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鲨无梦 作品

第一百四十五章 虎豹之子,虽未成文


 京圈是娱乐圈里最大的一座山头。

 最开始的组成元老有海偃、郑晓龙、王硕等人。

 这个穿着黑夹克的中年男人正是郑小龙,也是京城电视台麾下的电视艺术中心的老大。

 许非就跟这位大佬混过……

 连冯晓钢也曾经在他的手下做事。

 那时候的冯晓钢还是卑微小冯,不是现在不可一世的小钢炮。

 小冯是人才,他很想进步。

 机缘巧合之下,果断的抱住了郑小龙这一条粗大腿,总之就是各种奉承,把郑晓龙夸成二郎神转世,终于得到了大佬的赏识。

 之后经郑小龙给冯晓钢介绍认识了王硕,小钢炮又把王硕也哄开心了,就此进步神速,一路青云直上。

 “老郑,你那鼻子是真的灵。”

 张国利笑得眼角褶子绽开:“就是咱们经常吃的那家羊肉馆的。”

 郑晓龙也不客气,径直坐了下来,还打量了周余棠一眼,咧嘴笑道:“周余棠对吧,老张老提你,确实精神,比当年的唐国镪还帅。”

 张国利呵呵笑问:“余棠,认识他不?”

 “郑老师,您好。”

 周余棠微微点了点头,也是颇有礼貌地的问好:“久仰大名了。”

 这位可是在天朝电视剧领域名人堂级别的人物。

 国内第一部长篇室内剧,第一部情景喜剧,第一部境外剧,全部都是出自他之手。

 “别叫老师!”

 郑小龙连连摆手,“你这《潜伏》一出,连我的老领导都在看,我可不敢当你老师。”

 张国利呵呵一笑:“余棠你叫郑叔就行。”

 咕嘟咕嘟。

 桌上的火锅在冒腾着热气。

 京城的冬天就特别适合吃火锅。

 配菜放在一边,随吃随烫。

 冒腾起来的热气仿佛能让饭桌上的气氛都更加热络。

 邓洁很是有些贤内助的意思,把谈话的场地让给了三个男人,自己在厨房张罗着食材。

 “余棠啊,这回呢,是你郑叔,真找你有事儿。”

 张国利夹了片薄薄的羊肉,蘸了蘸芝麻酱。

 “郑叔有什么指点?”

 周余棠态度摆得很正,丝毫没有自矜自傲。

 他对郑小龙是挺佩服的,90年代做的那一部《渴望》,播出以后,创下超过90%的收视奇迹。

 确切的来说,是90.78%,差不多全国人民都看过,那是真正万人空巷的盛况。

 后来根据官方的统计,这部电视剧甚至还有效的降低了当时全国的犯罪率,毫无疑问是足以载入影视史册的殿堂级别作品。

 又拍一部《京城人在纽约》,也给当时外国月亮特别圆的论调降温,去年的那一部经典的《金婚》,同样也是出自郑小龙之手,打开了国内现实婚姻题材先河,也给周余棠的《咱们结婚吧》奠定了收视率爆发的基础。

 “指点不敢当,是这样的,我听说那部《甄嬛传》的版权,好像在你手上?”

 郑小龙抿了口茅台,砸吧砸吧嘴:“有没有兴趣把这部小说做成电视剧?”

 听郑小龙这么一说,周余棠瞬间懂了。

 郑小龙是看中了这个版权,想改成剧本,拍成电视剧。

 周余棠对清宫剧的感官其实不算很好,不过《甄嬛传》确实是一个s级别的项目,以郑小龙的能力,如果他想做,国内还真没有人敢说比他做的更好。

 “郑叔,这个版权确实是在我的手里,去年还因为抄袭的事情,我跟靖江那边的老板沟通了很久。”

 “哦?那最后解决了没有?”

 郑小龙浓眉一扬,放下了筷子,连涮好的羊肉都顾不得吃。

 周余棠点头道:“幸好及时发现,问题不大,由网站出头,作者方面通过赔偿后删改,达成了谅解,故事还是原来那个故事,如果郑叔您想做,我肯定没意见……”

