碉堡堡 作品

第 189 章 造反

    北殊十二年,摄政王霍琅起兵造反。
 

    世人皆知北帝昏庸无能,天生病体孱弱,权势早被架空,摄政王霍琅统率一国之兵,摄天下大事,是朝堂上的无冕皇帝。
 

    这样的人,想要造反,不费吹灰之力。
 

    只是我没想到,他能忍这么多年
 

    兵变那天,恰是隆冬,大雪纷飞,霍琅带着亲卫从曌武门一路杀到了神康殿,倒也没流多少血,因为无人敢拦,也无人愿拦。
 

    我从侧殿暗无天日的地宫走出来,席地而坐,面前放着一鼎取暖用的瑞兽金炉,因为无人添置炭火,里面的火星已经渐渐熄了,不见半点暖意。
 

    我阖目等死,心里从未有过的平静,外面的兵戈声和杀声近在咫尺,仿佛就在耳畔,然而直到面前的火炉熄灭黯淡,我仍然没有听见新帝登基的贺喜声。
 

    殿门忽然被吱呀一声推开,凛冽的寒风刮过耳畔,顿时雪飘满室,我抬眼,看见北帝赵康踉踉跄跄从外间走了进来,他冕旒歪斜,衣衫散乱,清俊的脸颊满是血迹。
 

    我看着他,他也看着我,一时静默无言。
 

    此时如果有第三个人来,就会发现我们长得一模一样。
 

    赵氏皇族血脉单薄,先帝垂暮之时才得了太子赵康这么个宝贝疙瘩,奈何体弱多病,御医断言活不过而立之年,彼时卫、霍两家把持朝政,隐有瓜分之势,宗室子弟虎视眈眈,只待皇帝驾崩,便可改朝换代。
 

    先帝打着寻医的幌子,遍寻天下与赵康容貌相似之人,最后在汝州一处小镇寻到了尚且年幼的我,命令官兵屠尽满镇百姓,确保再无人识得我,然后将我秘密送进宫中当做赵康的替身。
 

    一千三百六十二条人命,因我这张脸葬送。
 

    赵康身子不好时,我替他上朝;
 

    赵康荒于学业时,我替他批阅奏章;
 

    赵康被刺杀之时,也是我替他受着。
 

    我是皇帝,却又不是皇帝。
 

    我与他面容相同,却恨他入骨,只想覆了赵家的天下。
 

    霍琅喜欢我,我知道的,可他奉着霍家先祖的遗命,立誓永不做谋逆之事,所以哪怕大权在握,也迟迟不肯造反,再加上他以为当今皇帝是我,便更不肯起兵了。
 

    既然爱不能使霍琅造反,那么恨,可以吗
 

    我思及这几年来在朝堂上,故意削弱霍琅的党羽,故意逼他交出兵权,故意让赵康广纳后宫,故意用钝刀子在霍琅心口割肉桩桩件件,再加上赵康日益昏庸,终于逼得这个人造了反。
 

    可,赵康为什么还活着
 

    他难道不是应该被霍琅一剑刺死在龙椅上吗
 

    “你怎么还没死”我轻声问。
 

    赵康死里逃生,还没从惊慌中回过神来,就听见了我这番大逆不道的话,他震惊怒视,阴测测望着我死我怎么能死呢,我是天子啊该死的是霍琅那个乱臣贼子”
 

    他笑得癫狂,死死攥住我的肩膀道
 

    “他提剑逼宫,几次举刃却不杀我,我趁他不妨,一剑刺中了他的心口,血就那么喷出来了”
 

    赵康说着面色惊恐,仿佛又回忆起了当时的惨状,我心想霍琅武艺超绝,纵使因为征战沙场落得一身毛病,被刺了一剑也该有还手之力才对,继续轻声问道
 

    “然后呢,他没杀你吗”
 

    赵康闻言愣了一瞬,仿佛不明白霍琅为什么要说那句话“没有,他说他说孤不配和他一起死,又下令兵士不许杀我,然后就倒下去了”
 

    他最后一句话轻得险些被风声淹没。
 

    我仿佛能想象出霍琅满身是血,重重倒地的模样。
 

    赵康不理我死寂般的沉默,慌张道“你平素最聪明了,你快告诉孤现在该怎么办霍琅就算死了,他还有个弟弟,赵家的江山不能断在孤的手中”
 

