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茫茫 作品

99.第三章 出发

    王善和尽忠离了京城, 带上官家亲封的赏赐与诏书,一些宝箓宫出具的,在神霄派内极有威信的文书, 以及康王赵构和曹家各自塞过来的礼物, 坐着船一路往回跑。跑到终南山下,在种家这里歇一歇, 顺便换了车马准备往兴元府去时,接连下了几日的雨。
 

    一下雨, 山路就有些难走, 车马等着等着,就遇到了从兴元府返回的种十五郎。
 

    坐在廊下一边看雨, 一边喝茶的王善和尽忠看看这小伙子,带着满身的泥还能过来同他们打声招呼, 就很有些赧然。
 

    既是因为见了种十五郎有点不体面的样子,也是因为自己到底没有人家这样光棍。
 

    种十五郎就很不见外,“我往兴元府去,为灵应军送些东西,这车回来是空的,只拉了几根竹子,你们怎么好同我比。”
 

    尽忠就赶紧顺着台阶下, “都是朝廷赏赐下来的,的确金贵些。”
 

    “还是叨扰了老种相公几日。”王善想想又加了一句。
 

    “不叨扰,不叨扰,”种十五郎一边拿了细布擦头发, 一边笑道,“这几辆车马,算得什么, 只要不曾运进运出什么大家伙,这宅子都住得下呢。”
 

    尽忠就笑着拍一拍手,“十五郎好猜,过几日真要运个大的走呢”
 

    种十五郎那张圆圆的脸上,笑容忽然停滞了一下,“什么东西”
 

    “就是灵应宫前那块石头,德音族姬呀”
 

    少年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竟然要运它走吗那要多少民夫,好好地运它做什么”
 

    “为贺天宁节,帝姬准备将它运到晋城去,供奉玉皇观”
 

    “喔”少年发出了一个无意义的音节,他甚至又很快地擦了擦湿漉漉的头发,“我得先换一身衣衫,再来仔细听两位的趣事”
 

    他走得很快,比来时似乎更快些,王善看了一眼就继续喝自己的茶了,但尽忠皱眉又看了他一会儿。
 

    “这小郎君有什么心事”他问。
 

    小郎君不仅有心事,还有很大的心事。
 

    他虽然不在军中任职,却是在军中长大,什么样的武器和铠甲装备什么样的士兵,什么样的训练造就什么样的士兵,什么样的士兵需要什么样的将军,这些他是有耳濡目染经验在的。
 

    因此被伯父委任,经常在兴元府和秦凤路两头来回跑,帮赵鹿鸣运些东西的种十五郎对灵应军的战斗力是有基础判断的,而这个判断就很微妙,且危险在他看来,灵应军已经达到,甚至可能超过需要拆分,或是换一人接手的程度了
 

    大宋的皇帝是宽容的,对文人宽容。对武将,他们有另一套标准。
 

    如果一支数千人的军队战斗力很强,且对一位武将极度忠心,那就该由当地的安抚使上奏说明这个情况,而后官家和朝廷需要考虑这里有没有战争,需不需要这支军队。
 

    没有战争不需要这支军队那这几千人就可以被拆分打散一部分,混入其他的军队里,当然指挥权也交给不同的指挥使至于那位将军本人,他或许可以保留小规模的原军队,但朝廷也一定会给他配备一位与他派系不同,意见不同的副手,甚至还有几个与他并肩作战,但看他很不顺眼的同僚,以此来达到桎梏他的作用。
 

    如果官家还不放心,那就有宦官过来当监军了,总揽大权,让你趴在地上,老实做人。
 

    秉承这个中心思想,哪怕是经常需要打配合的西军各将门之间,关系也很不怎么样。不可能怎么样,官家就不允许你们和和气气亲如兄弟除非谁想学狄青,活活吓死给大家看。
 

    种师道种师中虽然知兵,但不会整天往兴元府跑,他们对灵应军有一点模糊的印象,但从未亲眼见过这支超过三千人,编制不仅满额甚至超出的神奇军队,也就不会意识到朝真帝姬掌握着什么样的力量。
 

    宗泽虽然知道灵应军满额和装备精良,却不是将门出身,从前也不曾掌管军队,因此对这些并不敏感。
 

    但种十五郎既知兵,又知灵应军,其他人看来平平无奇的兴元府,他看来就非常可怕了。
 

    可怕的不仅是兴元府几乎所有人都被帝姬控制起来,没有对这奇景发出任何质疑,更可怕的是,朝真帝姬的野心似乎没有尽头。
 

    桦木是上好箭杆的材料,工匠们又被迁往山中,与她的计划一起被严密看管,不令任何人窥探。
 

    种十五郎就觉得,如果他是个胆小鬼,他只要白天偶尔想一想,夜里就要突然从床上坐起来,大声吸几口气开玩笑吧总不能是帝姬想造自己亲爹的反吧可她不造反她要这样一支军队干啥啊还准备带着军队出门过没过明路啊帝姬那光润的额头上要长出一个“王”字,分分钟就要变成吊睛白额母大虫了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