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吉燎儿 作品

第200章 计划太多 乱组乐团

 第200章计划太多乱组乐团 

 去的时候三个人,回来的是两辆车。 

 到了桃树乡市场,燕长青就干了一件事,找了一张宣纸,写了‘读书屋三个字,其他的都打算交给二叔来办。 

 比如找个小点仓库,做几个木架子,把书摆上去,把‘读书屋三个字装个牌匾,挂门头上去等等。 

 等燕长青开着车来到乡里,拐了个弯,找到了杨乡长。 

 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道:“杨乡长,现在有两件事,想请你帮忙。一是申请客车运营,这辆车准备以后跑大燕庄到桃树乡市场的路线。” 

 杨乡长点点头:“这个简单,县里根本没计划开通去往乡村的客车,你这是方便大家的事儿,好办的很,其实不审批也没事,你们企业内部用车,谁管得着。第二件呢?” 

 “修路,从酒厂到镇上。立刻修的话估计难度有点大,现在地里活儿也不少,不能占了路。我的意思是先扩建,扩成可以并排两辆大车的宽阔道路。沿途的那些村庄有需要搬迁的,或者是占用一部分农田的,希望乡里出个面。” 

 杨乡长想了一下:“这个也不难,就是多派人手的事儿。但是乡里的情况你知道,你那些税收说是给乡里了,我们也没落几毛钱啊!” 

 “你出面,我出钱。活让我的人来干,你们负责解决好路上的一切麻烦就行。” 

 杨乡长点点头:“好!我先打个报告,然后开动员会,你这边等我消息,前期的事儿你都别出面。” 

 “好!”燕长青也是这个意思。 

 修路是个很麻烦的事儿,最麻烦的就是扩建。 

 从大燕庄到镇上,一路上经过的村子好几个,其中两个村子,路基本都是直接从村子边过来的。 

 想扩建路,就要占用这些村子的土地,还要拆掉一些紧靠路边的建筑,比如小厕所瓜棚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和各个村子打交道的。 

 如果大燕庄去的话,会不会遇到那种,你修路方便大家与我无关,反正你有钱,你占我地毁我田,没个几万我不干……的那种人。 

 挨个打过去吗? 

 明明是好事儿,干嘛搞的显得自己很霸道呢! 

 乡里出面,只需要几个人,过去把村里管事的人拎出来,伸手一指:“乡里要修路,你们村负责把这两边的树移栽到这里和这里,再把土沟填了。这次管饭,都出来干活吧!” 

 不管有多不情愿,都得干。 

 这叫摊派。 

 …… 

 也不存在占用点土地,或者拆了几间小破房子,就得给赔偿的事儿——你们可以继续建在新的路边,反正交待给你们的事情,限期之内给干完就行。 

 摊派是让人闻声色变,但是有时候用在做好事上,有人在旁监督一下,只要过程不那么粗暴,这也可以变成是做好事儿。 

 而且不存在有人还想着,你得赔我多少钱多少钱的问题,只会想,也不知道这次管几顿饭,饭里面能不能有肉。 

 毕竟这么多年来,摊派活儿很正常,管饭就很不错了,当然有肉也更好。 

 这年头的事情就这样,只要不给人们产生某些想法的机会,就能省很多麻烦。 

 至于事后的话,根据情况,占用了多少农田,那最后再统一赔偿就是。 

 这个赔偿也不会给钱,乡里人办的事儿,可以直接把占用的土地登记,当时就可以把这部分土地需要交的公粮提留给免去,让人没后顾之忧。 

 包括拆掉的一些建筑等,看情况,到时候免一年或者几年的公粮提留,就是赔偿。 

 至于乡里收的少了,缺的这一部分,到时候是乡里从别处挪用一部分补上,还是燕长青愿意出一部分钱补上,那都无所谓,杨乡长自己都无所谓。 

 说起来略微复杂了些,主要还是乡里的事情,有时候‘好商好量是干不好的。 

 …… 

 接着燕长青回到村里,和燕兴旺村长谈话:“学校和村里都需要建个图书室,房子要宽敞明亮,特别是学校里的,至少保证一个班级到两个班级的学生们,进去阅读书的时候不会拥挤。” 

