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亥 作品

第六十四章


 几乎是同一时间,杜仲一的声音也响了起来:“什么?”

 随后他就直接从门外走了进来。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他可不正是一直在暗地里观察着方洲。

 毕竟之前,看在陈教授的面子上,再加上那些事情确实是他自己太过自负以及疏忽大意而导致的,所以他不得不主动向方洲低下了头。

 但等他反应过来之后,当然是越想越不服气了。

 他的想法和尹左他们一样。

 如果这个方洲的医术比他们还要高明,那他们敬着他也是应该的。

 但方洲显然不具备这个实力。

 所以他觉得,他心里会不平衡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只听陈教授说道:“我之所以这样礼待方医生,是因为他已经练出了内劲。”

 “什么?”

 这一次,尹左和杜仲一几乎是异口同声。

 内劲对一个中医来说有多重要?

 没有练出内劲的中医,百分之九十九一辈子都只能是个中医。

 练出了内劲的中医,百分之九十九将来能成为一代国医。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了内劲,像是血栓和血管闭塞这样的病症,几道内劲打进去,问题直接就能迎刃而解。

 有人可能会说,这种事情,西医也能做到,而且还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多个选择。

 但是如果病人当时的身体状况不具备手术条件呢,又或者病人身患多种疾病,药物治疗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了呢?

 要知道哪怕是自诩陈教授门下,天赋最好的尹左,也才只是将将摸到了内劲的门槛而已。

 要知道他今年已经四十一岁了。

 而陈教授也是四十多岁的时候,才终于炼出了内劲的。

 就这,当年的中医界,谁见了他都会夸他一句天赋异禀。

 可是方洲才多大,今年才一十七岁。

 也就是说,他至少一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练出了内劲来了。

 所以杜仲一忍不住说道:“这怎么可能?”

 而且这么重要的事情,陈教授为什么一开始不告诉他们呢?

 他们要是早知道这件事情,也不至于闹出这么多的笑话来。

 而陈教授就像是猜到了他们心中所想一样,直接说道:“我也没有想到,你们现在的脾性已经这么高了?都不会正眼看人了。”

 “殊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何况从我将你们收入门下开始,就一直在教导过你们医海无涯,做人要谦逊。”

 “我后来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就是想让你们长个教训。”

 也是因为觉得方洲一定能给他们一个教训。

 杜仲一:“……”

 尹左:“……”

 他们直接就沉默了。

 看到他们这个样子,陈教授也沉默了。

 他的目光再次落回

 到了手里的病程记录上。

 还是那句话。

 因为他只是想给杜仲一他们一个教训,却没想到方洲给出的这个巴掌的力度,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就像他刚才说过的,他一开始之所以那样礼待方洲,只是因为方洲年纪轻轻就修炼出了内劲。

 所以他其实也并不觉得方洲的医术会高明到哪里去,他猜测,如果方洲用上内劲的话,最多也就是比杜仲一他们要好上那么两分。

 他只是觉得,像是方洲这样的年轻中医天才,他作为中医界的前辈,有责任,也必须要去帮扶。

 所以在他原本的估算中,方洲会依靠内劲,治好一个又一个病人,逐渐证明自己的实力,最终获得杜仲一他们的认可。

 结果,从一开始的那个寄生虫病患者,到后来的那个心脏骤停患者,再到现在的这个肺毛霉菌病患者,三种没有丝毫关联、截然不同的病症,方洲给他们治疗的时候,一次内劲都没有动用过,却把他们都治好了。

 尤其是最后那个肺毛霉菌病患者。

 如果是他来接手这个患者的话,他制定的治疗方案的第一步,肯定是直接利用内劲,将病人支气管中的痰栓斩成小段,清理出来,然后再用内劲,花上四五个小时甚至是七八个小时的时间,一点点的杀死病人肺部的毛霉菌,然后把自己累个半死。

 而如果不使用内劲的话,他最多也只有不到三成半的把握能够治好这个病人。

 他原本并不知道这半成把握他输在了哪里。

 但是在看到这份病程记录之后,他知道了。

 他在用药的精准度上,竟然还比不上方洲——

 所以方洲这一巴掌,居然还打到他脸上来了。

 想到这里,陈教授难以置信的同时,又有些哭笑不得。

 几乎是同一时间,方洲迎来了上午的第十七个病人。

 金德本接过病人家属递过来的病历本,一边扫了一眼电脑上的患者信息,一边问道:“林子涵是吧。”

 病人家属:“对。”

 金德本:“……十一岁……嗯?十一岁?”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坐在他们旁边的,身高足足有一米八,体重至少在两百斤,嘴边的汗毛还不是一般的茂密的年轻女人……大女孩。

 听见这话,病人顿时就低下头,绞起了手指头。

 金德本:“……”

 他这才反应回来,然后捂着嘴轻咳了一声,说道:“你是哪里不舒服?”

 病人的母亲当即说道:“我们家孩子前段时间总是觉得头晕,然后我们就带他去我们市里医院做了个检查,最后查出来孩子得了1型糖尿病。”

 “就是检查单。”

 金德本:“什么?”

 十一岁的孩子就被确诊了1型糖尿病,也就是说她后半辈子可能都要跟药物打交道了。

 “你们家有遗传糖尿病史?”

 病人的母亲:“没有。”

 说到这里(),她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我和我老公家里都比较穷(),所以年轻的时候一门心思只想着出人头地,等到终于赚到了足够多的钱,准备生个孩子的时候,却发现身体都累坏了。”

 “我们四十多岁的时候,才终于怀上了她,为了能顺利把她生下来,我们前前后后花了几十万的保胎费,但是即便是这样,她生下来的时候身体还是特别弱,一顿只吃得下几口东西。”

 “老一辈的不是经常说,孩子喜欢吃什么就让她吃,只要孩子能吃下去东西,吃下去的东西越多,就能活得越好。”

 “再加上我们小的时候吃过不少苦头,我们就不想让孩子也吃苦,所以在孩子的养育上,我们选择了精细喂养的方法。”

 “她不喜欢喝纯牛奶,我们就给她喝优酸乳,不喜欢喝白开水,我们就给她买可乐当水喝,不喜欢吃蔬菜,喜欢吃肉和点心,我们就让保姆天天换着花样给她做……”

 金德本:“……”

 方洲:“……”

 金德本:“你们这哪叫什么精细喂养,你们这叫乱来你们知道吗?”

 病人的母亲:“一开始我的亲戚朋友也都劝过我们,让我们不要这么娇养孩子,可是后来孩子的身体确实是越来越好了,不仅一顿饭能吃下好几个鸡翅鸡腿,还能吃下一大块蛋糕,然后我们就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了……”

 方洲收回了放在病人手腕上的手:“上家医院的医生是怎么说的?”

 病人的母亲:“他说儿童1型糖尿病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病,基本上没有治愈的可能,但是好在发现及时,我们家孩子还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而且因为发育比较早,以后不用担心会影响到孩子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