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34418841 作品

第134章 老子的钱呢

朗贝琳挺了挺胸:“世子爷,沙子要选,我们试过,白色沙子最好,烧出来的玻璃无色透明。

 开始的时候是青色的玻璃,后来发现兑上不同的金属颜色,烧出来的玻璃颜色也不同,当我们去掉沙子里面的铁,加点锰矿石,玻璃真的好看多了,现在我们的玻璃可以做好几种颜色。

 这些稀奇古怪的石头还是在陶广义哪里拿的,还别说真的管用。”

 说起来简单,其实朱雄英知道,他们不知道实验了多少次,一千多度的高温锅炉旁,守候了多少个日日夜夜。

 朱雄英站在椅子上,尽量让自己看到每一个匠人,也让每一个匠人能看到自己。

 朱雄英朗声道:“我是朱雄英,朱元璋皇帝的亲孙子,朱标太子的亲儿子。

 今天大明的第一块玻璃出炉了,这个功劳是在场的每一位工匠的。

 你们是英雄,是大明玻璃工业的奠基人,将来有一天,你们的名字一定可以家喻户晓。

 说这些大家不理解,那么本世子就说点你们能听的懂的,从今天开始,玻璃作坊所有工人工资翻倍!”

 工匠们听懂了,疯了一样欢呼雀跃!

 大明工匠给皇帝干活都是免费的,因为他们是匠户,和兵户一样,世世代代给朝廷干活,修宫殿,修陵墓,修路,修桥,修河堤。

 但是工业岛上的工匠不是,虽然有很多是匠户出身,每天能吃饱已经很不错了,没想到每个月还有五百文的工钱。

 每个月的工钱可以买一百斤米,拿回家里,家里人可以活命。

 匠人们对世子感恩戴德。

 没想到,今天工资翻倍,那就是一个月一两银子,银子?朝廷匠户什么时候见过银子啊?

 给皇帝干活要家里带粮食的。

 欢呼声震天响。

 熊大很想提醒一句:“世子爷,夏原吉已经把国库的银子搬干净了。”

 朱雄英显然不在意这些,和四个人讨论怎么改进玻璃加工,然后怎么做天文望远镜。

 不知不觉间,天光放亮。

 朱雄英感觉到困倦,打着哈欠道:“都去休息会吧,我也眯会。”

 四个人走出门口,看着手里天文望远镜的图纸欣喜若狂。

 朗贝琳道:“世子说了,玻璃工厂要改进,玻璃不能停,同样天文望远镜也要做,我们分下功,各忙各的。”

 大明建国,南京皇宫一直都在建,前前后后几十年,还有和南京几里之遥的明孝陵。

 工匠从来没闲着过,工业岛也热闹非凡,八卦州的繁子更加快速。

 有了广州成熟经验,最先搞起来的依然是炼铁和化肥作坊。

 然后是水泥作坊。

 朱雄英画个半吊子图纸,大明的工匠绞尽脑汁。

 不管如何磕磕绊绊,作坊是立了一座又一座。

 步子坚定,一众大牛没有掉过链子。

 中午的时候,朱元璋和朱标一起来到九州岛。

 朱雄英陪着他们去了瓷器作坊。

 一起看了流程,其实很简单,说起来一点也不复杂。

 先把土用蒸汽动力捣碎,然后打成泥浆,过滤在挤压成饼。

 泥饼再次兑水成泥浆,比牛奶还要细的泥浆。

 灌进模具成型。

 大口的碗更加简单,直接压泥成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