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灵大菜菜 作品

24. 决第 24 章 下午的决赛,还有一场硬……

    终于要上场了
 

    观众席上的刘文健在看到江源终于肯脱下外套上场时, 原本僵硬的脸色终于微微放松了一些说真的,这小子如果在17米的高度还要申请免跳,他只怕都忍不住要在观众席上站起来给那家伙爆吼一声。
 

    正巧, 他们这个教练区席位的位置就在跳高比赛场地的跟前,他爆吼一声准保能让江源这混账小子听得明明白白。
 

    赛场上,江源脱掉外套站到了右侧助跑线前在跳高项目中, 跳高选手可以根据自身惯用的起跳腿自主选择从左侧助跑线助跑起跳或是右侧助跑线助跑起跳,江源似乎没有选择过,从一开始在学校里由学校老师指导时他就是从右侧助跑起跳的, 暂时也没遇到过怎样困扰他的问题。
 

    作为全场唯一一个从15米就开始申请免跳的选手,当江源终于站到助跑线前时, 在场的所有跳高组选手以及观众的视线可以说是完全地被他吸引到了跳高赛场之中,但江源本人似乎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识,他只是在侧头看到赛场边的苏屿、周宇昂时, 笑着朝两人点了点头。
 

    此时的江源其实已经站在起跑线前, 试跳准备时间已经开始倒计时。
 

    依照本场规则, 每名选手仅有1分钟的试跳准备时间, 站在助跑线前的时限员看着江源还有闲工夫跟场外的朋友示意, 江源不急他都想替他急了, 眼看着距离试跳时限已经越来越近,时限员盯着秒针正打算在倒计时15秒的时候举起黄旗示意, 结果就见江源在这一刻从他眼前开始了助跑。
 

    江源的助跑起步并不是很快,但是从慢到快的助跑动作之间充满了一种天然的节奏感, 从他的每一个助跑的步伐中都能够感受到他正在借助身体以及由地面传递而来的那种弹性的力量。
 

    当他的身体沿着助跑区的弧线前进到达横杆前的起跳点时, 他也没有丝毫犹豫,他的左腿猛地踏地起跳,右腿助力摆动腾空, 只见他的身体在横杆前划出了一道矫健优美的弧线,然后几乎是毫无压力地以近乎完美的姿态轻松地越过了横杆。
 

    在他落到跳高的缓冲海绵包上之后,江源轻巧地翻身从海绵包上站起,回头看了一眼纹丝不动的横杆后,就轻松地跳下海绵包退场回到休息区了。
 

    整个跳跃的过程丝滑无比,让观众甚至看不出江源有丝毫勉强的地方,有的夏令营学员甚至在看过了江源的表现之后产生了一种跳高竟然这么简单吗的错觉。
 

    “好离谱啊,我看他跳简直觉得我上我也行。”
 

    “怎么会这么轻松的啊”
 

    “当然轻松啊你别忘了江源前两天的结营赛上跳过了2米好吧”
 

    之前结营赛的时候,跳高这个项目并不怎么受到关注,再加上各个学员都有自己的比赛赛程,以至于不少人都是在今天的比赛中才第一次见识到江源的跳高水准。
 

    而在赛场上与江源同组的跳高及格赛选手们自然也是在江源这第一跳中第一次见识到这个跳远魔王的跳高实力。
 

    有相熟的选手在看到江源成功过杆的那一刻,忍不住地小声讨论了起来。
 

    “擦啊,他好轻松啊”
 

    虽然当前的高度仅仅只是17米的高度,作为各个省级队伍和体校的少年精英选手,在场的人几乎都曾经在训练中成功跳出过这个高度,但是江源全程轻松自如的姿态还是让这些选手不免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同。
 

    当然,也有较为理性的选手觉得还是要多看几跳才能对江源的水准有一个更准确的判断。
 

    但是就在所有人觉得江源在这一跳之后不会再申请免跳时,就见他在离场回到休息区后,又抓起了他的运动长裤和外套重新穿上了身。
 

    众人等等,你又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是几个意思
 

    一定只是因为及格赛的参赛选手太多,所以你穿上外套避免身体变冷吧
 

    事实上,17米对在场的这些选手也算是一个分界线了,在经过前面那些高度以及17米第一轮试跳的这些轮次,最初多达42名选手的冗长及格赛已经只剩下大约30名选手了,再加上17米第一轮试跳未过杆的选手,等一三轮试跳结束后,场上大约还要再淘汰掉35名选手。
 

