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苏景殊知道文人的关系网很强大,但是没想到他爹的关系网能这么强大。
 

    秦香莲那边可能还没打听出陈世美已是当朝驸马爷,他这边已经和开封府的公孙先生搭上线了,谁见了不说声他效率快
 

    公孙策趁旬休出来参加诗会,结果没轻松一会儿又疑似遇到案情,实在让他哭笑不得。
 

    也就是这个时候,众人关注的焦点苏洵终于察觉到现场多了个小儿子,“景哥儿”
 

    又是一阵兵荒马乱。
 

    苏景殊赶紧解释他们进京的路上没有遇到劫匪,“事情不好大肆宣扬,爹,您能找个清静人少的地方吗”
 

    苏洵面色一肃,立刻找主人家安排个空房间。
 

    事情不好大肆宣扬难不成比遇到劫匪还要棘手
 

    苏景殊
 

    的确很棘手,但不是爹你想的那种棘手。
 

    小小苏三言两语略过从眉州到开封的行程,着重描述在汴京城外遇到的秦香莲母子,然后郑重其事的问道,“公孙先生,秦娘子的丈夫姓陈名世美,是湖广均州人氏,他进京三年杳无音信,您在开封府见多识广,可曾听过这个人”
 

    “陈世美”三个字说出来,在场所有人的脸色都古怪了起来。
 

    读书人进京赶考很常见,但是足足三年没有消息却很不正常。
 

    按照常理来推测,那位秦娘子的丈夫很有可能是落榜后想不开自寻短见,可她又说她丈夫叫陈世美。
 

    王韶震惊之下脱口而出,“均州陈世美可是三年前的状元郎、如今的乐平驸马陈世美”
 

    陈是大姓,京城陈姓的读书人多如牛毛,可姓陈名世美,还是湖广均州人氏,这正好和三年前的金榜状元重了啊。
 

    苏轼啧了一声,“莫非这位状元郎贪图荣华富贵,高中之后便不认家乡的糟糠之妻,扭头去当皇家的女婿了”
 

    苏辙皱紧眉头,“二哥,不好妄议皇亲。
 

    公孙先生还在呢。
 

    苏轼平时没少被念叨,当即笑笑不再言语。
 

    公孙策沉吟片刻,“世间同名同姓之人不在少数,那位秦娘子只道她夫君三年前离家赶考,均州到汴京近千里路,秦娘子之夫陈世美是否抵达京城、是否参加考试都说不准,实在不好妄下断论。”
 

    苏景殊眨眨眼睛,“先生,秦娘子母子三人一路乞讨进京实在可怜,您能不能打听一下京中还有没有别的陈世美,也好让他们一家团圆。”
 

    公孙策不介意帮这点小忙,开封府的职责之一是维护京城治安,这种寻找失踪人口的案件也归他们管,回去和包大人说一声不妨事。
 

    王韶拍拍胸口,“我去问问我的同乡,看他们有没有熟识的均州举子。”
 

    苏景殊一一谢过,正事说完,气氛很快轻松下来。
 

    说到这里,苏轼苏辙也反应过来他们家小弟为什么来找他们。
 

    老爹带他们兄弟俩进京赶考,来到京城后不可避免要和其他举子打交道。
 

    他们俩要准备考试出去的少,老爹不参加春闱,每天有大把的时间参加各种雅集文会。
 

    春闱不是考不上就不能再考,落第举子在京城复习三年又三年的比比皆是,让他爹在读书人中打听消息没准儿比公孙先生在开封府查的还要快。
 

    苏洵松了口气,妻子儿女都平安就好,找人而已,问题不大。
 

    他许久未见幼子,见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于是心情极好的将儿子介绍给京中好友。
 

    幼子虽小,心性颇佳,家有麒麟儿的快乐谁懂啊
 

    苏爹领着幼子灵活的挤进人群,宛如游龙入海猛虎归山。
 

    “介甫兄,这是幼子景殊,昨日刚刚进京。”
 

    “进京赶考不是不是。”
 

    “虽说景哥儿县试府试皆是头名,但是孩子年纪太小,怕他太早高中会骄傲便压了压,过个四五年再考也不迟。”
 

    “介甫兄先前写过一首伤仲永,在下初读时便欲引为知己,孩儿太聪慧,当爹的也愁啊。”
 

    后知后觉被炫了一脸的王安石
 

    苏洵心满意足,转身改变目标。
 

    “子京兄,这是幼子景殊,景哥儿快来见过宋先生。”
 

    “不是赶考不是赶考,虽说我们景哥儿县试府试皆是头名,但是孩子年纪太小,还是压一压比较稳妥。”
 

    同样被炫了一脸的宋祁
 

    炫耀儿子这种事情,连讲三遍也不会累。
 

    “公序兄,这是幼子景殊,诶诶诶你别走啊”
 

    苏洵故技重施,然而这次的目标任务却很不给面子,宋庠走到他们的共同好友之中,和好友们共同唾弃这惯会扎人心窝子的苏明允。
 

    众人呵呵jg
 

    苏景殊一手捂脸爹啊,人家为什么走你真的不明白吗
 

    老苏自认为很矜持的炫耀儿子,短短一会儿的时间,便从万众瞩目的文坛新星成了猫嫌狗厌的宝爹。
 

    苏轼苏辙庆幸不已,幸好他们两个已经长大成人,此等磨难只好委屈小弟一人承受。
 

    苏宝爹晒娃工具娃景殊为了提前找出此陈世美就是彼陈世美的证据,忍了。
 

    今天诗会人多,以这些人传播消息的速度,最多三天全城的读书人都得知道有个均州的陈世美离家三年一去不回,媳妇孩子在家乡过不下去只得进京找人。
 

    就算此陈世美不是彼陈世美,他的名声也得一落千丈。
 

    举业不顺的人多了去,没见谁一去三年都不和家里联系。
 

    均州连年灾荒,那秦娘子说公婆接连饿死,她草草埋葬两位老人带上儿女乞讨进京,家中如此凄惨,他陈世美一走了之可还有良心
 

    此等不孝不悌不仁不义之人,有何颜面和他们结交
 

    听说了吗均州有个叫陈世美的家伙,不是乐平驸马陈世美,是另一个陈世美,那个陈世美进京赶考,一区三年杳无音讯,他爹娘在家都饿死了。
 

    听说了听说了,那陈世美,不是乐平驸马陈世美,是另一个陈世美,那个陈世美一走了之,逼的妻子儿女一路乞讨进京来寻,啧啧啧。
 

    抛妻弃子不管父母,畜生啊
 

    完美
 

    这年头文人节操大过天,陈世美不是驸马还好,可他就是驸马。
 

    此事之后即便不死他的名声也得臭,名声臭了之后文人圈子没人愿意和他玩。
 

    就北宋这情况,文人圈子不愿意带他玩,前程什么的想都不用想,他是驸马也不行。
 

    再说了,公孙先生都出现了,铁面无私的包青天还远吗
 

    去死吧渣男
 

    诗会结束,小小苏带上老苏大苏小苏回客店,正好赶上程夫人让车夫将他们带来的行李运到新买的宅子里。
 

    小小苏
 

    论效率还得看他娘
 

    秦香莲是个坚韧的妇人,昨日进城时已经被帮助很多,今日寻人说什么也不肯再麻烦程夫人,离开客店后便自行去打听夫君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