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方物 作品

第 36 章 第36回

    “嗐。”方学忠哈哈笑了一声“何必要倘若啊,她生起气来就这样,就是不让我回家,把我关在门外,又哭又骂的,可厉害了。
 

    你是不知道,她不是把我关在院门外,而是关在大门外,家里半步都不让我进。”
 

    他自己说着又笑起来,似乎觉得挺好笑的。
 

    赵昱闻言不由看他“那你要如何是好”
 

    这岂不是同他现状一样李蘅也不许他进门。不过,李蘅不会又哭又闹,她从前是低着头不言不语,现在反而还朝他笑。
 

    他越想李蘅的笑脸,心头就越是难过。
 

    方学忠笑起来“我爬墙进去呗,这能算什么事”
 

    赵昱手里的酒盅顿了一下,仰起头将酒盅里的酒一饮而尽。
 

    这个法子,他用不上,爬墙不是君子所为。
 

    “小两口嘛,总归是床头打架床尾和。”方学忠煞有介事地道“不管怎么说,要想办法见到她的面,毕竟见面三分情。
 

    她有十分气,看到我也就只剩下七分了。”
 

    赵昱给他斟酒,默默听着。
 

    要见面,李蘅不让他进梁国公府,那他就只有想办法让李蘅出来了
 

    方学忠美美的嘬了一口酒。
 

    “然后呢”赵昱望着他,有点求知若渴的意思。
 

    “见了面就好说了。”方学忠道“我就缠着她呗,跟在屁股后头哄她。
 

    脸皮一定要厚一点,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随她如何,就是跟着她。”
 

    他说着,夹起一块羊肉,放进口中。
 

    赵昱顿了片刻问他“伯母喜欢嫂子吗”
 

    他想起家中的事情,索性一并问了。
 

    “你说我娘啊”方学忠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她肯定是有些看不惯你嫂子的了。
 

    这天底下,婆婆有几个看得惯儿媳妇的不都是要磋磨吗”
 

    “婆婆为什么要磋磨儿媳妇”赵昱不解。
 

    他不曾听过这个说法,但娘似乎确实看李蘅不顺眼。
 

    “我娘说的,她说做儿媳妇的,世世代代都是这样,她年轻时也被我祖母磋磨。”方学忠手里的筷子在桌上戳了戳“但你知道,你嫂子也不是好欺负的。
 

    婆媳之间明里暗里的,也闹过几次,但每次都是你嫂子赢,我娘现在虽然还不怎么服气,但已经消停许多了。”
 

    “怎么做到的”赵昱不由得问。
 

    方学忠嘿嘿一笑“那还得是我。我向着我媳妇儿,有我护着,我娘就不敢造次。
 

    你要知道,做娘的哪有不依着儿子的,只要你坚定的护着你媳妇儿,你娘绝不敢欺负她”
 

    他说着还打了个酒嗝。
 

    赵昱闻言怔在当场,方学忠接着再说了什么,他都没有听进去。这一瞬间,他似乎彻底明白了,李蘅为何这么坚决要离开他。
 

    出酒楼的大门时,外面天已经
 

    黑了许久,白日里热闹的街道,这会儿虽然没有寂静下来,但行人少了许多,初秋的风一吹,四周冷冷清清。
 

    他一路往回走,脑海中一直思索着方学忠所说的话。
 

    所以说,李蘅在武安侯府吃了那么多的苦头,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他没有护着她
 

    他抬头,仰望天上的明月。眼前又浮现出李蘅生动的脸。离开武安侯府之后,她鲜活了许多,像干涸土地上生长的花儿,终于有了甘霖的滋润。
 

    她本是散漫不羁的,却因为嫁给他而循规蹈矩,受尽委屈。如今又落了孩子,吃尽苦头。
 

    他心里越发的不是滋味,铺天盖地的愧疚再一次漫上心头。
 

    一个人慢慢踱回家,在将要到武安侯府大门处时,眼角余光忽然瞥见旁边的巷子里,有人影闪过。
 

    赵昱顿住步伐,往后退了两步,转头朝那巷子里看过去。
 

    墙角下月光照不到的地方,看身形隐约能分辨是一男子,靠在墙角处,身后似乎还跟着一位女子。
 

    非礼勿视,他只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但抬步欲走时,他心中又忽然觉得不对,再次转过脸去,皱起眉头朝着那一人的方向走了过去。
 