 一边聊着,三人也开始动筷子。

 郑小龙跟张国利是老朋友了,说完剧本的事情,两个人聊着一些京圈的过往故事,周余棠就坐在边上静静听着。

 颇有些武侠小说里刚出道的新秀听名宿侃江湖掌故的意思。

 现在京城电视艺术中心虽然排面还是很大,但是比起当初创造收视奇迹如日中天那会儿,影响力已经淡化了不少。

 国内各种娱乐影视公司崛起,现在的京圈也就听着牛,其实要说影响力也已经大不如前。

 换在以前,你不混圈子不当狗,很难出头。

 但现在像周余棠这样,游离于几个圈子之外,只要有作品,同样上位。

 周余棠也能听得出来,郑小龙热血未凉,理想与抱负还在。

 他想带着京城电视艺术中心再次伟大。

 周余棠也就当故事听听。

 他又不是京圈的人。

 郑小龙有自己的理想,周余棠也很想进步。


 《甄嬛传》这个项目大家一起合作,能够增加江东影视文化工作室的影响力,顺便也能积累一定人脉。

 这就足够了。

 两个老江湖加一只小狐狸。

 三只杯子碰在了一起。

 要谈的事情没费什么周折谈妥。

 这一顿饭就吃的相当的尽兴,邓洁也是恰到好处的从厨房出来,笑语晏晏的加了几个菜。

 郑小龙谈笑之余,也在观察着周余棠。

 发现他淡然随意,谈吐成熟,偏生有一股与他现今年龄不相称的气度,也是在心中暗暗称奇。

 宾主尽欢,就在饭桌上谈妥了项目合作。

 但改剧本也是个漫长的过程,然后再做成本预算都是后话。

 周余棠待会儿还要去黄小明的饭局,吃的差不多了就起身离席。

 等到周余棠走后,张国利才笑眯眯道,“老郑,怎么样?”

 “后生可畏啊。”

 郑小龙微微摇了摇头,抿了口茅台,唏嘘道:“都是从下面起来的,他可比当年的晓钢要有气魄。”

 “哈哈。”

 他口中的这个晓钢,也就是大家的好朋友冯晓钢,张国利听乐了,举起酒杯跟郑小龙碰了碰:

 “现在时代不同了,在我们那年头,没有人脉、没有资源、没有资本,想要往上爬那就得先当孙子,都是这么过来的。”

 “现在是金钱挂帅,资本大于一切!他那《潜伏》台词就写得很好啊,两根金条,哪个是高尚的,哪个是龌龊,这都一样嘛。”

 郑小龙摇头失笑。

 他也清楚。

 周余棠现在或许还算不上是雄厚资本。

 可也已经不能用简单的当红明星来定义他的身份。

 所以他没摆什么前辈的架子,反而是有意结好,自己想要的版权还在人家手上呢。

 “不过余棠确实很有魄力,我跟你说过吧,当时还是大一,带着张家那小子,拿着自己写的一份剧本,就敢直接跑横店来找我要投资。”

 难得遇到老友,张国利也起了谈兴:“我当时就很看好他,本来还想等他把路走踏实了,晚几年再把老韩介绍给他,就是没想到进步这么快,老韩自己就找上了他……”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虎豹之子,虽未成文,已有食牛之气。”

 ……

 “颂纹哥,茜茜表现的怎么样?”

 “放心吧,她太积极了,大过年的都没忘给我打电话……”

 “哦?都说什么了?”周余棠饶有兴致。

 “呵呵,也没说什么,就是问演技方面的事情,还给我发了新年问候……”

 张颂纹呵呵轻笑道:“初三那天我刚回京城,她立刻就跑过来上课了,我看了下,台词提升不少……”

 “她比我还想进步。”

 周余棠也服了。

 “哈哈,有上进心总是好的。”

 张颂纹跟周余棠在教室外的走廊闲聊。

 夸了句刘艺菲的上进心,主要还是聊自己在粤省老家过年遇到的趣事。

 张颂纹很有感触。

 直到去年,他还是默默无闻的演员。

 回老家的时候,老家那边的人大概觉得演员比熊猫还稀奇,一个个就凑上来好奇的问他有什么作品。

 那时候颂纹老师就尴尬的搓搓手,半晌回不了话。

 但是今年境遇自有不同。

 他回老家过年,当地人人都知道他是余则成,走到哪里都是赞誉与掌声。

 颇有一些衣锦还乡的意味。

 张颂纹老师也是个实诚人,有点招架不住父老乡亲们的过度热情,故而找了个借口说公司这边有事,在年初三就跑回了京城。

 比起跟那些所谓社会名流们在饭局上痛饮,他宁愿自己沉静下来,观察生活,磨练自己的演技,继续自己的演艺事业。

 “出名了是这样的,身边就全是好人跟笑脸。”

 “对了,颂纹哥,今年的飞天奖,我们的《潜伏》有希望。”

 “你怎么知道的!?”

 淡定如张颂纹,听到这个消息也惊喜地瞪大了眼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