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0 章

    大宋的官场并不太平,有大公无私为国为民的官员,但更多的还是有私心的官员,连政事堂的宰相们也不例外,然而登州知州、厢军副指挥以及下辖各县的县令还有别的相关官员全部被押送回京的消息传到京城后还是震惊了整个朝堂。
 

    贪污受贿的官员年年有,像登州这样整个州的官员都牵扯进去的并不多见。
 

    不过再一想是包拯查出来的案子,好像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登州官场的官商勾结过于离谱,包黑子办事又向来不讲情面,没直接在登州将涉案官员送上铡刀都是他这两年修身养性有了成果。
 

    朝中那么多等着补缺的官员,只是大半个登州的官职而已,完全能补得上。
 

    至于押送回京的犯人中还掺了个贿赂过登州大部分官员的商人,除了刑部皇城司这些要查案的衙门没人在意。
 

    商人而已,就算有再多钱也没法翻天。
 

    庞昱和赵清拉着展昭问动问西,确定他们第一次正经当官的小伙伴没被带坏才终于想起来要问登州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
 

    他们长这么大经历过的事情不少,见过某个贪官污吏被抓,没见过一州的官员全都有问题。
 

    那是一个州,不是一个县更不是一个村儿,什么样的邪乎地方能把到任的官员全都变成贪官朝廷的官员应该没有拉胯到这个地步吧
 

    案子还没有结束,展昭也不好和他们说太多,只让他们自己回家问家里的大人。
 

    正常情况下衙门里的官员不会都收受贿赂,清官再怎么稀奇也总会有几个硬骨头逆流而上,架不住登州有个钱多还想搞事儿的李坤李庄主,一不小心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满朝文武都觉得程元是罪魁祸首,殊不知真正惹出这些事情的不是程元,而是那个不显眼的商贾李坤。
 

    后续会审出来多少东西他不知道,但是他知道李坤知道的肯定比襄阳王多。
 

    犯人已经送到京城,接下来的审讯由皇城司和刑部接手,他交接完毕还得去青州保护包大人,到时候京城的消息还得靠京城传信。
 

    青州和登州离的不远,李坤和襄阳王没有关系,和柴王府也没有关系吗
 

    不好说,过些天到青州一探便知。
 

    展昭哄走两位各种担心但是却担心不到点子上的小公子,回开封府休息一晚,第二天便动身去青州和包拯等人会和。
 

    庞昱和赵清忧心忡忡的离开,想来想去还是不放心,京城外面那么危险,虽然大贪官已经落网,但是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漏网之鱼。
 

    官场复杂着呢,景哥儿真的能抗住来自外界的诱惑吗
 

    扪心自问,他们能抗住吗
 

    俩人对视一眼,都觉得以他们的自制力大概率不太行。
 

    他们从小在京城长大还经常被各种花花手段迷了眼,官场上的手段比他们见识过的还要诱人,在地方为官没人管没人问,稍微有一点不坚定就可能被带坏。
 

    景哥儿,你行吗
 

    当纨绔只是让家里人糟心,当贪官却是让下辖百姓全都糟心,宁可当纨绔也不能当贪官啊苏小景。
 

    人不在跟前不能耳提面命,好在他们还能靠书信沟通,上一封信写的不好,赶紧再写一封找补找补。
 

    亲爱的小伙伴,当贪官是没有前途的,实在想过那种醉死温柔乡天天不干活的好日子可以换个方向,他们感觉当纨绔就很不错。
 

    当贪官真的没有前途,千万不要自找死路啊亲。
 

    两个人苦口婆心的在心里劝,写完后让人快马加鞭送去登州,然后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一件事情。
 

    他们俩的自制力不行,远在登州的小伙伴未必不行。
 

    虽然都说登州的贪官落网是包大人的功劳,但是他们苏大人也有功劳,只是光芒被包大人掩盖了而已。
 

    那可是刚到登州就协助包大人把登州官场清了一遍的狠人,登州的事情一出,应该没有哪个贪官敢和他走太近。
 

    好像白担心了。
 

    算了,写都写了,不能浪费他们的担心,这叫防患于未然,谁知道在外面当官当久了抵抗力会不会变低。
 

    既然登州那边不需要担心,那就安心待在京城看热闹。
 

    庞昱想起来被抓回来的大贪官是他表哥就糟心,和赵清打声招呼转身就走,“我得回家问问我爹到底是怎么回事,回见。”
 