    便听那女子惊呼了一声,两人拉着手就往巷子里跑。
 

    “赵月茜。”
 

    赵昱语气并不激烈,但十分有威严。
 

    赵月茜从小害怕他,被他喊出名字,不敢不听,只能停住脚回过身来,低下头小声唤他一哥。”
 

    赵昱一言不发的走过去,抬手猛地将她从那儿郎身边拉到了自己身后。
 

    走到近处,那儿郎他也认得了,是薛翰林家的嫡长子薛天行。
 

    薛天行生得白白净净,唇红齿白,看着性子温吞。
 

    “你与舍妹,是何干系”
 

    赵昱不怒而威,气势迫人。
 

    “我我和茜茜我们没有做什么,我只是想和她说说话。”
 

    薛天行吓到结巴,不敢抬头。看赵昱这架势,要是说不清楚只怕要被敲断腿。他忙鼓足了勇气解释。
 

    “你爱慕她”
 

    赵昱又问。
 

    “是。”薛天行低下头,羞赧不安。
 

    “你既有此心,便该回家同父母商议,请媒上门,风风光光明媒正娶才是正经。如此鬼鬼祟祟,不是男儿大丈夫所为。”赵昱拉着赵月茜转身“跟我回家。”
 

    赵月茜同天行打小就认得,也隐约知道赵月茜对薛天行有意。但他一直没有顾得上理置这些事,不想赵月茜竟已经到了大晚上出府和男儿在小巷幽会的地步。
 

    未婚的女儿家作出如此的行径,简直有伤风化
 

    薛天行看着赵昱拉着赵月茜走了,靠在墙上出了一会儿神。他家母亲倒是好说话,看赵昱有权有势,深得皇帝信任。赵月茜又会讨好人,很是愿意与武安侯府做亲。
 

    但他父亲不同意。他父亲古板迂腐,说赵月茜早被韩氏惯坏了,骄纵任性,不是
 

    做妻子的好人选。尤其他又是嫡长子,娶妻事关家族兴衰,更是要慎之又慎。
 

    他低着头,从巷子中走了出来,闷闷不乐的回家去了。
 

    *
 

    赵昱一路疾行,拖得赵月茜只能小跑跟着他。
 

    “一哥,你别生气,我以后不这样了”
 

    她心里害怕赵昱等会儿责罚她,也知道女儿家这样做不对,一时吓得哭起来。
 

    赵昱一言不发,将她拉进了韩氏的院子。
 

    韩氏吃过晚饭,也消了食正在屋子里熏了香,又预备着点盏茶来吃。
 

    “跪下。”
 

    赵昱将赵月茜往前一推。
 

    赵月茜踉跄了一步,摔坐在地上,看到韩氏宛如看到救星一般,也不跪了,立刻爬起来朝着韩氏扑过去。
 

    “娘,救命,一哥要打死我”
 

    她一把抱住了韩氏的胳膊,将脑袋埋在韩氏怀中。
 

    “出来。”赵昱皱眉呵斥她。
 

    韩氏抬手护着赵月茜,看向赵昱“怎么了这又是怎么了茜茜是大姑娘了,你不能总是这样教训她,有话好好说。”
 

    她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但小女儿就是她的心头肉,一看赵月茜哭成这样,她下意识就护着了。
 

    “娘不该溺爱她,看看将她养成什么样子了。”赵昱抬手指了赵月茜一下,不算疾言厉色。
 

    但他向来喜怒不形于色,这样的语气在他来说已经是很严厉了。
 

    “她又做什么了也不是什么大事,你就好好和她说”韩氏搂着赵月茜,不仅不问事情缘由,反而询问起赵昱来。
 

    在她看来,小女儿也就是性子养得骄纵一点罢了,这也是因为年纪还小,等大一点就好了。
 

    “你问她自己。”赵昱一撩袍子,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了,抿着唇瓣给自己倒了一盏茶。
 

    “你又做什么了,把你一哥气成这样”韩氏低头询问赵月茜。
 

    赵月茜自知理亏,躲开她的目光支支吾吾“我就是出了一下门我到门口去拿东西的”
 

    “好好说。”赵昱拧眉呵斥她。
 

    赵月茜吓得一激灵,哭起来“娘,我就在门口见了一下薛天行”
 

