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5 章

    9月2日,苏屿等一行选手回国时,国家队内的世锦赛集训已经如火如荼地在进行之中了。
 

    在此前8月初,国内进行了一场世锦赛的选拔赛,除了苏屿这些已经明确获得世锦赛参赛资格且所报名项目达标人数未超员的项目选手之外,其余国内的选手都汇聚在省参与了选拔赛事。
 

    包括男子200米短跑这里,周宇昂还跟高彦松他们一块儿参与了200米单项的选拔赛说起来也算是一场全国田径运动员汇聚一堂的国内顶尖大赛了。
 

    在这一场比赛之中倒也有几个项目中成功地又选拔出了数位获得世锦赛达标资格的选手,而最终的这些选手在经过总局报批之后,根据不同的项目需求集中到了田径国家队内的多个不同训练基地展开了长达一个月的世锦赛赛前训练。
 

    b市这里的田径国家队训练基地也是此次世锦赛集训的最大一个集训点,苏屿他们的短跑项目就是在这个集训点受训。
 

    2号晚上,由于苏屿他们飞机落地的时间较晚,所有人直接返回了各自的宿舍休息,直到3号才正式回到国家队集训队报到。
 

    周宇昂此前由于在世锦赛的国内选拔赛上拿下了决赛第二的好成绩,再加上作为接力队的备选选手,因此也在这一次世锦赛的集训名单中。
 

    这会儿正训练呢,远远地看到苏屿就当场嗷呜了一声。
 

    “苏小屿,我可想死你了”
 

    苏屿“”
 

    詹佑铭“噗。”
 

    詹佑铭好笑地看着周宇昂“不是训练呢吗怎么演上小品了”
 

    周宇昂这会儿刚好训练告一段落,看到苏屿他们回来之后,简直是眼泪汪汪,恨不得要将裴定山这段时间的恶行都跟苏屿好好告一状。
 

    苏屿看着他,眨了眨眼“教练这是为你好。”
 

    周宇昂当场垮起了一张狗狗脸行了,知道你们俩师徒情深,只有我是垃圾桶里捡来的。
 

    边上,詹佑铭看着苏屿跟周宇昂的这一段小品现场,乐得在边上嘎嘎嘎,末了之后看着周宇昂,道“怎么的不想在国内训练,那你是想出去比赛”
 

    “要么苏小屿的同款刷赛套餐也让小裴教练给你来一套”
 

    听到这里,周宇昂当即毛发竖起,原地战术后仰“不了不了,我的基础还是太差,刷赛的事情,过两年再说吧。”
 

    倒不是他不想比赛,实在是他们教练给苏小屿制定的刷赛计划太变态,就那个赛程那个频率,周宇昂看了只觉得自己的腿肚子已经在疼了。
 

    短跑组的训练场内,不少人在看到苏屿、詹佑铭和郑天锡、冯楚明回来时,脸上也都露出了肃然起敬的神色。
 

    没别的原因,主要是这几位赫然已经是国内短跑组的男子天团了,只要是国内短跑项目的选手,在看到郑天锡他们几位时,都很难不肃然起敬。
 

    特别是这些人里年纪最小的苏屿,在这个赛季初苏屿还没开始
 

    刷赛时,偶尔还会听到有人用苏屿的体能不行来说事,但等国内的这些选手亲眼看着苏屿完成6月到8月之间的疯狂刷赛之旅后,国内就再也没有谁好意思拿体能问题说事儿了。
 

    如今国家队内这些参与集训的选手看到苏屿,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已经变成了刷赛狂魔,实在是想不出看起来那么脆皮的苏屿,究竟是怎么完成这么恐怖的赛程的。
 

    就在周围所有选手的瞩目之中,孙高树他们也注意到了苏屿他们的到来,孙高树几人于是摆了摆手跟苏屿他们示意。
 

    “你们几个的训练场地在另外一块儿。”
 

    周宇昂他们用的这个场地,基本上都是这一次世锦赛的备选选手也就是说是无资格项目的备选承报人员,在这些项目上,国家队虽然还没能达到参加世锦赛的标准,但是选拔赛后还是挑选了部分优秀的选手前来国家队参加集训。
 

    而至于正式获得参赛达标资格的选手,则有另外的场地和训练安排。
 

    苏屿他们听到后也表示明白,点了点头,又跟相熟的选手们打了个招呼之后,就往另外一块场地的方向走去了。
 

    现场的其余选手在看到苏屿他们离开之后,也没忍住多聊了几句。
 

    “昨晚上飞机落地,今天就来训练了啊”
 

    “那要不然呢”
 

    “说起来,苏屿之前那个三天两赛的赛程,那可比昨天晚上飞机落地今天就来训练来得更凶呢。”
 

    “说到这个,苏屿这几个月的身体消耗是不是有点太大了我记得之前就说他身体不太好吧诶,你说这到底是不是谣言身体不好的话,就这三个月的赛程他还能扛得住吗”
 

