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李旦的决定(第2页)

 每写完一页,高延福便小心翼翼的接过,耐心的吹干。 

 等到全部写完,李旦直起身来,对着高延福说道:“加上印玺,立即用蜡封起来...八百里加急,急送给幽州驻军将军曹仁师。” 

 见李旦说的紧急,高延福不敢怠慢,连忙跑起来去办理。 

 幽州的常备驻兵有三万人左右,连上周边的府兵,差不多能达到四到五万人。 

 曹仁师现在是幽州驻兵的将军,张九节和张玄遇是副将。 

 这三人都是李旦在幽州当都督时候提携的,也都跟着李旦参与过对后突厥的诸多战役,早已被李旦的运筹帷幄、用兵如神而折服,也跟着李旦学到了很多战术理念,几人算是李旦的绝对心腹。 

 对待契丹叛乱这件事,若是搁在以往,朝廷多是自京中派遣南衙诸卫的某些将军,率兵前去征讨。 

 大军集结出发,然后再赶至战场,已经月余时间。 

 对于此时的人而言,这样的速度可能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对于李旦而言,这样的效率太低了。 

 等大军赶到地点,契丹早已经形成气候了。 

 兵贵神速,及早掐灭契丹的势头,这是李旦所考虑的。 

 所以李旦这一次并没有选择让诸卫将军领兵出征,而是一反常态,直接选择让檀州附近的幽州出兵平乱。 

 李旦之所以敢这样做,一来是因为幽州兵是李旦一手调教的,李旦再熟悉不过,作战能力并不比中央禁军差,而且还配备有数量不菲的流星连弩和炸弹。幽州离着檀州不过一百五里的距离,大军急行的话,三四日便到,战机不会失去。 

 二来是因为契丹刚刚作乱,时间不久,气势未成,想要依附的部落并未完全赶到,所有人马加在一起也不过四五万人,人数与幽州兵相当,但是武器盔甲等装备比之唐军要差上一截。 

 综合评判,幽州兵比契丹还要强上一些。 

 以往打仗,大唐凭借着几十万的大军,精良的武器装备,压倒性的优势对付边境少数族裔,相当于是群殴对方。 

 但是即便如此,有时候依然不能完全取胜,或者是完全消灭对方。 

 当然契丹也有优势,那就是契丹士兵善骑射,个人作战能力很强大。 

 但是大唐的士兵也很强大,有骑兵、有盾牌、有陌刀、有连弩、还有炸弹... 

 唐军的单兵作战能力并不输于契丹,所以这一次李旦一改往日战法,为了抢占先机,速战速决,便选择了直接针尖对麦芒,大唐与契丹人数对等的干一场,以试高下。 

 当然李旦也留有后手,那便是崔智聅接替了黑齿常之,或者是摆平了黑齿常之之后便会整饬军队前往助阵。 

 只不过,契丹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那就是熟悉地形地貌,这是大唐将士们所不如的。 

 而李尽忠与孙万荣自然也想到了这些,他们已经在商讨,如何利用地形地貌的优势来对付唐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