    在这个阶段,各个选手的试跳间隔时间已经没有那么长,有些选手在脱掉外套之后已经懒得再穿回身上了,但是江源他却不紧不慢地穿好了自己的衣服,又坐到了休息区的凳子上,靠着凳子的靠背闭目养神了起来。
 

    赛场外,周宇昂在看到江源的状态后,忽然一脸赞叹地道“小屿,我发现了,其实源子才是咱们303寝室的bkg啊”
 

    苏屿“”
 

    苏屿懒得理会周宇昂的胡言乱语,看着坐在休息区座椅上的江源,脑海中回忆着江源刚刚漂亮腾空的那一个跳跃,苏屿觉得,自己重生的意义,在这一刻又更深了一层。
 

    他的命运,江源的命运,在他做出全新选择的那一刻,已经走向了他所无法预测的未知,但他知道,他是喜欢并且愿意抓住这一条全新命运线的。
 

    这是一条与过去的自己所完全不同的、勃发的生命线。
 

    赛场上,随着17米高度的试跳结束,场上的选手数量锐减为27人,此时距离及格赛的最终人数目标还有17人的距离。
 

    这一轮,横杆的高度上升到了175米的高度,场上第一轮试跳失败的选手又变得更多了,而当第一轮试跳进行到序号42号的江源时,主裁判转头却看到这个家伙又再穿着他的那一身白色运动套装,右手举起示意“42号江源,175米高度,申请免跳。”
 

    众人
 

    在场的这些选手人都麻了,合着你刚刚的17米试跳只是想给自己搞个保底成绩是吧有了成绩之后接着免跳接着浪
 

    你教练都不会发火的吗
 

    而此时,观众席上不会发火的教练刘文健整个人都要从自己的位置上蹦起来了“江源”
 

    他咬牙切齿地从嘴里蹦出了江源的名字,看起来是很想怒吼一番的,但是估计是估计到这是s省体工队主办的基地赛,不能在自己家的地盘上给前来参赛的其他队伍看笑话,于是在咬牙切齿了一会儿后,刘文健还是浑身僵硬地坐了下来。
 

    “这小子、这小子”刘文健这了半天,最终只这出了一个不像话。
 

    边上的其他队伍教练早就看出来了,这刘文健说是在吐槽江源不像话,实际上对江源那是舍不得打舍不得骂,也有教练笑着对他说这江源这么不像话,不如你让他来我们队我不怕他不像话,我来亲自管,这话一出口,得到的就是刘文健的一句你做梦。
 

    教练区席位上的这些教练听着都笑呵呵地摇了摇头,然后在心里对刘文健的这个运气不免感到有些羡慕嫉妒恨。
 

    在场的这些教练的经验可比场上的那些选手丰富多了,一个个的不说眼光毒辣可也是有所见地的,虽说江源只跳了第一跳,可在场的这些教练也已经能够管中窥豹了。
 

    不说别的,就江源刚刚那一跳的腾空高度,别说17米了,18米都能轻松过杆。
 

    对于这样的选手来说,前期这些15米、16米的高度确实没有什么试跳的必要,除非选手自己觉得有必要试跳保持自己的竞技状态,否则做出怎样的选择都是合理的。
 

    别看刘文健叫得欢,他也就是关心则乱,真让他回头复盘,他也会认同江源这会儿的选择的,只是肯定会得要跟江源叨叨上几句比赛要稳之类的话。
 

    这些教练看着现场休息区里姿态从容的江源,纷纷摇了摇头“天赋好、心态稳,这个江源,未来只怕不可限量喽。”
 

    从175米开始,一直到18米,江源又申请了两轮免跳,此时的赛场上,几乎已经没有选手继续保持一次试跳过杆的成绩了,就连g省省队的张兆赫在18米的高度上也失误了一次。
 

