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杨氏太极拳

林渊打开电脑,开始查找起太极拳的资料来。

 大学时学的太极拳,是简化版太极24式,是以杨氏太极拳为范本,所编创的健身体操。

 这种简化版的,只保留了养生健体的招式动作,肯定不太合适。

 不过它既然脱胎于杨氏太极拳,那么,林渊也就将目光放在了杨氏太极拳身上。

 步入21世纪,国术凋零,习武者越来越少。

 故而,很多在过去的不传之秘,也一一被公开,放到网上。

 有的是为了打造自己的ip;有的则是卖课。

 当然也有一些热爱国术的前辈,希望能够自家的祖传技艺能够传承下去。

 林渊在网上搜索“杨氏太极拳”,倒是出现不少视频,但是很多都并不完整。

 不过杨氏太极拳算得上是当下太极门派中的显学,传播很广,所以在不少视频平台都有他们的自媒体账号。

 林渊打开抖米,很快就找到了一个id名叫杨氏太极小妹的账号。

 上面有官方认证,不是山寨号。

 还别说,这杨氏太极小妹粉丝居然有一百多万,人气还不低。

 上面视频不少,不过林渊没有急着打开一视频就练起来。

 而是翻到页面底下,点开一个“杨氏太极拳”的科普视频,津津有味得看了起来。

 杨氏太极拳,不仅仅是只需要学一种拳法,而是有一整套系统的教学路数。

 包括:智捶、大架、老架、小架、太极长拳、小九天、后天法、三十散手、十三总势、太极点穴法。

 了解到这些后,林渊方才开始浏览起练功视频来。

 第一个智捶,是太极拳初练的的入门之拳,是让初学武者开窍的拳路,故而称之为“智”捶。

 第二个大架,共计八十五式,大开大合,快慢有序。

 这两个视频,包括后面的老架、太极长拳、后天法、十三总式,都是由一名穿着练功服英姿飒爽的女生所演练。

 想来她便是杨氏小妹本尊。

 但小架、小九天、三十散手,太极点穴法却是一白发老者演练。

 虽说隔着屏幕,但那名老者打拳的身姿,却格外令人震撼。

 快若闪电,慢若徐风,刚柔并济,一招一式之间缠绵紧密,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看完这些,已然是凌晨三四点了。

 不过林渊兴致正旺,浑然没有睡意,反而是开始根据视频一一演练起来。

 虽然只是照猫画虎,空有其表。

 可当他全部演练完之后,系统面板【技能】一栏立马出现了变化。

 【姓名:林渊】

 【寿命:25/60】

 【力量:6】

 【速度:8】

 【灵敏:7】

 【耐力:7】

 【柔韧:6】

 【武学:《杨氏太极拳》(蓝;未入门)】

 【属性点:1】

 (提示1:根据系统大数据算法,将武学分作七个品级:赤、橙、黄、绿、青、蓝、紫)

 (提示2:武学造诣分五个层次:入门、精通、小成、大成、圆满)

 “《杨氏太极拳》只是蓝武吗?倒是不知道系统是怎么划定武学品级的。”林渊暗自嘀咕。

 至于后面显示的是(未入门),他没有意外。

 毕竟,就算他是百年难得的修炼奇才,也不可能这么粗糙的打过一遍就入门。

 不过……这不是正好凸显系统的作用。

 “给我加点!”

 “将《杨氏太极拳》提升至入门,消耗属性点1,是否使用?”

 “是!”

 面板上,《杨氏太极拳》(未入门)当即变成(入门)。

 一时间,林渊只感觉原本生涩的《杨氏太极拳》,好似被自己演练了无数遍。其中的招式,发力技巧,已是了然于心。

 林渊二话不说,当即展开手势,在房间里打起这套拳法来。

 从“智捶”到“小架”,再到“三十散手”、“十三总势”。

 越是演练这套拳法,林渊越是感觉到其中的不凡,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后发至人,以柔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