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茫茫 作品

第七十七章(第2页)

 

    回城的路上,有小种子就偷偷凑过来问,“爹爹,何故应了帝姬”
 

    种三郎也没吭声,心里只觉得这位朝真帝姬有些古怪在身上。
 

    西夏得了金人的封,从此给金人当起大侄子,这事儿知道的人不多,尤其传不到兴元府。
 

    但朝真帝姬不仅知道,她还清晰地表示她预见到了金人和西夏联合攻宋。
 

    西夏在边境上的小动作已经越来越多了。
 

    但朝廷不乐意知道,官家更不乐意知道,所有人都一厢情愿地做着美梦,认为金人只要灭了辽,自然会回北方盘踞,天下就算太平了。
 

    有不靠谱的小道消息说,官家甚至还给辽主写了一封信,请他来汴京居住
 

    官家给辽主写信请他来汴京
 

    要不是官家的信不容易送到辽主手里,只能千辛万苦在边境线上跑来跑去,种家军还没那么容易听到流言,但不管怎么说,这风声已足
 

    够给大家惊得屁都凉了。
 

    官家也许是圣主仁心,不忍见兄弟相称的辽帝四方遁逃;也许是运筹帷幄,想手握一个辽帝,从容同金国谈判,反正不管哪一种,都让听说这事儿的武将很想吐槽您配吗您又不是没刺激过金人,张觉而今何在啊
 

    当然,大家都由衷希望这事儿是假的,但不管是真是假,金人的脚步声已经越来越清晰了。
 

    朝真帝姬在边境线后方建起这样一支军队,人数虽然还不多,但是满额,不吃空饷,又是脱产士兵,粮饷给足,甚至还有信仰加身已经足够成为一支力量。
 

    她甚至还懂得藏一手拙试探一下他们
 

    但他这些想法都没对儿子说出来。
 

    “十五郎想求仙符,是他一片纯孝之心,”他板了一张脸,“你怎么不求”
 

    没考虑过父亲是不是也想喝符水的小种子就懵了。
 

    “不带些别的土产回去吗”他很茫然,甚至有点怯懦地问。
 

    父亲骑在马上,左右环视一圈,“你看看这里除了符箓,还有什么别的土产”
 

    三泉的道又开了,有商队慢慢地进了兴元府,带来的商品不多,但这是个好兆头。
 

    物价平抑还需要些时间,等周边地区将物资运送过来,危机就会渐渐解除了。
 

    但眼下南郑城里还是随处可见符箓。
 

    百姓们刚开始是用它去灵应宫换油盐粮米,或是给家里人看病,后来这些生活必需品是有了,家里生病的人也痊愈了,但有些人手里还有多换出来的符箓。
 

    不能真拿去供三清,也不舍得烧水喝,再考虑灵应宫每日发的符箓并不很多,有人就拿它同重新开张的商铺换了别的商品。
 

    商铺竟然也收了。
 

    又有人拿了符箓去做抵押,当铺也收了。
 

    这些符箓除却能换出来东西,按照灵应宫的说法,还能用来抵租子,于是收它的人就更多了。
 

    再然后从南郑城到整个兴元府,到处都有人开始拿符箓当纸币用了。
 

    宗泽有点不放心,同赵鹿鸣认真说过,一来灵应宫得保证始终有兑付能力,二来还得小心有人造假。
 

    第一点赵鹿鸣倒是不担心,她有几万亩田地和荒山渡口不说,这一次抄家她又得了一大笔钱,对付是没问题的。
 

    第二点她就更不担心了。
 

    “符箓用纸是极精细的,”她说,“穷者难购。”
 

    “富者呢”宗泽下意识问了一句。
 

    “富者被我抄家了。”她说。
 

    宗泽老爷爷就很是个无语,“你也只能保个一两年罢了”
 

    她听了,就点点头,“一两年就够了。”
 

    王善的消息就是此时传回来的,连同那些文书的抄本一起给了她。
 

    王善信里说帝姬这人不是宇文时中的信使这人是宫中出来的坏笋坏事儿全是他干的
 

    按照宇文时中的话说,这人应该是耿南仲派来的但其实还不是。
 

    这人是王黼门下一个门客,特特被梁师成找来给“故主”报仇的。饶是心机深重的朝真帝姬,握着这封写给梁师成的信,也硬是想了很久才把整件事猜个大概。
 

    耿南仲出的主意,梁师成负责去做,但事情闹大了,官家认真去查时不能锅都是太子这一派来背啊那从王黼那借个人吧,王黼是抱郓王大腿的,真闹大了,大家都不清白,你们看着办吧
 

    “打了老鼠,倒碎了玉瓶,”尽忠在一旁小声嘀咕,“帝姬若是亲自出首,到底是有些”
 

    她握着信,突然反问,“我又不是苦主,为什么要我出首”
 

    尽忠的眼睛睁得大大的,说不出话。
 

    “将这个人,这些信,还有漕官的供词也抄录一份,一起捆了塞进马车里,派五十灵应军跟着,”她说,“送我九哥府上去。”
 

    要出首,九哥才是那个苦主,该他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