    他话未说完,胸口忽然一凉,被我藏在袖中的长剑贯穿了心脏,鲜血喷溅而出,落在脸上温热滚烫。
 

    赵康踉跄后退,不可思议看着我,从牙缝里硬生生挤出了一句话“你怎么敢”
 

    是啊,我怎么敢呢。
 

    我谋算多年,除掉赵氏宗族,又逼得霍琅造反,还有什么不敢的吗
 

    还是说赵康觉得在我身上种了蛊毒,他这个母蛊死了,我的子蛊也会跟着死,所以从未想过我会伤他
 

    可我早就不想活了。
 

    我不理赵康倒下的尸体,踉跄着走出大殿,呕出一口血,风雪落满全身。
 

    霍琅,原是我负你
 

    北殊六年,隆冬时节,西陵率兵大举进犯边关,镇国公卫晗率兵迎敌,粮草迟迟未至,数万兵马耗死在归雁关外,风雪埋骨。
 

    红翎急使来报,镇国公卫晗阵亡,其长子卫轩替其主帅之位,上阵杀敌伤重不治;二子卫鸿奉命接应粮草,遇风雪漫天,下落无踪;三子卫郯率兵突围,身中毒箭,性命垂危。
 

    卫家满门忠烈,竟是嫡系皆丧,镇国公夫人霍氏女不顾皇命出京,千里举丧,迎回夫君幼子尸骸,现如今手捧灵位,身着麻衣丧服,带着数千抚远军堵在了宫门口。
 

    “陛下,这霍氏女简直大胆,竟敢率兵堵住宫门,声称夫君爱子被奸臣所害,质问陛下为何粮草未到,长街上白幡连天,元宝纸钱尽洒,分明是打算造反您应该速速派兵镇压,治他们一个谋逆之罪”
 

    隔着一片密密的翡翠珠帘,泾阳王赵勤正站在阶下义愤填膺,他是当今皇帝的亲叔叔,地位非比寻常,谁见了也得给三分薄面,这么一参奏,霍氏女只怕罪名不小。
 

    赵康坐在珠帘后方,气得一阵咳嗽,他用白帕掩住唇瓣,肺腑间一阵撕裂的气音“混账简直混账,他们一个个都要造反不成”
 

    泾阳王上前一步火上浇油道“陛下,自古主帅稳坐营帐,历来就没有上战场亲自杀敌的规矩,镇国公及其长子草率迎敌,结果死于战场,分明是他们咎由自取,合该治个指挥不力的罪名”
 

    他在底下说得起
 

    劲,丝毫没有注意到皇帝的贴身宦官无眉从龙椅后方走出,将一张白纸轻轻置于桌上,上面是一行锋利的字,力透纸背
 

    粮草为何不至
 

    赵康看见纸上的字迹,喘了喘呼吸,这才沉声问道“王叔,孤命你押送大军粮草,你说早已送到,为何卫晗连发数道奏章,称军内无粮,士兵只能以冰雪果腹”
 

    泾阳王眼睛一转,支支吾吾“这这微臣就不知了,粮草早已交接,凭证上也盖着主帅印鉴,陛下不信可亲自过目。”
 

    就在他们二人交谈时,一名内监忽然急匆匆来报,慌张跪地道“陛下,不好了镇国公夫人抬棺撞宫门了,数千抚远军怒喝助阵,声震云霄,守门城将不敢阻拦,请您示下”
 

    赵康本就气得不行,闻言更是怒火攻心“一群废物”
 

    他是个空架子皇帝,登基的时候连兵权都没收回来,光靠皇宫里的那群御前侍卫有个屁用,现在霍氏女率兵撞门,他连可用的人都没有。
 

    “砰”
 

    赵康重重拍桌,哑声吼道
 

    “速传摄政王霍琅带兵护驾”
 

    赵康忙道“是极,是极,那霍氏女是摄政王的姑姑,由他来劝最合适不过”
 

    外间大雪纷飞,皇帝深夜连下十二道旨意,命内监前去传令,然而无一例外都被阻拦在府外不得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