    周围这些选手也知道周宇昂跟苏屿关系好,不免跟他打听“苏屿的身体情况到底怎么样”
 

    周宇昂朝他们翻了个白眼“行了,苏小屿还需要骗人呢么他当初刚到s省体工队夏令营训练的时候,源子把他跟祖宗似的供着,连行李都不敢让他拿,那是真的脆皮。”
 

    所以他也是真的没有想到,当初的那个脆皮苏小屿,现在都已经可以在海外完成那么可怕的刷赛行程了。
 

    想到这里,周宇昂挠了挠头“散了散了,都散了,好好训练去了啊”
 

    周宇昂想,这段时间虽然他的训练真的也挺辛苦,但是如果他不好好训练的话,可就真的要看着苏小屿把他落下越来越多了。
 

    当然,除开这个之外,周宇昂这段时间实际上私底下也找裴定山问过,为什么要给苏小屿上这么大的强度,苏小屿年纪还小呢。
 

    而当时,裴定山在听到周宇昂的问题之后,则问了他一个问题
 

    “周宇昂,你觉得苏屿可以不上这么大的强度吗”
 

    他当时下意识地想要问为什么不可以。
 

    但很快裴定山就问出了下一句话“苏屿如果不能争取在这一两个赛季内快速地成长起来,那等郑天锡、冯楚明退役之后,等詹佑铭退役之后,国内田径的短跑项
 

    目还可以依靠谁”
 

    周宇昂他当时下意识地想说郑队他们哪里那么快就要退役了,但他很快反应了过来,裴定山说的不是假的,郑队他们俩的年纪都不小了,距离退役是真的没几年了。
 

    在醒悟过来这个可能性后,周宇昂当时人也懵了。
 

    他毕竟也只是个今年才16岁的选手,从十年前开始,郑天锡和冯楚明就已经在国内的短跑赛场上逐渐崭露头角,而在周宇昂开始对短跑产生兴趣之后,他就是以郑天锡和冯楚明作为自己的榜样和偶像在努力的。
 

    可以说,郑天锡和冯楚明贯穿了他迄今为止的职业生涯,虽然他现在已经在主攻200米了,但郑天锡和冯楚明仍旧是他的偶像。
 

    对于周宇昂来说,郑天锡和冯楚明就是中国短跑的代表,特别是从上个赛季郑天锡刷新亚洲纪录冯楚明打开十秒大关之后周宇昂至今也还记得自己当时的那种振奋的心情。
 

    对于周宇昂来说,这两个在上个赛季才各自创造了自己个人历史最好成绩的选手,就是两个不老神话。
 

    衰老
 

    不存在的
 

    可也是在裴定山直白的提问中,周宇昂才忽然意识到,裴定山说得对,郑天锡和冯楚明,他们就算再强,也会有退役的一天,而现在,距离他们退役的那一天,已经越来越近了。
 

    在周宇昂的脑子里,原本从来没有想过郑天锡和冯楚明退役之后的中国短跑会是什么模样的。
 

    但裴定山的那两个问句打醒了他。
 

    是了。
 

    郑天锡和冯楚明退役了之后,詹佑铭又再退役了之后中国的短跑组还能依靠谁
 

    唯一的那一个清晰的名字从周宇昂的脑子里冒了出来。
 

    是苏屿。
 

    这是周宇昂的脑子里第一次意识到压力与责任这两个词汇。
 

    作为一个从小到大都没怎么生过烦恼的快乐小孩儿,周宇昂也是在裴定山的这个询问中,第一次感受到在短跑的赛场之外,除了全心投入训练和比赛,还有责任与负担存在这件事。
 

    他当时下意识的想到苏小屿之后,很快又想到苏小屿才多大啊,比他还小几个月呢,结果国内短跑的压力就要摆到苏小屿的身上吗
 

    可是他后来想了又想。
 

    除了苏小屿之外,还有谁能陪着他一起扛起这个担子呢
 

    就算是郑队,身边也有冯楚明陪他一起扛着呢,隔壁跳高组那里的孙宇航也一样,国家队还有个张旭健可以给孙宇航偶尔的抽风操作上保险。
 

    但苏小屿呢
 

    100米这里,除了苏小屿之外,成绩最好的就是陈培杰了,但是10秒16的成绩,距离世锦赛的达标线也还有006秒的差距,更别提明年东京奥运10秒05的达标线了。
 

    他听叶子他们提起过,g省省队的教练组就世锦赛和东京奥运会的达标线做过讨论,认为目前世界范围内,短跑选手的实力都在进一步提升,等到东京奥运
 

    结束之后的那一届世锦赛,达标线应该也会跟东京奥运看齐了,至于2024的巴黎奥运,到时候百米的达标线指不定就是十秒了。
 

    也就是说,到时候2024的巴黎奥运,跑不进十秒你都拿不到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5年时间,就连日本的铃木一平都没能在5年时间内打开十秒大关,陈培杰到时候能做到吗
 

