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34418841 作品

第238章 百姓书信

大理寺也脱不了干系。

 大理寺卿杨靖也怕,这事捂的太严了,只知道朱标病了,一直以为是朱标因为大明学子的事,杨靖虽有怨言,但是也理解朱标。

 杨靖本来就对天下贪官污吏深恶痛绝,更不会帮这些人说话。

 让杨靖怨言的是,里面有冤枉的,也许他们办事不力,也许多有错漏,但是罪不该如此之重。

 如今听到主子爷太子朱标要死了,杨靖立即反应过来,大明百姓变了,朝廷也要变天了。

 别看现在朱元璋哭哭啼啼的,像个老好人。

 若是朱标没了,下一刻,朱元璋就会是一条恶龙,吃尽所有他认为该死之人。

 冤枉?

 和阎王爷说去吧。

 胡惟庸案,空印案,倒卖粮食郭桓案,哪一个不是人头滚滚?

 现在工业岛,各地劳役不下十万之数,这些都是曾经威风不可一世的官员。

 有些罪行轻的,看着他们在金陵城掏粪,既可怜又可悲。

 想死?都死不了。

 开天辟地头一回,十年寒窗的读书人,最后做个掏粪保命的苟且营生。

 杜安推开门,杨靖看到朱雄英,两人见礼。

 杨靖看着床上的朱标,一步一步慢慢靠近。

 伸手摸向脉搏,看着太子殿下苍白的脸,杨靖心里不是滋味。

 问楼英道:“楼太医,太子殿下什么时候能够康复?”

 楼英看一眼朱元璋,朱元璋微微点点头道:“杨大人,现在情况稳定,若是一切正常的话,太子殿下可能晚上才能醒来。”

 杨靖又看向朱标,半天才道:“上天保佑啊,太子殿下早日康复。”

 再次回到大殿,朱元璋把云奇弄的口供给了杨靖,等杨靖看完,朱元璋叹口气道:“云奇这个没大没小的死太监,竟敢动用私刑,目无王法,胆大妄为,气死朕了。

 朕已经处罚了他,打了八十军棍。

 现在人犯死了,杨爱卿你看如何是好?”

 杨靖低着脑袋,久久无语。

 朱元璋并不急,让杜安端上茶水。

 杨靖想了很多,这案子要查,并且要大查。

 但是怎么查,却愁死了大理寺杨靖。

 因为大明的刑牢制度,大理寺卿杨靖都无从下手。

 苦主寻到衙门,说明原因。

 抓人破案是锦衣卫的事,收集证据,提交犯人至大理寺。

 大理寺根据证据,事实审理案件,定罪。

 若是苦主或者被告不服,案件提交刑部,刑部最终审理,若是有错漏有疑点,或者判刑重了,轻了,案件打回大理寺,同时通知都察院。

 都察院介入大理寺和锦衣卫,从新取证,定案。

 若是还有错漏,苦主敲登闻鼓,大明邸报跟进,他们的嘴能说死你。

 不用一个月,天下学子,好事的百姓纷纷上书,通过驿站邮寄文华殿。

 然后朱元璋就会抱着一堆信件,扔到锦衣卫,大理寺,刑部,都察院脸上。

 谁激起的民愤,谁去给天下百姓解释。

 解释啥啊?最起码先保证不被朱元璋砍死,才有发表文章解释的机会。

 现在苦主是朱元璋,儿子被人谋杀,状子递到大理寺,大理寺怎么审?

 通知锦衣卫收集证据,捉拿嫌犯。

 现在证据有了,一根针。

 嫌犯有了,王灵儿,礼部员外郎王林的女儿。

 凶手王灵儿死了,被云奇打死了,朱元璋打了云奇,云奇是太监。

 大明律有规定,太监是皇帝陛下的家奴,是生是死大明律管不着,怎么处理云奇,朱元璋说了算,打了八十军棍。

 大理寺提审云奇,门也没有,就是去问云奇当时的情况,也要朱元璋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