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34418841 作品

第154章 大将军炮

夏原吉心脏都在狂跳,三倍的地产代表着什么?代表大明人口将突破兆。

 这还用数吗?第一块一把稻谷,最后一块三把稻谷的量。

 眼睛瞎了看不见?

 朱元璋眼睛红了,怎么数也数不清。

 啪嗒啪嗒的泪水染湿了稻谷,朱元璋仰头,声音哽咽,几次想说,都没能开口。

 老汉也泪流满面:“陛下,老农给陛下说说最后一块稻田,这块稻田精耕细作,用的是农家肥,有机肥,用的是改良过的稻种,还用了工业作坊新研究的磷肥,钾肥,氨肥老农估计应该不少800斤。

 陛下,这是天佑大明啊!以后大明再也饿不死人了。

 陛下啊,呜呜呜呜呜…….”

 朱元璋扶起老汉:“告诉咱,你叫什么名字?”

 老头起身道:“回禀陛下,老汉徐大,这是我的儿子徐六,他们都是逃难过来的百姓。”

 朱元璋道:“徐大,徐六,还有你们,咱都要赏……”

 徐大急忙道:“陛下,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伙的功劳,没有世子皇太孙,没有大明工匠,我们哪里懂的改进水稻?没有工业岛,我们哪里知道有化肥?要赏也要先赏他们。”

 朱元璋笑道:“咱有个兄弟叫徐达?领兵百战,勇猛无敌。

 如今又得一位徐大,田产翻四倍,功劳不亚于徐达兄弟,咱不能给你封国公,但是封爵还是可以的,以后你就是伯爵,封水稻伯。”

 众人欣喜万分,一个种地的一越成为伯爵,这是八辈子坟头冒青烟也不敢想的事。

 每个工匠眼睛都带着绿光,绿油油的。

 朱元璋道:“夏原吉,拿出一个章程来,推广!

 看看,实打实的,摸得到,看的见的稻谷。

 这是种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咱信!”

 徐大张张嘴道:“陛下,推广全国还是全省?”

 徐大说完给自己一巴掌,北方也不能种水稻啊?

 朱元璋毫不在意道:“徐大,苏州,杭州,广州,福建都可以吗!”

 徐大犹豫道:“陛下,给我三年时间,三年后粮种管够,徐六会写字,记录起来,也把经验也一起推广。”

 徐大又道:“陛下,这里是京城,南边的土地,天气和这里会不会不同?我还要去看看,陛下,我们还是先在南京附近推广吧!”

 朱元璋一想也是,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准,对于百姓,土地是重中之重,慎之又慎,这才是土地庄稼人。

 夏原吉,让户部的人,拿出一个章程来,要越详细越好。”

 夏原吉点点头:“臣定不负圣望。”

 朱元璋又走了好几个作坊,一直不说话,兴致不高。

 好像在生气。

 等到火器作坊才露出一丝笑意。

 陶广义介绍着,朱元璋不住点头,在最大的一门火炮前,朱元璋停下脚步:“这是我们现在用的大炮吗?这么大,怎么搬的动?放城头吗?”

 陶广义怂恿道:“陛下,这是最先进的,刚做出来的十门火炮。

 固定简单,装填简单,更快更准,威力更大。

 要不要试两炮?保管你今天打完明天还想打,炮炮过瘾,炮炮回味无穷。”

 朱元璋眼睛一亮:“试两炮?”

 陶广义:“就试两炮!快点靶场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