    到了185米的高度,在场的选手已经只剩下15人了,能够撑到现在的都是国内各个省队少年组中的精锐选手,其中以张兆赫的实力为首,余下的选手硬实力也都在185米的高度上下。
 

    也是当横杆裁判将横杆升到了这个高度之后,一直稳坐不动如山的江源才又一次起身热身,等前14名选手全部完成了第一轮试跳之后,已经脱掉外套长裤的江源也终于再一次地站到了助跑线前。
 

    “这个江源终于又上来了。”
 

    休息区中,这些已经完成第一跳试跳,或成功或失败的选手,此时他们都将目光又一次地汇聚到了江源的身上。
 

    观众席上的夏令营学员们这会儿也因为江源的又一次上场有了些微的骚动,但赛场上站在助跑线前的江源对于这些关注却并没有丝毫在意,他的双眼看着侧前方已经来到185米高度的横杆,似乎是在衡量自己应该从怎样的角度起跳。
 

    起跳点前的计时器一秒又一秒的滴答滴答响着,这对其他选手来说仿佛催命一样的计时器在江源这里却似乎没有半点效用,就在时限员紧张地盯着计时器,马上又要举起他手里代表倒计时15秒的黄色旗子时,在原地蹦跶了两下的江源终于在他举起手中黄旗的那一瞬间启动了助跑
 

    他的身形在助跑跑道上划出了一道漂亮的弧形,他的每一个助跑的步伐似乎都在为他积蓄更加丰沛的起跳力量,当他再一次来到横杆前的起跳点,作为起跳腿的左腿猛地踏地起跳,将蹬地的力量转换为令身体上升腾空的力量,他的右腿快速摆动腾空,身体在半空之中腾空扭转
 

    跳跃、腾空、扭转然后再一次地,成功过杆
 

    如果说先前的第一跳17米的高度的一次过杆众人还只是感觉江源太过轻松的话,那么到了185米的一次过杆给众人带来的则是另外一种纯粹实力层面的压力了。
 

    “太轻松了”
 

    同样的一个评价,但是不论是评价的人又或是评价的语气已经与之前完全不同。
 

    在场的张兆赫虽然在185米的高度上同样也是一次性过杆,但是如果要问他敢不敢像是江源一样连续免跳只在17米和185米的高度上直接试跳,张兆赫自问也是不敢的。
 

    他需要在之前不同高度的试跳中不断调节自己的蹬地力量,让自己逐步适应不同的横杆高度。
 

    像是江源这样中间高度断层的试跳他当然也能行,但是他自问做不到像江源这样的轻松写意。
 

    原本在比赛之前,张兆赫还觉得江源的实力应该不如自己,可是透过这两次试跳的表现,张兆赫又开始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了起来。
 

    这个江源
 

    他已经在跳远这个项目上断层领先了,现在不会在跳高的及格赛上也拿个第一的排名走吧
 

    在江源的这个185米第一次试跳结束之后。余下的14名选手中未能在第一轮试跳中成功过杆的选手又再进行了第一轮试跳。
 

    应该说,这14名选手不愧都是各个省级队伍精心培养的少年组选手,虽然在第一跳中有7人失败,但是在第一轮、第三轮的试跳中只有两人最终未能成功越过185米的横杆高度。
 

    最终在185米的横杆高度上,共计13名选手成功过杆,这一轮之后,横杆高度终于不再以5厘米为单位上调,横杆裁判在主裁判的示意下,将横杆从185米上升到189米,如果没有意外,这也将会是这一场跳高及格赛的最后一次升杆。
 

    当横杆高度上升时,不知怎么的,在场有不少人都下意识地将视线转向了江源所在的方向,在看到江源只是穿上长裤外套,并没有要坐回休息区继续免跳的意思之后,众人才如释重负地移开了视线。
 

    江源大约也注意到了周围这些对手的视线,在抬头恰好对上张兆赫的注视后,他对着张兆赫的方向也温和地笑了笑。
 

    分明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温和笑容,但张兆赫偏偏在看到江源的笑容之后莫名地抖了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