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34418841 作品

第54章 御医打工仔

奉天金陵。

 朱元璋干皇帝,大明官员非常勤恳,一年三天假期,朱元璋生日一天,小年一天,过年一天,每日早朝,日日早起。

 其实算下来朝堂官员只有一天假。

 朱元璋生日要去祝寿,过年要去拜贺,只有小年,才能陪陪家人。

 大年初一,朱元璋领百官祭祖。

 大年初二早朝,都是哈欠连天,昨晚朱元璋宴请群臣,喝高了,酒劲还没下去。

 突然怀念那半个月朱元璋请病的日子,怀念太子爷禁足的那十天。

 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再有了。

 幸福来的多突然,凄惨来的多猛烈。

 朝堂上因为胡惟庸案牵扯的人越来越多,朝堂上的人越来越少。

 大明不会因为朝堂人少,事情就少。

 人少事情多,剩下的大臣,站在朝堂,不知道是幸运,还是凄苦。

 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事情,看不完的奏疏,有时候抬头才发现一黑一白天又亮了,又是上朝的时辰。

 看来又是不能瞌睡的一天。

 陛下正在气头上,这时候请假,说不定就会陪胡惟庸一起歇着。

 当官难,难的是天天连轴转,当官难,难的是薪水不够买营养快线,当官真的难,难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和胡惟庸去作伴。

 吴吉祥一声高唱,陛下驾到。

 众臣:“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新的一年,在金陵南京奉天殿,迎来了大明新的一天。

 也许,历史,就在这一天,将被改写。

 朱元璋看向大殿,平常不上朝的汤和,邓愈(这个不能死,太年轻了),郭英,徐达仅存的四兄弟都来了。

 大小官员,有资格站在奉天殿的,能来的也都来了,不能来的都去陪胡惟庸了。

 千年一套老程序,商量好的事情拿出来说一说,然后朱元璋点点头,勉励一番,敲打一番,算是过了。

 没有商量好的,继续讨论个章程,等各方都同意,朱元璋再考虑,没问题下个早朝提出来,盖章签字发圣旨。

 然而今天,朱元璋要给满朝大臣们说点他们不知道的。

 规矩,按照朱雄英的话说,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四位老兄弟听的昏昏欲睡,朱元璋让吴吉祥送上茶水。

 李善长只当没看见,这待遇也羡慕不来,人家今天这地位确实是一刀一刀砍出来的。

 武殿章,胡大海,常遇春常十万就没这个命,老早就死了。

 进度今天很快,也许是大臣们急着回去处理公务,按照规矩,没有事情,朱元璋再敲打一下众臣,然后吴吉祥喊一嗓子,退朝。

 然而这美妙的声音却没有响起,李善长睁开眼睛想看一看怎么回事。

 却没有看见吴吉祥的身影?这死太监跑哪去了?不知道爷的身子骨站时间长了腰疼?

 对上朱元璋的目光,发现朱元璋正在看着自己。

 李善长赶忙错开目光,上位的眼越来越锐利了,像刀子一样锋利。

 朱元璋道:“今年是洪武十三年,今天是今年的第一次早朝,新年新气象,就在昨天,大年初一,咱收到一份喜报,和爱卿们分享一下。”

 朱标高兴道:“大明,中医苏州学府,送来奏疏,汇报了这四个月来的大小事务,学府已经步入正轨,求医的百姓络绎不绝,同样,医治百姓已万人。

 下一步,学府将在全大明推出乡里卫生标准,百姓应按照此办法达到卫生标准,比如把厕所,牛羊,分开,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区分等。

 这里细则很多,发给吏部执行,督察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