    用完就扔,非常无情。
 

    赵清二话不说跟上去,“我跟你一起回。”
 

    他有事要和庞太师说,不能让这小子使唤了他还能过安稳日子,回家鸡飞狗跳去吧。
 

    庞衙内对死对头的险恶用心一无所知,毫无防备的带他一起回家。
 

    现在还不到他爹下衙的点儿,他们回去后还能先吃顿饭,吃饱喝足再去打听消息。
 

    万一问到些不好让他们知道的消息,吃饱喝足也有力气跑是不是
 

    庞昱计划的很好,可惜刚回家计划就不能用了。
 

    他爹庞太师怒气冲冲的提前回家,看上去被气的不轻,他根本不敢往上凑。
 

    老爹在生气不能往上凑,先找其他人问问情况。
 

    庞昱很少见他爹被气成这样,带着死对头狗狗祟祟的溜到书房外,朝一直跟在他爹身边的老管家招招手,说话不敢太大声就用手比划问这是怎么回事。
 

    老管家叹了口气,“衙内,是程大人那边的事情,等太师消气你再去打听吧。”
 

    庞昱等不及,缠着老管家非要听,只他自己也就算了,他现在还带着外人呢,让赵清看到他在自己家都打探不出来消息非得笑话死他不可。
 

    就要听就要听,赵清又不是外人,让他听听也没什么。
 

    程元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押解到京城,那么大的事情八王爷肯定清楚,就算不在他们家听,回到八王府肯定也能打探清楚。
 

    不是外人不是外人,直接说没关系。
 

    老管家的表情一言难尽,看看非要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衙内,再看看旁边竖着耳朵等着听消息的赵世子,想着不能让衙内在朋友面前丢脸,硬是扛着赵世子的灼灼目光将他们家衙内带去一边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程元是他们家太师的亲外甥,猛不丁被押送到京城问审当舅舅的总得问问是怎么回事。
 

    虽说包拯手底下从不出冤假错案,但是事无绝对,万一这次就出错了呢
 

    怎么说都是亲外甥,总不能真的不管不问。
 

    太师去刑部大牢见程元,结果可好,那程元上来就对着太师哭诉,说什么要不是看苏大人和他们衙内玩的好以为他是个贪官的料子没怎么防备才不会落得现在这个下场,求太师想办法把他捞出去,他要去找苏大人报仇。
 

    当时太师的脸色就变了。
 

    什么叫和他们家衙内玩的好就以为苏大人是个当贪官的料子合着在他心里和他们家衙内玩的好的都是歪瓜裂枣
 

    和他们家衙内玩的好的是歪瓜裂枣,他们衙内在他心里是什么样子
 

    太师二话没说扭头就出了刑部大牢,然后就是现在这样了。
 

    庞昱
 

    什么意思那混账玩意儿贪赃枉法被抓还成了他的错
 

    他是纨绔不是贪官,哪儿有自己犯事儿被抓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的道理
 

    景哥儿去登州之前他的确往那边送了封信,可那时候他还以为表哥是个正儿八经的官,能在登州照顾照顾他的小伙伴,要是知道程元贪赃枉法他才不会写那封信。
 

    还以为景哥儿是自己人不作防备,他还怕那家伙把他们清清白白的景哥儿带坏了呢。
 

    很快,怒发冲冠的就又多了个庞衙内。
 

    赵清在院子里等的抓心挠肝,刚还说着他不是外人,怎么说着说着就不让他听了
 

    到底什么情况让他听听能咋
 

    庞昱怒气冲冲的带他回自己住的院子,回去后就开始骂骂咧咧,一边骂一边把刚才从老管家处听来的事情说给他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