    “哎呀,我都和你说了许多次了,你们又没有婚约,又没有定亲,你不能总和他见面。”韩氏抱着她轻拍“好了好了,别哭了,难怪你一哥这么生气,下次可不能这样了。”
 

    她一边说还一边打量赵昱的脸色。
 

    赵昱放下茶盏,神态威严“娘,她不是在门口,是在围墙边的小巷子里,两个人拉拉扯扯,搂搂抱抱,被我撞见。”
 

    他说着转开目光,自家亲妹做下这样的事,好在是对着亲娘。若对面坐的是旁人,他都无法启齿。
 

    “有这回事”韩氏顿时脸色大变,拉起赵月茜来看“你一哥说的是真的你这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赵月茜就闭着眼睛哭。
 

    “让
 

    她先去祠堂先跪一夜再说。”赵昱起身往外走。
 

    赵月茜顿时大哭起来“娘,我不要去祠堂,我害怕”
 

    祠堂里阴森森的都是排位,叫她在那里过一夜,那里岂是人待的地方
 

    “承晢,你小妹她知道错了,我会好好说她的。”韩氏对着赵昱的背影,给赵月茜求情。
 

    赵昱顿住步伐回头,眸色淡漠“娘,小妹犯了错受罚,天经地义。
 

    李蘅在家中时,尽心尽力,不犯错也受您的暗罚,大嫂欺负她您管,小妹拿她东西,您也不管。
 

    她不过比小妹大了两岁,回到武安侯府,也是祖母手心的宝。小妹只是罚跪,您就心疼成这样。李蘅呢整整三年,她是如何承受如何度过的
 

    将心比心,您如何忍心那样对待李蘅”
 

    他向来敬重韩氏这个母亲。今日是吃了酒,也是这些事情堆在心里太久,亟待宣泄。
 

    眼见赵月茜做下这般错事,韩氏韩试图包庇求情,他宣泄的突破口找到了。
 

    他将心底的话一气说了出来。
 

    韩氏被他说得愣住,她做梦也没想到,一向孝顺的儿子,会为了已经和离回梁国公府的李蘅,对她说这么多不中听的话。
 

    “这是谁又说了什么我怎么对她不好了。
 

    她一来,我就把家给她当了,库房钥匙也交给她”她反应过来,立刻开始替自己分辨。
 

    都怪李蘅那个扫把星,和离了还离间他们母子
 

    “您把家给她当的时候,账上有银子么库房里有值钱的东西么”赵昱冷冷打断她的话。
 

    韩氏叫他问的一噎“那时候家里穷怪我吗我也没藏着掖着”
 

    “子舒,派人看着赵月茜跪祠堂。”
 

    赵昱不理会她,开口吩咐了一句,抬步去了。
 

    “承晢,承晢”
 

    韩氏想去追他,却又被赵月茜抱住了。
 

    赵月茜抱着她腿,哭的凄惨“娘,救救我,我不想去祠堂跪”
 

    “你松开谁让你做下这么不要脸的事看看把你一哥气成什么样了”
 

    韩氏心中恐慌又焦急,她深知赵昱才是她的倚仗。赵昱最是遵循礼法,虽然性子冷,和她这个做母亲是都不亲近。但赵昱是真的极孝顺。
 

    赵昱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用这种态度和她说过话。赵昱甚至从来没有一次一口气和她说这么多话过。
 

    此时赵月茜缠过来,她心中烦躁,俯身一把推开了她。
 

    赵月茜哭声一顿,尖声控诉“娘,你推我,我哪里不要脸了,我和天行哥哥本来就是情投意合的”
 

    她干脆坐在地上哭起来。
 

    “不知廉耻”
 

    韩氏正在气头上,一巴掌扇在了她脸上。
 

    赵月茜捂着火辣辣的脸,不敢置信的看着她“你打我”
 

    韩氏也愣在那里,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茜茜,娘不是”
 

    她连忙想要哄赵月茜。
 

    赵月茜站起身来,满面伤心,狠狠的瞪她“你打我,我这就走,再也不回来了”
 

    她说着转身往外跑。
 

    子舒正好带着人来,捉住了她将她往祠堂带。
 

    赵月茜又哭又闹。
 

    韩氏捂着心口,摆摆手这么大的脾气,罢了罢了,让她去跪一夜好好反省反省。”
 

