众淡化思维和欲望的状态。让有才能的仕人,因为律法的的公正严苛,不敢肆意制造事端。只要遵循‘无为,无所不为’的原则,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