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茫茫 作品

220.第六十四章(第2页)

 

    他们的甲是破的,盾是残缺的,身上还有这些日子受罚受的伤,对上对面那一排又一排的弓箭手,有人就流眼泪了,也不知道是后悔自己贪小便宜,还是怨恨大金从上到下都在疯狂买宋人的东西,怎么最后遭殃的只有他们这些小人物呢
 

    哭当然是没用的,身后有督战队,都是女真老兵,谁也不能不往前冲,他们呜呜咽咽地就往前跑,对面也敲起了战鼓,有人就喊
 

    “放”
 

    那箭雨照着他们的头顶就落下去了
 

    可变故就在那时就在箭雨还十分稀稀落落的时候,忽然有人高叫起来
 

    “徒单老三洪古王皮子是你们吗”
 

    他在阵前这样喊,那冲锋的队伍里就自然起了一阵骚乱。
 

    “是呀是呀”有人应,“是我二哥你记得我”
 

    “快把那些累赘扔了帝姬有令不杀辽人契丹人赶紧逃过来”
 

    队伍里的骚动就更大了
 

    前面是条生路他们只要逃进去
 

    有极冷硬的锥子扎在后背上,透出前胸去,制止了骚动里的人,以及那颗畏怯的心。
 

    坞堡里的那个小军官见了,就说“趁现在他们自相残杀起来,咱们冲出去”
 

    冲出去裹挟着那些夹在中间的牢城军冲这么一波,对面会怎么样
 

    那位主将立刻就下令,“观彼军气势,恐有伏兵,后撤五里”
 

    伏兵当然没有伏兵。
 

    这么一座边境上的小坞堡,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援军赶过来也要几十里,充其量也就是个前哨站,怎么会有伏兵呢
 

    但这些事对面的金人不知道,他第一次打这个东西,总得细细地看清楚才行。等他后撤之后,发现对面没有追兵过来后,心下就稍安了些。
 

    “天色晚了,若今日攻不下,当若何”
 

    那野就沉吟了一下,“分兵两千围它,其余扎营造饭就是。”
 

    说完之后,这位很老练的主将想了想,又下达了一个指令“围师必阙。”
 

    围城,不能八面都围,他们要坞堡和坞堡里的物资,如果有少量的士兵逃走,这是金人喜闻乐见的。
 

    两千的金军就围着这座坞堡扎了营寨,也没忘记专门留出一个缺口。
 

    晚饭的香气飘到坞堡里,那些被射杀的牢城军的尸体在坞堡外拖动来拖动去,坞堡下的金军垒完了尸体,就吃饭。
 

    坞堡上的民兵们就一边抽动鼻子,一边啃干粮。
 

    有很狡猾的金人就喊“投降吧投降来我们这,有酒肉吃”
 

    有的民兵就抻长了脖子去看,小军官说“你们没见到那些牢城军什么下场吗他们可都是金人”
 

    民兵就赶紧将脖子缩回去了。
 

    小军官也浑身都是汗,摸一把自己额头,上面都起了一粒粒的东西。
 

    “等天黑下去,”他说道,“我带你们回去吃酒肉”
 

    这一天算是前锋官那野的黑历史。
 

    他一切都是按照兵书上教的来要谨慎,不要冒险,对面显然是有主意在的,看起来那箭很稀疏,也不远,可谁知道里面什么样呢他们围个城,喊个话,对面不投降,明日太阳升起时再攻城,那肯定也能减少己方士兵的伤亡呀
 

    这想法一点都不错,因此他坐在热乎乎的帐篷里,满头大汗地吃着自己那碗饭时,有人跑进来说“有小股宋军出了坞堡,沿着咱们的缺口往南跑了”
 

    这位女真前锋官问道,“多少人”
 

    “夜色看不清楚,大约几十人。”
 

    “嗯,”他说,“也许是军心涣散,也许是诱咱们夜攻坞堡,他们既然不带辎重走,恐怕其中有诈,你且不要理他们,再探再报”
 

    过了一会儿,亲兵又跑进来了,“又有人跑了还是几十人”
 

    那野想了一会儿,“坞堡中如何”
 

    “偃旗息鼓,灯都灭了”
 

    主将继续皱眉,“熄灯可疑再探再报”
 

    他将那碗饭吃完,坐在帐篷里就继续等,一直等到了天明也没等到第三波人。
 

    大清早的坞堡静悄悄的,女真人在坞堡百步之外转来转去,忽然说“传我的令,派一队兵士去攻营即刻就去”
 

    他坐在帐篷外,眉头皱得死紧,这几千人的营寨跟着他等了一阵子,又等了一阵子,直到天完全亮起来,那队士兵终于跑回来了。
 

    “他们跑了”士兵喊道,“一个人都没留下”
 

    那野立刻站起来,“留下了多少辎重粮草”
 

    “将军连盏灯油都没留下”, ,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