    她往后退了两步,颓然的坐在椅子上,想着赵昱刚才的话,心中惊疑不定。
 

    李蘅已经写了和离书,回梁国公府去了,赵昱还这样记挂着,甚至因为李蘅对她有这样大的怨气。难不成,赵昱还想让李蘅回府里来
 

    不行,李蘅要是再回来,不得骑在她头上
 

    她得想个法子,早些让赵昱将林婳娶进门来。
 

    *
 

    三日后。
 

    金銮殿。
 

    “退朝”
 

    随着礼监一声高唱,文武百官井然有序的退出了金銮殿的朱红大门。
 

    元宸帝穿着一身柘黄龙袍,起身之际,透过冠上的冕旒瞧见赵昱还站在大殿中,似乎没有离去的意思。
 

    “承晢,还有事”元宸帝不由站住脚,朝他问了一句。
 

    赵昱抬起澹清的眸子,望着他“临近七月半,祭祀山公和土地的各项事宜,不知陛下可曾安排下去”
 

    元宸帝闻言有些心虚“哦,这不是还有几日吗朕正要吩咐呢。”
 

    “陛下可有心仪的人选”赵昱注视着他询问。
 

    “这个”元宸帝想了想,不以为意“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按照旧例,还让原来的人去吧。”
 

    “七月半带领百官及其家眷祭祀山神土地,本都应当是皇帝、皇后该做的,但陛下一直不曾立后。
 

    原先确实都是由礼部何侍郎携夫人代替陛下领着百官去的。今年不成,上半年,何侍郎的夫人因病去世了。”赵昱望着她,缓缓陈述。
 

    “哦,对。”元宸帝点头“朕想起来了,何乐年的夫人今年去世了。那就换个人选。
 

    你觉得谁合适”
 

    “陛下以为,臣如何”赵昱拱手询问,依旧望着他。
 

    方学忠说,“见面三分情”,李蘅不肯让他进梁国公府的大门,那他就让李蘅出来好了。
 

    元宸帝愣了一下“你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让你去主持岂不是大材小用
 

    不对,你不是和李蘅和离了吗你也没有夫人,你怎么去”
 

    “臣没有和离。”赵昱神色寻常,解释道“和离是要签了和离书,到京兆衙门去记录在册才算。
 

    臣与妻子尚未和离。”
 

    李蘅要如何折腾,如何对他使性子都行。不论如何,他不会同她和离。
 

    “哦,这样。”元宸帝眯起细长的眼睛笑了笑道“那外面传的沸沸扬扬的,李蘅不是已经搬回梁国公府了吗”
 

    “夫妻之间偶尔起些龃龉,也是寻常,不过是
 

    暂时的罢了。”赵昱淡淡回他。
 

    “那她愿意跟你去祭祀”元宸帝笑得有点幸灾乐祸。
 

    赵昱抿唇不语,李蘅连见他都不愿意,又如何愿意跟他一起去祭祀
 

    但他要见她,要同她和好。
 

    她是他明媒正娶回来的妻子,进了他的门,此生便再无更改。
 

    “罢了。”元宸帝笑够了“朕给她下道旨意,你自去接她吧。”
 

    “多谢陛下。”赵昱拱手一礼。
 

    “你随朕到紫宸殿去执笔吧,朕这就让小德子将圣旨送到梁国公府去。”元宸帝招呼他跟上。
 

    到了紫宸殿,赵昱三指斜握朱笔,笔尖落在粉蜡笺上,书写动作如行云流水一般。
 

    元宸帝站在一旁望着他写字,忽然问了一句“她还好么”
 

    赵昱不曾理会他,直至最后一个字落在粉蜡笺上,他收回笔搁在笔山上,才淡声道“陛下放心,在臣府上,她不会有性命之忧。”
 

    “我当然知道她不会有性命之忧。”元宸帝道“我问你她过得好吗有没有人给她委屈受”
 

    赵昱拿起玉玺,蘸了印泥递给他。
 

    元宸帝接过来,在圣旨上摁了一下,将圣旨递给德公公“你去一趟梁国公府,把旨意传下去。”
 

    “不必了。”赵昱伸手接过圣旨“臣等会儿出宫,恰好要过去一趟,代为传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