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醋锦鲤鱼 作品

第2章 山外挖宝,犬祭残图

“穷文富武,想要练武就得多吃肉,甚至多进补气血的汤药……目前最缺的就是银钱……”

 苏长青想到那株槐树下的青瓷瓦罐。

 既然能被胡威悄悄藏匿,必然是好东西。

 正好借来一用。

 “法不可轻传,猛虎劲不可轻易在外人面前使用。”

 “明面上,还得寻一武馆,花钱拜师。

 而且,有人教学也比我瞎寻摸来得快。”

 次日。

 天刚露出鱼露白,苏长青就现身在一片山峦乔峰处,手持铁锹站在一株三叉槐树前。

 夜晚多虎豹,山间走夜路危险。

 天刚亮,薄薄的雾气弥漫,正好掩饰身形。

 “就是这里……”

 苏长青望着眼前的三叉槐树,渐渐与记忆里的画面重合,一铲一铲埋头挖掘起来。

 一刻钟的功夫,铁锹前头传来硬物碰撞感。

 拨开铁锹,露出一点青绿色的陶瓷。

 “有了……”

 苏长青心中一喜,上前拨开泥土,小心翼翼得取出泥土中的青绿瓷罐。

 约莫一拳大小,入手光滑,单是卖给当铺都要值上不少钱。

 轻轻摇晃,传来沙沙的声音。

 “不是金银么……”

 苏长青皱眉。

 这碰撞声并非金属。

 揭开青瓷盖,从中取出一份丝质图卷,上面写着‘犬祭残图’四个大字。

 图卷中央是造型奇特、由一颗颗头颅累积而成的诡异祭坛。

 “犬头为祭,夜明砂、地龙、兽肉……封入黑陶瓦罐,埋入地下三尺,一月方可孕育而成。”

 苏长青看完上面记载的文字,心中大喜。

 原来,这是一份增补气血的方子。

 “难怪这老狗明明过了气血巅峰期,还能练武……”

 练武对根骨、气血要求极高,往往过了四十,气血衰败,武功也要走下坡路。

 拳怕少壮,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这些材料……”

 苏长青望着图卷上记载的药材,其中大多数都可以在药铺买到,唯有这幼犬头骨堆积而成的祭坛,倒是有几分邪性。

 毕竟,搭建一次祭坛就要九十九颗,刚出生一月内的幼犬头颅。

 “慢慢来……这世道谁家不养几条狗,总有些夭折的……”

 苏长青打定主意暗中收集。

 毕竟,一旦不小心,怕是会引起胡威的注意。

 ……

 三河天桥。

 算命摊。

 “卦象显示,小姐的良缘,就着落在今年的花灯会上……”

 苏长青故作高深得拨弄着三枚铜钱。

 面前,膀大腰圆,体型堪称常人两个大的常家三小姐兴奋地跳起脚,引起地面轻微震颤。

 “算得好!当赏!”

 “还是苏半仙算得准,不然我家小姐的大好姻缘,可就糟践了。”

 一旁的丫鬟附和道。

 说着,丫鬟从荷包中掏出一枚细碎银两,丢到案桌上,让苏长青蒙着黑纱下的眼睛一亮。

 临近正午,苏长青收了摊儿,正要离开,一位短打喽喽李三儿的身影靠近。

 “苏瞎子……今儿个生意不错啊。”

 阎王易躲,小鬼难缠。

 苏长青心里暗骂一句,悄悄递上十几枚铜钱:“还成,多亏威爷的名,无人胆敢造次。”

 李三儿轻轻掂量了下,掌心传来叮呤咣啷的碰撞声,笑道:“那是……这片儿都是威爷的场子,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紧接着,话锋一转。

 “瞎子,还没尝过女人滋味吧。

 春红楼的姑娘可细嫩呐。

 去过过瘾?”

 苏长青心中冷笑。

 这群地痞帮派,经营各种妓院、赌馆,光交保护费还不够,还要拖人下水,放着印子钱,直到最后还不上,将人拆皮剥骨,卖儿卖女。

 “不巧,苏某家中米面要吃完了……还真没多余的银钱。”

 苏长青两手一摊,无奈道。

 实际上,这也是实话。

 这些天,半点肉腥未沾,粗糙的粟米、豆子吃得扎嘴。

 穷文富武,可不是一句空话。

 脱了身,走进内城。

 沿街串巷,这里可要比城外三河天桥繁华的多,各种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

 苏长青没有急着朝米铺去,而是先来到一家药铺,掏出细碎银两购买了一些地龙、当归药材。

 药材拆开,一点点,分成多次购买,最不引人注意。

 刚要离开,听到远处传来号子声。

 他循声而来,一座四地落白、朱红门扉紧闭的拳馆映入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