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 041(第2页)

 

    紫外线照射荧光墨,这应该是鹰国护照通用的防伪技术。
 

    他以前就是一土生土长的龙国人,从未见过真正的鹰国护照长什么样,找到两本护照那段时间,他也只是凭着常识和市面上散落的为数不多的鉴别方法,以为是真的。
 

    但自从见过林露西的,他就发现自己的眼界还是太窄了。
 

    同一个国家的护照,采用的应该是一样的防伪技术,没道理呈现不一样的颜色变化,必定有一份是假的。而林露西的身份是经过外事机构认证的,她的身份也没什么见不得光的,不可能使用假护照,造假的只可能是那两本。
 

    假护照,似乎离真相又近了一步,但似乎却又渐行渐远。
 

    “我哥的事或许出现转机,但还没有实质性证据,等有证据了,再告诉你,可以吗”
 

    清音并不是真的要听什么,听见他这么解释,倒是松了口气,“好,需要我帮忙你就直说。”
 

    接下来的时间,俩人都没怎么说话,无论是花瓶还是假护照,进展都不太顺利,加上在路上耽搁的一天,俩人也没有逛街的心思,只去百货商场看看,给顾妈妈买了点礼物,然后等到陈专家出院,一起护送他回书城。
 

    回到书城市是三天后的下午,刚把人送到厂里,顾安就消失了,估摸着是去找那个传说中的“杨六”,清音把花瓶藏好,先回单位找林莉报到。
 

    林莉最近气色好了一些,清音听毛晓萍说,秦振华陪她一起照顾老公公,比她一个人扛着要轻松一些,这大概也是陪伴的意义吧。
 

    第二天,区卫生局通知去领执业证,除了资格证之外,还需要有执业证,需要在上面注明的执业地点行医才算合法。
 

    清音去领执业证的时候,正巧在楼底下遇见一个熟悉的背影“小曼姐”
 

    女孩回头,还真是苏小曼,不过她今天穿着得体的干部装,头发盘起来,脸上还画着淡妆,“我正好要找你,还没正式谢过你呢。”
 

    “小曼姐跟我客气啥。”俩人寒暄几句,苏小曼听见前面的人喊自己,只得匆匆交代一句“晚上我请你吃饭,就当庆祝你以后都能执证行医,地点就在西山疗养院附近的红星饭店,怎么样正好下午我还要去那边办事,你有空先过去,等我一会儿成不”
 

    清音答应,客随主便嘛,这个西山疗养院可是传说中的“职业终点”,她正好也想去看看。
 

    下午下班后,她去跟顾安说了一声,骑上自行车就往西山区而去。
 

    整个书城市跟全国大多数城市一样,中心城区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大片区,西山区靠近山区和一个天然湖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清音从东边骑过来,大概骑了半小时,迎面感觉风里都带着清爽的湿气。这要是夏
 

    天,该是多么的气候宜人,多么的赏心悦目啊
 

    难怪后世的富人区都集中在西城这一带,有钱人是真会享受。
 

    清音想着,很快来到西山脚下。
 

    西山疗养院建在半山腰,最初是为了方便老干部们欣赏风景,山脚下也是著名的长寿村长寿乡,这两年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前来修养的老干部越来越多,宽阔的大马路直接修到疗养院门口。
 

    清音顺着马路往上,能明显感觉到路上的小汽车更多,除了红旗轿车,还有军用吉普车,以及一些国营大厂才能见到的捷克面包车。
 

    到了疗养院门口,守卫也比一般医院森严得多,清音年轻,穿着也干净,门卫并未多问,她也大大方方推着车子走进去。
 

    疗养院分成三个部分,前院是门诊和住院楼,就是普通医院的结构,规模却比区医院大得多,中院是住宅区,全都是红砖独栋小别墅,栽花种草青石板,一看就是级别很高的领导才能入住的地方,隐约还能看见一些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进出,这是直接上门诊疗服务。
 

