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合军之议(第2页)

 于是刘辟不再坚持,而是面色缓和地说道“如此看来,倒是我误会二位了。不过我麾下将士确实死伤惨重,已无力再战了。接下来是继续攻击宛城还是撤军离去,不知几位有何打算?”

 刘辟有心撤军,但现在的情况,若是其他三人不同意,他还真不好提出离去。

 “打!当然还要继续打!若攻不破宛城,没有足够多的粮食,这个冬天,我大军还不知要死多少人。”何曼率先表态。

 “我亦是此意,不过刘头领已折损了大半人马,东门这边仅靠黄头领一人,也是独木难支,我等不如合兵一处,只攻东门。宛城兵马本就不多,前番守城又损失了不少,我们再攻几次,定能破城。”何仪紧跟着说道。

 当初分兵攻城就是刘辟的主意,为得就是分散守军。

 宛城本就只有几千兵力,若还要分别在东、南二门布置重兵防御,城内机动兵力就必然所剩不多。

 一旦己方攻城猛烈,守军无人轮换,久则气力不继,待对方兵疲,便能有机会破城。

 却没想到现在自己方才失势,何仪马上就提出合兵。

 刘辟心中冷笑,何仪、何曼果然草包,一场大战下来,己方损失惨重,可宛城守军未必就没有损失。

 刘辟虽不以军略智谋见长,却也知道宛城兵少,本应该继续分攻两门。

 即便自己与黄邵兵力受损,可只要屯兵东门,就能继续牵制守军兵力,调动守军防御,为南门创造破城之机。

 只不过之前自己兵力强悍,所以东门为主攻,现在最多是将主攻方向换成南门而已。

 若是合兵一处,看似兵多,可宛城一面城墙顶多同时容纳数百守军,如此一来,对方可轻松安排多队士卒轮换。

 守城布置也必然更加从容,己方器械简陋,甲胄不齐,想强攻一面而破城,只怕是希望渺茫。

 而一旦拖得太久,对方就可能会有援军到达,届时己方久攻宛城不下,士卒体力疲惫,若被堵在城下,覆灭便只在顷刻之间。

 不过刘辟现在人微言轻,已不想再参和他们的决策,只想设法保住自己的部下,伺机逃离此处便已足够。

 就在他还在思考如何脱离宛城泥潭之时,其他三人就已经定下了章程,黄邵亦同意了合兵东门的方案,此事再无回转。

 当天,何仪、何曼就将营地搬到了东门外,四部连营,精壮在前准备攻城,妇孺老弱在后帮忙搬运物资。

 黄巾军的动向自然瞒不过李严的耳目,见其合兵一处,李严哈哈笑道“黄巾贼寇果然不识兵法,合军虽然兵多,但想以强攻一面而破我宛城,却是太小看我李严了!哈哈哈!”

 在反复确认了贼军真的已经全部聚集于东门外后,李严便做出了调整。

 将南门保留五百守军,与西、北两门相同,余者全部调来东门。

 算上之前的战损,以及城内预留的机动兵力,东门现在已有近两千士兵,以及千来名轻壮,李严将兵马编为四队,以便应对接下来黄巾军的猛烈攻势以及疲劳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