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青山 作品

第238章 震惊全国的一件案子(第2页)

 “哦?”王国华心中一惊,听出了女孩的行话,故作镇定地反问:“那你有什么成色的货?”

 “这,现在最好的。”

 女孩从胸口拿出一个小白袋子放到王国华面前,得意道:“你今天能遇到我是你的福气,这可是现在最火的洋葱晶,一般人都搞不到这个货的。”

 王国华看着眼前一小袋的白色粉末,不由愣了愣。

 果然被自己猜中了,这个女孩是个毒贩子!

 而且,她的货竟然是洋葱晶!

 洋葱晶,这个名字不懂行的人可能没什么感觉,但王国华却由不住的心中一跳,想起了前世震惊全国的一件案子。

 2000年前后,有人制毒32吨,销往世界各地,直到2005年被抓他却扬言:“我没有往国内卖过一次毒品,我卖给外国人是为了报鸦片战争之仇。”

 这就是有着‘毒王’称号的柳兆华。

 1965年,柳兆华出生于福建,家里有五个孩子,家里的收入来源只有父亲一个人。尽管父亲挣钱不多,但还是努力供柳兆华上学,希望他以后能有出息。

 柳兆华从小聪明伶俐,尤其在化学方面很有天赋,他没有受过系统训练,就能在化学竞赛上获得二等奖。后来又轻松考入当地最好的高中,但因为家庭贫困,无力支撑学费,上完高一就退学了。

 退学之后,柳兆华选择去当工人,后来在厂里表现良好,被推荐去商校进修,进修结束后就提干了。

 虽然未来前景很好,但柳兆华并不喜欢在厂里上班,他从小被穷怕了,想发大财过奢侈的生活。1988年,柳兆华贪污公款145.15元,被厂里发现,严重警告处分。次年,柳兆华就跳槽了,到当地一家银行当保安。工作期间,他表现优异,被银行提拔为保卫科科长。

 可是,虽然柳兆华的工资不低,但他仍然不满足,想尽各种方法增加收入。1990年,因为工作调动,柳兆华得了一个肥差。工作期间,他结识了很多富商,这让他积累了人脉资源,同时也为自己办厂攒下了起步资金。

 柳兆华见到很多富商,他们过的生活很是滋润,出行都是开轿车。这时候轿车还是比较少见的,柳兆华对此非常羡慕。1991年,柳兆华有了足够的办厂资金,在慎重考虑后,他建了一个占地面积达到十五亩的塑料加工厂。

 柳兆华的商业天赋很高,建厂没多久,就赚了很多钱。所以他看不上银行发的那点工资了,便辞了职专心做生意。柳兆华靠这个塑料加工厂挣了不少钱,不仅住上了豪华的别墅,还买了轿车,生活得比他当法警的时候滋润多了。

 但柳兆华对此并不满足,他的野心越来越大,不甘于被一个塑料加工厂限制住脚步。于是他把目光转向不正当生意。这些不正当生意中,贩毒是利益最大的。

 于是。

 柳兆华就走上了堪称传奇的犯罪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