 燕兴旺一摆手:“盖几间房子的小事儿,趁暑假的时候一定给干好。” 

 燕长青有要求:“我等下去和申校长商量,咱们直接干,不去搞审批啥的。” 

 燕兴旺表示明白:“那你别去了,正好我要去和申校长商量一下,看看盖在哪儿合适,直接和他说就行。” 

 这个又牵扯一个问题,给学校捐赠是好事儿,但是在学校里搞建设要审批监督等等,还有一系列的复杂手续——不是乡里可以审批的,还需要去县里。 

 虽说酒厂不怕麻烦,但是燕长青对县里的有些事比较看不惯,不想给他们伸手过来,再被打断手的机会——到现在小学里老师们的工资,还是乡里给补的呢! 

 更直白点就是,说不定还有人动心思,申庙小学是个小乡村的学校,建了别人看不见。反正你捐款助学嘛,建哪儿都是建,要不给县里的某些小学? 

 燕长青懒得和这些人打交道,特别是某些人,哪怕是打他们都嫌手脏。 

 这两年市场和酒厂交的税,都够建多少小学请多少老师了,但是申庙小学的老师们,如果不是杨乡长多管了这一桩‘闲事,他们还得靠爱发电。 

 说句不好听的话,就县里那么多公务车,随便少买一辆,就能解决多少事。 

 干脆就直接干,回头谁想再多事儿,那真是找打。你可以说现在大家的法律意识不够强,总之大家还有朴素的价值观,修桥铺路建学校这种事儿,天然站在了道理的一方。 

 到时候都不用给他们脸,谁要挑刺,直接去他单位大门口按着打都有理,何必事先和他们扯皮。 

 选择最简单的办法,干好了就行。 

 …… 

 需要办的事情还是挺多的。 

 比如燕长青还打算资助一下申庙诊所,把申医生这个家里的小诊所扩建一下。 

 还想给酒厂搞一搞绿化,考虑把自己的雕塑计划开始实施。 

 想法太多,都得一步步来。 

 所以燕长青动完了嘴之后,就拉着爷爷奶奶坐在打麦场的树林边,教他们学呼吸法,顺便也监督一下父母。 

 事情那么多,当然都得交给别人干了,自己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 

 确实很忙,爷爷奶奶都觉得不好意思了:“七斤你要是有正事忙,你就先忙去,我们俩又不急。” 

 “事情是忙不完的。”燕长青摆摆手,让村长赶紧走。“都是些小事,咱们村长就是喜欢多说几句,没啥大事的。” 

 燕兴旺这老头真的是大事小事都来汇报,烦人的很,村里建个图书馆还需要商量位置吗?随便找个不碍事的地儿就是,就算占几亩地,回头乡里报备一下,乡里又不会不批。 

 结果燕兴旺刚走没多久,申校长就跑过来了:“燕长青同学,感谢你……” 

 燕长青想了一下:“别感谢了,申校长你辛苦点,去酒厂财务那领两万块钱,看看给学校添置点什么,没啥添置的就买成作业本和铅笔橡皮,等开学了给发下去。” 

 申校长都顾不上矜持了:“你放心,我肯定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钱花完账本交给你。” 

 燕长青直乐,钱给申校长就是对他放心,反正老头这人在学校上的事儿,从来没含糊过。 

 …… 

 以前从来不搞修路助学什么的,倒不是那会儿手里钱不够。 

 现在很多东西,成本并不高的。之所以不干,是因为怕麻烦。 

 树大招风,总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想到处‘打秋风的。 

 真别小看那些打秋风的,经历过的都懂,上到各种公司企业,下到街头小饭店,被各种打秋风折腾的经营不下去的,在如今并不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