    后院清音看不见,但应该就是一些花鸟鱼池小公园之类的,休闲娱乐的场所,那里靠近山顶,视野极好,空气也是极新鲜的。
 

    清音正在门诊楼门口看着,忽然一个戴红袖章的老头叫住她,上下打量,心说这丫头片子也不像是来看病的啊。
 

    “干啥呢,看病在前面。”
 

    能来西山疗养院的,都得是一定级别的干部和家属,年轻人谁来这儿看病除非,是谁家保姆。
 

    “你哪个病房的保姆住院楼在前面,这里可不是你一保姆能来的地儿。”虽然长得漂亮,但穿着朴素,也没穿着护士服,这不妥妥的保姆嘛。
 

    清音一噎,正想解释,“我不是来看病”
 

    话未说完,就见不远处一辆黑色的红旗小轿车“呲溜”一声快速冲进来,留下一声刺耳的刹车声,然后司机和一名穿花衣服的年轻妇女迅速打开车门,“大夫,大夫快叫担架”
 

    红袖章老头是见过世面的,立马点头哈腰跑过去,“得嘞,领导您稍等,担架,老王快抬担架”
 

    一时间,院里几名保安又叫来几个穿白大褂的,抬着担架,拎着吊针瓶往这边冲。
 

    这架势,估计是要抢救什么危急重症病人,清音知道这种时候凑热闹就是给医护人员添麻烦,所以压根没打算往前凑。
 

    她本来想直接出门,去约定好的饭店等苏小曼,可眼神不经意间,看见一名脸色蜡黄的老年人被抬上担架,她的脚步下意识就慢下来。
 

    人她没见过,也不认识,她只是出于医者的本能,想看看他是什么情况。毕竟,双眼清明,意识清晰,有自主呼吸,甚至走路都没问题,还能训身边人“大惊小怪”的,就是外行人也知道他的病情绝对没严重到要就地抢救的地步,阵仗为何如此之大
 

    很快,大夫护士七嘴八舌哄着,把老人抬上担架,司机不知道低声说了什么,那红袖章老头愈发点头哈腰,“好嘞
 

    ,我这就去找领导。”
 

    想着,清音愈发不急着出门,就在门口花坛边上站着,融入到围观人群中。
 

    想看老胡十八的穿成恋爱脑女配小姑姑吗请记住的域名
 

    看不出来,那红袖章老头五六十的年纪了,腿脚居然出奇的快,才将半分钟时间,就领着几名穿着干部装的中年男人下来,一个个簇拥上去,对着担架上的老人嘘寒问暖。
 

    “老书记,您老怎么了”
 

    “老书记您放心,我们一定给您安排院里最好的专家。”
 

    “老书记这边请”
 

    清音皱眉,这个“老书记”看来真是个大领导,而且不是姓,而是“老”,说明是退休的但围观的群众好像也见怪不怪了,毕竟能来这个医院疗养的,也不是一般人,地方省里的厅级干部要是没点关系还不一定进得来呢。
 

    清音的脚步跟着众人走,听见身边有两个白大褂在小声的议论着“老书记这病可不能大意,昨儿才出院,今天又反复,要是连个小小的肾炎都治不好,咱们医院的脸往哪儿搁呀。”
 

    “就是,我看老书记脸色不好,可别把气撒咱们身”
 

    “嘘,说啥呢。”
 

    也有人好奇问“一直听你们叫他老书记,他到底是哪个单位的退休书记”
 

    原来这位老书记姓元,原本只书城市西山区某个街道办的书记,听起来级别是不高,省会城市街道办顶破天算地方上的区级,干到头顶多是个处级干部,连住进西山疗养院的资格都没有。
 

    “但耐不住人家儿子厉害,咱们医院很多药都靠着他那边优先保供。”
 

    有人不解,“什么药”
 

