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茫茫 作品

第八十二章(第2页)

 

    “可山路崎岖,小郎尚在襁褓,怎能受得这样的颠簸”
 

    “而今气候温暖,他们乘船向西,山路不过几百里罢了,”父亲冷冷地说道,“况我岂不知山路崎岖若有闪失,也是小郎的命罢了”
 

    “好歹且再等一等”
 

    赵良嗣忽然暴起
 

    “再等一等”他咆哮道,“这抄家的大祸,你当他躲得开么”
 

    儿媳抱着婴儿,带上跟随自家,从辽国一路至此的忠仆上了码头的船时,有使者飞马冲进了汴京城。
 

    和西夏人差不多脚前脚后,金人也动兵了,而且理由特别充分
 

    说好给我们粮不给,让你们交张觉不交,那给你们的燕云别要了,我们自己留着不香吗哦你说你不想交还给我们,不要紧,我们自己来拿。
 

    使者将这个坏消息一路南下,送进汴京城时,倒霉的王善和尽
 

    忠还不知道。
 

    他们带着一百个道士来到秦凤路后,很容易就租下两条大船,自渭水先顺流而下一路向东,在风陵渡汇入黄河后,船只转向北,逆流而上,顺顺当当就奔着山西去了。
 

    尽忠是个内官,就很有内官的风范,比如说对自己身边的人并不小手小脚,秉承着一个“针过得去,线也得过得去”的原则,只要他有花用,必定也有身边人一份花用。
 

    这风范王善就很看不上,但又总是被他的糖衣炮弹打得千疮百孔,七扭八歪。旁的不说,就他们王家村的人,一提起尽忠就是眉开眼笑,也算是让他无可奈何。
 

    两个人一路上都很仔细地往外看,但看的侧重点不同。
 

    尽忠专注于帝姬承诺他的“打上神霄宫的牌子,运点什么都不交税”,那他就每天都在冥思苦想,到底要从山西整点什么回来才能赚一笔呢
 

    而王善想的就不太一样。
 

    他坐在船上,看两岸的风光,偶尔就像帝姬那样,用个板子垫住一张宣纸,然后拿个炭笔涂涂画画。士兵里有王家村的人,看了很稀奇,也央求来纸笔,也开始画着玩儿。
 

    王善画的是地图,坐在船上,只靠目测,不能丈量,地图就非常粗糙。但这一路一边画,一边对着帝姬给他的地图,渐渐也练出了一点熟练度。
 

    两个人就这么一天到晚都在各忙各的,旅途很是风平浪静。
 

    但进了晋州地界后,忽然有一天就不同了。
 

    有人自北边跑了过来,慌慌张张。
 

    “西夏人打过来了”他们嚷道,“你们这船往不往南走”
 

    坐在船板上晒太阳的少年一下子就精神起来了
 

    “帝姬真是神仙”他嚷道,“她竟连这个都算到了”
 

    帝姬还不知道金人又去打燕云了,也不知道几个高坚果家的小娃子都已经被打包好装上船,正在向她飞奔而来,她有信息差,因此时间线想统一起来就很不容易。
 

    比如说现在她坐在了非常清幽美丽的种家别院里,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很干净不说,而且种家所有的成年男性都撤出了这座宅邸,交由她随身携带的内侍和宫女们接手。
 

    她之前也不知道这里除了有种师道在长住之外,他弟种师中也来看自己老哥哥了。
 

    两个加在一起差不多能给她现在年龄后面直接加零的老头,早该退休的年纪,住个疗养所避暑,还被她一个小萝莉赶了出去,她就很赧然。
 

    不过两位老种相公一点也不赧然,他们没心情赧然。
 

    “战事一起,尚不知军情如何,”种师道说,“帝姬千金之躯,若涉险地,臣当万死。”
 

    她看看种师道,再看看种师中,两个长得很像的白胡子老头儿,区别似乎是种师道退休了,所以胖了一点,种师中还没退休,所以很消瘦。
 

    “夏人会打过来吗”她有点好奇地问。
 

    “秦凤军必能拒敌,帝姬勿虑。”老种相公很温和地说道。
 

    她想了一会儿,一脸的天真。
 

    “既如此,夏人攻燕云,离我千里之遥,又有忠勇之将,竭力退敌,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种师道就噎住了。
 

    忽然他弟开口,“我军自当竭力,但而今河东河北”
 

    “二哥慎言”
 

    屋里的气氛突然变得窒息,片刻之后,种师中又开口了,“帝姬幼而慧,不当以稚童视之。”
 

    两位老人家在观察她,看她到底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娃子,还是一个可以被慎重接触的盟友。
 

    他们原本没有这个必要,就像她观察他们那样他们都是在战争中铸就了自己声名的老将军,他们有自己的威严和骄傲,因此即使是面对身为皇室的她,他们依旧藏有三分矜持。
 

    但有什么东西改变了他们,让他们变得忧虑而急迫,想要对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势力都伸出手去,尝试接触。
 

    她眨眨眼,“请种翁细说就是。”
 

    种师道就不阻拦了,缓缓地看她一眼。
 

    “燕云已复,人心却附胡久矣,此事尤以西京道为甚,”种师中说,“此事帝姬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