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34418841 作品

第257章 真人真经

黄道吉日。

 朱标登基,祭祀上天,祭祖,拜太庙。

 圣旨奉行天下,大明邸报画了巨幅,连续十几页都是写大明盛世,写新皇登基,朱元璋的功绩,恭送太祖皇帝。

 朱标登基之后,大臣们三呼万岁。

 朱标命人宣读圣旨,封朱元璋为太上皇,三军大元帅,封徐达柱国将军。

 封……

 朝中大臣换了一半,该回家回家,该提拔提拔。

 甚至超过六十岁的官员如凤毛麟角。

 不是大明人命短,而是人老成精,他们太聪明,聪明的自以为是。

 一个月后,朱标策封朱雄英为大明太子。

 又是祭天,祭祖,太庙,流程走了一遍。

 大明邸报又把朱标歌颂一遍,太子朱雄英开始走入民众视野。

 大位已定,传承已定,有人欢喜有人愁。

 有朱元璋太上皇三军大元帅压着,有年轻皇帝朱标坐在奉天殿,朝廷之中,都是挑选后的自己人辅助,皇权无比稳固。

 朱元璋和朱雄英并排坐在海景房,二层的大沙发里,看着江上日落。

 朱雄英道:“皇爷爷,你还可以在干几年的。”

 朱元璋歪着头看着朱雄英道:“爷爷一直有个愿望,乖大孙能不能给爷爷实现?”

 朱雄英收起玩闹:“皇爷爷你说,上天入地,雄英定给你寻来。”

 朱元璋声音悠悠:“爷爷想揍娃,你能不能让你皇奶奶走远点。”

 朱雄英拔腿就跑:“奶奶,皇爷爷要去秦淮河,我拦不住他。”

 厨房传来马皇后的吼声:“朱重八,上次那个小浪蹄子差点没把徐达掉水里,你是不是胆子越来越肥了?”

 朱元璋捂住脑袋,看着杜安道:“去喊标儿来吃饭,咱三天没见到他了。”

 勤政殿处理公务的新皇朱标,突然觉得屁股凉飕飕的,一个声音不时在耳边环绕,子不教父之过,子不教父之过……。

 朱元璋,朱标,朱雄英,朱允熥,马皇后,朱镜境。

 几人在花园里聊天,花园角门一闪,进来一位道人,身后跟着吴吉祥和杜安。

 朱雄英看了一眼,惊讶站起身,指着道士道:“你是,山谷糟蹋道士?”

 道士笑呵呵点点头,冲众人打个道首道:“见过太上皇,皇后娘娘,见过陛下,见过太子,见过公主。”

 朱元璋早已起身,伸手相扶:“铁冠道人张忠?你怎么来了?”

 朱元璋喊破名字,除了马皇后笑而不语,剩下三个没有一个人不惊讶。

 铁冠道人笑道:“贫道是为太子而来。”

 铁冠道人笑嘻嘻的拿出一本册子,放到桌子上道:“陛下登基,太子新立,贫道也要送份贺礼。”

 朱元璋看着厚厚册子,手写的刚劲字体,铁冠书。

 更加惊诧道:“这可使不得,这是道家至宝,咱怎么能据为己有?”

 铁冠道人笑而不语,喝了杯酒飘然而去。

 几个人愣是没有看清他是怎么走的,像风吹着云,几步就消失在眼前。

 要不是杯子的酒没了,书还在,朱雄英差点以为见鬼了。

 朱雄英翻开看了几页,突然想起张三宝。

 他为何送自己道家至宝呢?

 朱雄英好像想起什么,大明科技总局,天文学吸收了多少道士?

 工业岛陶广义带了多少道士?

 贵州奢香夫人推行道教,有多少新道观落户在贵州大山之间。

 道家不傻,这是自己应得的。

 朱雄英的本意是让道教文化对抗即将到来的佛教文化,对抗将来的其他国外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