    “你还不知道吧,这位元书记的儿子可是京市那边医药公司的总经理,全国甭管中药西药,但凡是好药都只有他们那边能拿到,咱们医院虽说能保供,但很多进口药可是全国几千家医院排着队要呢,这先给谁后给谁也是门大学问。”尤其西山疗养院的病人身份特殊,要是因为缺药耽误了病情,上头可不会管你是什么原因缺药,你治不好人这是事实。
 

    清音在基层卫生室,自然知道药品有多紧缺,她们因为背靠书钢这棵大树,现在又有苏小曼帮忙,药品倒是不算紧缺,那也是因为他们病人多数是来看中医的,要是看西医,那就不是现在这个状态了难怪元书记在西山疗养院能这么“受欢迎”。
 

    “就一个小小的肾炎,赵院长你们要是治不了,我可以转院,我们去京市,去海城。”说话的男子声音低沉,但却有股不怒自威的架势。
 

    这里是干部病房,都是单人单间,工作人员干啥都轻手轻脚,所以男子说话的声音就特别突兀。
 

    赵院长连忙解释“能治能治,这我们院内科主任,专攻肾内科,对很多肾脏疾病都有极高的造诣。”说着推出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
 

    男人头发只剩一半,给人很可靠的感觉。
 

    要是别的病人和家属,赵院长高低还得强调一下疗养院的医师资源力量有多雄厚,每一个医生都是全省范围内层层选拔而来的精英
 

    。但今天确实是开不了这个口,牛皮吹越大,待会儿脸只会越疼。
 

    要是惹急了元经理,老爷子一旦转走,没了这层关系,以后要想拿点好的进口药,那就甭想了。
 

    谁知年轻人看见那位“很可靠”的主任,却眼角都没动一下。
 

    “老书记现在最要紧的是降压消肿”内科主任硬着头皮说。
 

    “一个简单的肾炎,我父亲在贵院住了一个多月,昨天好容易能出院回家,就一晚的工夫又反复,降压消肿降压消肿你们都说多少次了”
 

    内科主任被堵得无言以对,是啊,这病人都住进来一个月了,就是再高的血压再严重的水肿也该消下去了,昨早出院之前确实是各项生命指标平稳,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水肿也没了,达到出院标准了的。
 

    自从住进来,老书记每天吃的药打的针虽说不是他亲力亲为,但也每天亲自过问,连出院也是他亲自检查之后才办理的,绝对不可能弄错
 

    可怎么一夜之间又加重起来
 

    “我父亲平时血压控制得很好,相信你们也知道。”
 

    “啊是是是,控制得很好。”赵院长感觉,说话不对,不说话也不对。
 

    “但今早保姆居然测出170110的高血压,测了三次都是这样,你们怎么解释”年轻男人显然是在忍着怒气,但他好歹是从事医药行业的,没说“是不是住院住出高血压”的混话。
 

    饶是如此,主任和管床大夫都抹了把汗,“会不会是昨晚回家,情绪有什么波动”
 

    保姆觑着年轻男人脸色,小声说“没有,老书记没受什么刺激,心情很好,吃完饭还去下象棋呢。”
 

    “那会不会是没睡好”
 

    “睡挺好的,平时每晚起夜两次,昨晚一整晚都没起夜。”
 

    “那饮食呢有没有吃油腻的,咸的”
 

    保姆连忙否认“没有,吃得很清淡。”
 

    内科主任彻底熄火,凡是能引起血压波动的因素都排除了,这还能考虑什么原因呢
 

    清音看了一会儿,本来是想走的,可职业习惯让她下意识也开始琢磨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当听说平时起夜两次,昨晚一次都没起,立马就灵机一动,“是不是吃了咸菜”
 

    “什么”保姆顿了顿,“没有啊。”
 

    不过,几秒钟之后,她忽然反应过来,“老书记说住院吃太清淡了,嘴里没味儿,我记着大夫说的不能吃太咸的东西,就没给他吃,后来洗碗的时候,咸菜罐子好像好像是被人动过那两罐咸菜是老书记的老家亲戚送的,我没敢扔”越说越小声,都不敢看年轻人的脸色,她这是要被开除了呀
 