    就别提这还只是100米这一个单项的压力了。
 

    200米这里也是一样,詹佑铭撑死了陪着苏屿扛到2024,再之后呢
 

    更别提400米了,苏小屿的400米成绩现在就是国内独一份儿。
 

    也是在那一天跟裴定山的沟通之后,周宇昂在面对训练时,才又更认真了几分。
 

    只不过他的这种认真背后的缘由并没有跟任何其他人提起过,哪怕是他们的那个小群里他也没有提到过自己的这些个想法。
 

    他想总不能让国内的短跑项目真的全都压在苏小屿一个人的身上吧
 

    在苏屿他们走开之后,周宇昂他们没多久就又重新投入到了认真的训练之中,苏屿他们很快也找到了国家队里专门给他们准备的场地,同样放下运动包,开始了他们各自的热身和准备。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对于苏屿、郑天锡他们这些选手来说,关于技术细节的调整重要性已经排到了最末尾,这段时间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反复调整自己的状态,积蓄体能。
 

    就像是苏屿,裴定山给他安排的训练量少得惊人,与他之前的高强度比赛的压力完全不符。
 

    又或者说,这段时间里,苏屿的训练量不是少得惊人,而是随意得惊人。
 

    在当天的训练开始之前,裴定山会先跟体能教练一起对苏屿的状态进行评估,如果苏屿在准备活动中他个人的反馈或是通过心率带等辅助工具的数据反馈不理想,那裴定山就会将他的训练量削减到最低,仅保留体能的恢复性训练。
 

    此前的3个月时间,苏屿的体能与状态在连续的一场又一场赛事之中产生了巨量的消耗,在回国之后,他的体重和身体肌肉量都比3个月前有了一定量的流失。
 

    而接下来的这一个月,对于苏屿来说,首要的任务反而已经不是其它了,在营养师和教练团队的帮助下,重新让他的身体回到最理想的状态,这才是他的当务之急。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才有了看起来十分随意的训练日程。
 

    也是在这种随意的训练日程中,苏屿还顺带在9月份的开学日去了一趟q大,完成了他q作为q大新生的入学仪式。
 

    当天,在得知苏屿来报到时,数学系的周边瞬间成了热门景区道路,到了数学系外,虽然说不上是人头攒动,但也比平时热闹了无数倍。
 

    对于q大的这些学生来说,如果入学的是个明星,他们大概率都没什么来围观的兴致,但入学的是苏屿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苏屿
 

    被q大和b大同
 

    时争夺的学神
 

    就算是在学霸多如狗,学神满地走的q大,这些学霸们都对苏屿感到颇为好奇。
 

    只是吧,学神这种生物呢,光靠看你是看不出什么来的。
 

    所以这些学霸们在悄悄围观完苏屿之后,唯一的想法就是小学弟长得可真好看,就是看起来有点太冷淡。
 

    苏自闭儿童典型i人屿“”
 

    在他们这个数学领军人才班里,苏屿一直等到外头的围观人群消失之后,才微微地松了一口气。
 

    而在他松了口气之后,才注意到,在他边上坐着的也是一个老熟人了之前在q大数学领军人才集训营里认识过的赵文博。
 

    赵文博看到苏屿终于注意到他,立刻跟他打了个招呼“大佬你好”
 

    苏屿“”
 

    苏屿迟疑地眨了眨眼“你可以叫我苏屿”
 

    赵文博心里倒是想叫他屿帝,但看看周围的同学,到底没好意思,最后叫了声小屿。
 

    当初苏屿在集训营里的时候,每天准点到集训营,又准点跑路,大家互相之间虽然认识,但真的很难有什么交集,等如今跟苏屿坐在同一个教室里之后,赵文博才觉得真神奇。
 

    他自己又或者说这个教室里坐着的,其实都已经是普世意义上的天才了,但是刚刚当苏屿踏进大教室里时,赵文博还是察觉到周围大家都安静了一瞬,所有人都下意识地看下了苏屿。
 

    这种场景,怎么说呢就有点像是飞蛾向着光。
 

    就拿之前那一次的集训营来说,b大和q大的这种集训营向来是最为公开透明的,在两个集训营公布入围名单时,就同时公布了那一个多月两个集训营内全体学生的所有答卷。
 

    而赵文博敢说,当时所有人在下载好电子版本答卷后,第一个打开的一定是苏屿的那一份答题集。
 

    看完苏屿所有的答卷,然后被他的答卷惊艳。
 

    对于他们这些从小就知道自己是天才的学生来说,苏屿的存在,他的头脑,他在知识的领悟与理解、运用上的灵性与悟性,都令所有人为之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