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众将归来

 回到皇宫没几日,李旦召回来的一些将领们便陆续来到了洛阳。

 率先回来的是安北的崔智聅、骆宾王。

 骆宾王是李旦一手提拔起来了的。

 骆宾王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号称“神童”。

 《咏鹅》朗朗上口,传世不绝。

 《帝京篇》乃是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绝唱。

 ...

 戍过边,做过道王李元庆府属官幕僚,长安主薄、侍御史、临海县丞等职...但空有一身才华,却郁郁不得志,没有得到重用,后来辞官。

 若不是李旦及时将其纳入名下,只怕骆宾王就跟随了徐敬业谋反了。

 然后再写一片振聋发聩的《代徐敬业讨武曌檄》,最后亡命不知所之,许是死在军中,或是出海,亦或是出家灵隐寺...

 而李旦将其纳入麾下之后,短短几年间已官至从三品,可以说是飞黄腾达了。

 李旦对骆宾王有知遇之恩,而骆宾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才能尽力做事,两人相辅相成。

 崔智聅是崔必安的父亲,两个人对李旦都是忠心耿耿。

 崔必安之前是千牛卫将军,现在崔智聅回来了,李旦直接任命他为左卫大将军,正三品官衔。

 崔家父子双将军,也算是荣耀无双了。

 而骆宾王则被任命为左金吾卫的将军。

 紧接着,薛讷也从北庭都护府赶了回来。

 李旦甚是高兴,立即在武成殿单独召见了薛讷。

 “你这些年威震西域,替大唐镇守吐蕃、北庭,资忠报国,见义忘身,现在又将你北庭召回洛阳,辛苦你了...”李旦先是一番慰问了一番薛讷。

 “谢圣上慰劳...臣世受国恩圣恩,当为大唐尽忠,为圣上分忧,这都是臣分内之事...”薛绍乃是名将薛仁贵之后,勋贵之家,又是李旦重点培养的军事人才,所以对大唐,对李旦都很忠心。

 “嗯...你长期在外领兵,也是辛苦,这一次就留在洛阳,任职左骁卫大将军吧,也算是继承了薛老将军的衣钵了...”李旦金口一开,看似随意,其实则不然,因为这个职位是李旦一早便想好了留给薛讷的。

 李旦穿越来之前的一年,薛仁贵病逝于雁门关,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薛仁贵去世后,被朝廷追封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并特造灵舆,派人护丧还归故里。

 薛仁贵为国征战,战功赫赫,终其一生,只是在死后被追授为左骁卫大将军。

 现在李旦却将这个职位给了他的儿子,不仅体现出李旦对薛讷的信任与恩宠,也体现了李旦对薛家的用心了。

 在禁军之中做个将军已是不易,能做到大将军的人并不多,现在李旦直接给了他左骁卫大将军之职,已是巨大荣耀。

 而更让薛讷意想不到的是李旦还能记得他的父亲,以及之前追赠其父亲的左骁卫大将军一职。

 又将这个左骁卫大将军之职给了薛讷。

 许是薛仁贵的名声太盛,薛讷即便已经很优秀了,但是每每被世人拿来与父亲相比,总觉得薛讷要差上不少。

 所以这些年来,薛讷一直生活在薛仁贵给其带来的荣耀之下,也生活在薛仁贵带来的巨大光环之下。

 一直以来,在薛讷的心中,他都很想证明自己不比父亲薛仁贵差,但是一直以来并没有太多的表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