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紫米酸奶 作品

第57章 炮灰小妃嫔(57)(第2页)

 奉劝娘娘,一动不如一静,兴许还能得到些怜悯。”

 贤妃冷笑,“你是个”什么东西!竟然敢跑过来教训自己。

 秋月不以为意,“奴婢奉命而来,这就告退。”

 将自己该说的话带到,秋月离开的干脆利落。

 至于贤妃?已是阶下囚,谁会在乎。

 沈瑶带着萧彦辰归京那日,天气阴沉的过分。

 微风拂过沈瑶脸颊,吹起几缕碎发。

 萧瑾带着朝臣过来,默不作声地看着萧彦辰被宫人从轿辇中抬下,送入太极殿。

 沈瑶低头,用手中帕子拭了拭泪。

 “诸位大人过来,本宫心知,但皇上此番情况,哎”

 沈瑶一脸悲伤,还要强装镇定,看的萧瑾心疼不已。

 上前扶住自家亲娘手臂,萧瑾抿唇不知该说什么。

 倒是沈瑶,伸手拍了拍萧瑾手背,示意众人去偏殿商议。

 大庭广众,有些话不能说。

 跟过来的朝臣都是一些有眼色之辈,同时与萧瑾关系密切,最差也不过是点点之交没有矛盾。

 在这种时候,萧瑾就是再蠢也不会让与自己意见不合之人过来。

 “母后,您一路舟车劳顿,接下来便交给儿子吧。”

 萧瑾不想亲娘参与其中,主要大靖朝对女眷参政管控的很严。

 可能是历史上有过女子称帝之事,手握重权的男人们对此都比较敏感。

 先前萧瑾因为朝政牵绊不能出宫,由沈瑶代去行宫,朝臣们能够理解。

 但眼下皇上已经从行宫归来,虽然身体情况不好,人也没醒,但接下来就是他们内部的事,沈瑶继续参与,可不怎么明智。

 沈瑶当然知道萧瑾的担忧,但她还有话没说完。

 再者说,她是除开某些人之外最了解萧彦辰情况之人,得交代一些事,才好为接下来萧瑾的登基铺路。

 示意萧瑾稍安勿躁,沈瑶跟着众人来到偏殿。

 偏殿很空旷,等人进来之后,瞬间变得拥挤嘈杂。

 沈瑶自从进门就神色悲伤,待众人将目光放在她身上之后,颗颗豆大的眼泪瞬间从眼角流了下来。

 沈瑶开口就是卖惨,主要目的便是表达萧彦辰的身体以及朝政问题。

 随行的太医并没有全回太医署,中间还被沈瑶叫过来说了几句实话。

 “……诸位大人,皇上那边还需本宫照顾,不便多留,还请见谅。”

 哎呦,皇后敢说,他们可不敢真听,都是臣子出身,哪能这么没眼力见儿。

 诚惶诚恐地恭送皇后离开,朝臣们互相对了对眼色,随后出来两位德高望重的领头人,恳请萧瑾为江山社稷考虑,登基为帝稳固朝纲。

 家不能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

 大靖传承至今,靠的就是历任帝王的不懈努力。

 既然萧彦辰不行,那就让行的上,他们这些人虽有私心,但不会眼睁睁看着大靖江山出事。

 萧彦辰的六个儿子,也就只有沈瑶生的几位有些本事。

 再有萧瑾占据先天优势,新帝的位置会落在他的头上,纯属意料之中。

 朝臣们心里怎么想,面上就怎么说,但萧瑾不能点头同意。

 亲爹刚回来,人就在隔壁房间躺着,他哪怕心急,也得先当个孝子,给朝野上下显示一下自己的敦厚仁心。

 “当务之急还是父皇身体,其他事先不必说。”

 萧瑾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朝臣的恳求,至于朝臣们听不听,看破不说破。

 ……

 凤仪宫大殿,沈瑶早上醒来后就坐在梳妆台前慢悠悠的化妆打扮。

 “今日早朝,大臣们还在联名上书请求荣亲王登基?”

 秋月点头,“一直如此,只是荣亲王还没有答应。”

 这是这几日的朝堂重点,自从萧彦辰回来,有关新帝登基之声便甚嚣尘上。

 萧瑾也是坚持,不管大臣们怎么说,就是不点头。

 监国的事继续处理,其他的事完全不在意。

 不管是装的还是什么,起码萧瑾想要的名声已经到手。

 起身,搭着秋月手臂,沈瑶去了大殿处的八仙桌旁用膳。

 “皇上那边情况怎么说?从行宫回来也有几日。”

 秋月一边替沈瑶布置碗筷,一边解释太医们的进展。

 “不甚顺利,皇上身体虚弱,又喝不下汤药。

 如今只能依靠人参灵芝碾碎后慢慢调理修养。

 太医们估算,短则三五月,长则八九月才会有动静。”

 比当年先帝苏醒的时间要漫长,甚至心里还得做好醒不过来的准备。

 哎

 沈瑶叹气,端起瓷碗喝着熬煮十分粘稠的小米粥。

 唔,尽管皇上那边进行不顺,但沈瑶的胃口还是挺好的。

 尤其最近后宫安稳的好似没有换了一个地方,沈瑶就更高兴了。

 “慢慢来吧,不急,优先保证皇上的人身安全。”

 醒的晚一点才好,最好能顺利过渡萧瑾登基的前半年。

 萧瑾的坚持在萧彦辰的情况没有任何进展的前提下显得有些单薄。

 大臣们也是坚持,日日上书,见面就请人登基,有过分的还来一个朝堂撞柱,以死相逼。

 萧瑾:……

 萧瑾也不知道这些人是配合演戏还是真的在抒发实感。

 反正情绪到位,他这里貌似再不点头答应,就有些显得拿乔做作。

 算啦,已经到了这一步,也没必要继续装模作样下去。

 又一次早朝结束,朝臣们集体恳求萧瑾登基,萧瑾没有开口拒绝,而是一反常态地点头答应下来。

 嗯,既然如此那明天继……答应了?!

 朝臣们:……哇,终于还是让他们等到了这一天。

 新帝登基最难的点就在于新帝本人的态度问题。

 如今这个问题顺利解决,还拖什么?赶紧让内务府抓紧时间赶制朝服,让钦天监算好日子举行登基大典,让这一切都能名正言顺啊。

 反正新帝的亲娘是正统皇后,后宫就属皇后位份最高。前朝又是众望所归,不会有人反对。

 在众人齐心协力下,一切准备就绪。

 三月下旬,听着鼓声钟鸣,萧瑾肃着张脸,身穿皇帝朝服,在太和宫举办了这场新帝登基大典。

 至此,乾元结束,正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