    而此时,病床上的老人也憋不住,只能不情不愿的承认,“嗯哼,是吃吃了一点,不多。”
 

    年轻男人哪还有不明白的,他家老爷子以前过惯了苦日子,总觉着白粥下咸菜都是好东西,早饭都是这么过来的,他也经常交代家里保姆,不许给他吃
 

    ,还把家里咸菜罐子都扔了,可耐不住老家亲戚就爱送这个,这次也是他大意了。
 

    “爸,你到底吃了多少”
 

    “不多。”
 

    “不多是多少”
 

    老爷子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哎呀别问了,以后不吃还不行嘛”
 

    年轻男人扶额,面上露出一丝羞赧,冲院领导鞠躬,“对不住,是我没搞清楚状况,刚才失礼了。”明明大夫交代过肾病不能吃太咸的,回去一晚就复发,这可真怪不了医院。
 

    更怪不了医生,因为刚才医生也考虑到这个因素,也问了,是老爷子不说实话而已,怨不得别人。
 

    院领导们齐齐松了口气,赶紧笑着打哈哈,“没事没事,关心则乱嘛,元经理真是大孝子,是”
 

    元经理可不喜欢听这些奉承话,打断道,“刚才是谁想到我爸吃咸菜的”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看向门口。
 

    清音只能往前走了两步,但依然没进病房。
 

    “小护士,你哪个科的”能这么快根据夜尿次数减少推断吃了咸菜的,应该是卫生工作者。
 

    可赵院长认真打量清音,总觉着眼生,他旁边的几个科主任也摇头,纷纷表示不是他们自己科室的人。
 

    元经理见是这么年轻的女同志,年纪也就二十出头,估摸着是瞎猫碰死耗子,但面上还是感谢,“谢谢护士同志,请问你是”
 

    清音伸出手,跟他握了握,“你好,我不是西山疗养院,是外院医生,今天是来办事。”
 

    元经理是个三十出头的年轻男人,高个子,身材清瘦,黑皮鞋搭配一件长度及膝的羊绒大衣,脖子上还围着一条经典格子围巾,十分洋气和体面再加上皮肤白皙,五官也长得不错,给人一种谦谦君子的感觉。
 

    跟众人对他外貌的惊艳不一样,清音满心满眼只有一个想法顾安要是能整一件这样的羊绒大衣,那还不得帅出天际
 

    她算是知道买衣服为啥要看跟自己身形肤色差不多的人试穿效果了,元经理跟顾安身高身材肤色都像,就是气质差了点,但元经理穿都这么好看,那顾安岂不是嗯,清音觉得,她想买东西了。
 

    “那你是市中医院的”两所医院挨得很近,元经理也就是客套一下。
 

    众人一听,暗自撇撇嘴,市中医院啊,那是看中医的,跟他们不一样。
 

    然而,清音下一句话却让他们大跌眼镜“我是东城区书钢卫生室的。”
 

    “啥”
 

    “东城区的,还是基层卫卫生室”这是啥概念,对于这些全省选拔出来的,平均年龄四十岁以上的最低职称都是副高的专家们来说,这样的小单位他们从未放眼里过。
 

    元经理脸上虽然也意外,却没有任何轻视之意,“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小清大夫真是咱们新时代青年的榜样。”
 

    清音只是淡淡的附和两句,内科主任开始对老爷子进行检查,其他人全都退出病房。正巧,化验室那边送来了病人的尿液分析结果,赵院长看了两遍,又揉了揉眼睛,确认自己真没看错,嘴里喃喃道,“尿蛋白三个,这是肾炎加重了”
 

    他将结果递给元经理看,额头的汗更多了。昨儿早上出院前复查都转阴的呀,就是刚入院最严重的时候也只是两个,一夜之间飙这么高,搞不好可就要透析了
 

    而一旦走到透析的地步,老爷子的肾脏功能可就完了。
 

    元经理捏着报告单的手收紧,白皙的手背上青筋直冒。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