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念奴娇1(第2页)

 

    他朗声大笑“取我的琴来”
 

    明明似极乐府之章,却弃吟唱而选诵读,实在可惜,他要亲自为这首念奴娇作曲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最经典的作品之一,也是宋词的代表篇目。作为宋朝的一代之文学,词在文学史上有着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词的相关知识。
 

    各位填过词的文人如温庭筠、韦庄、冯延巳等迅速警觉起来,补充知识,他们有机会被提上一嘴
 

    吗
 

    词起源于隋唐,全盛于两宋,本是一种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大概可以类比为乐府。
 

    曹植向着他哥竖大拇指兄长厉害
 

    它又名长短句、诗余,从这个名词就可以看出来,词本身的地位是比不上诗的。欧阳修略一点头诗庄词媚,诗言志而词言情,二者功用不同,地位确不可混为一谈。
 

    他虽然也有“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等缠绵之句,却也不过是偶尔怡情之作,这样婉媚的情绪,是不会出现在他的诗文中的。
 

    梅尧臣明白他的想法, 不过,他乐呵呵的捋须, 这苏轼写的,可是一点不媚啊
 

    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词的特点很鲜明,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在格律上的要求要比诗严格许多。
 

    它的标题一般由词牌名和词题组成,比如念奴娇、沁园春、江城子等,都是词牌名,是规定格式的;而后
 

    面的赤壁怀古等则是题目,表明词的内容。但也有只有词牌不标题目的,比如下面的菩萨蛮。
 

    楚棠放出范例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面露喜色, 这是我的词
 

    符合要求的词作那么多,楚棠却独独选了这首菩萨蛮,这说明他这首词在后世一定也是广为人知
 

    南北朝。
 

    徐陵等人看完全篇也是眼前一亮,这首词绮丽香艳,极似宫体,却比宫体更添风韵,字里行间可以窥见词中女子寂寥、哀婉之情态,简直要把他比下去了由于风格偏好,徐陵心中的天平迅速倾斜。
 

    晚唐。
 

    韦庄既羡慕又遗憾,怎么就选了温飞卿呢,他的词也写得不差啊
 

    这首词大家非常熟悉,相信很多同学看到立马就唱出来了吧,它的作者是晚唐的温庭筠,花间鼻祖,和韦庄一起被称为温韦,他的诗也写得比较好,和李商隐并称“温李”。
 

    温庭筠圆满了,诗和词俱有可称道之处,这还不够说明他的成就吗楚棠还说许多人一看到它的菩萨蛮就能吟唱,任谁不说一句他温飞卿家喻户晓
 

    被cue到的韦庄又急又恼,你都说到温韦了,就不能放一首我的词吗我的人人俱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难道比不上温飞卿吗
 

    韦庄很不平衡。
 

    至于李商隐谢邀,直至今日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拧巴。北宋。
 

    李清照再次撇嘴 “温韦二人俱是郑卫之声,还不如说说南唐李氏君臣呢”三国。
 

    刚刚还觉得词这一文体简直雄豪极了曹植不由得眉头微蹙 “唐之后为宋,温庭筠既称鼻祖,言下之意早期词作俱是所谓的花间之风二者的差别,有些大啊
 

    曹植非常敏锐,如果说苏轼的词让他看出强烈的诗味的话,这首菩萨蛮全然就是词家之语了。他望天,不会这样的作品才是词家正格吧
 

    你们宋词怎么还两副面孔呢
 

    这首词和念奴娇对比一下,风格非常明显,花前月下、相思怨情,词体轻巧、委婉缠绵,就像一个女子在诉说似的,这种词被称作婉约
 

    词,它在宋朝非常流行,除了前面说的太平宰相晏殊,还有柳永、张先、宋祁,他们都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
 

    被提到的人除了晏殊以外都是和韦庄一样的心情说了我们的名字,不能顺便提一下我们的词吗让大家看看什么叫实至名归啊
 

    殿中的赵匡胤心情愈发舒畅,什么不骄不躁抛到脑后,美滋滋道 “我大宋真是人才济济”
 

    文坛领袖欧阳修也很擅长写婉约词,比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都写得委婉深情,让人一读就喜欢。
 

    但是吧,已知欧阳修是个学富五车的中年大叔,再看一眼泪眼问花花不语,欧阳修的心思真是细腻啊
 

    咳
 

    梅尧臣没忍住笑出声来,又顾忌是在主人家里,赶紧敛住,握手成拳,放在嘴边轻咳一声掩饰。素来温和的欧阳修眼神刀一样飞了出去,又转回来没好气地瞪着水镜 “你这个后辈别在这儿话里有话,我的词怎么了懂不懂什么叫代人立言还心思细腻,简直不知所谓
 

    他怀疑楚棠是不是和他有仇,怎么一次两次都要嘴他不敬祖宗茶楼雅间。
 

    苏轼笑得可就没有顾忌了,他忍俊不禁 这楚姑娘,怎么连欧阳公都促狭。苏轼显然忘了,楚棠的嘴,可是连秦皇汉武都没放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