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紫米酸奶 作品

第135章 七零胡同日常(33)

谢家会议开的简短,结束的也快,毕竟田娜一家之主的气场没人能反对。

 且从田娜嘴里说出来的事,只能算通知而不是商量。

 大家伙儿听完默契散开,不过沈瑶没能走掉,被吴招娣和王艳艳妯娌两人拉去询问了一些内幕情况。

 毕竟和田娜一块去南面广市的还有周姥姥。

 沈瑶:……

 沈瑶是真的不知道,不过据她猜测,应该与服装有关。

 周姥姥当年靠着沈瑶口述,谢辞安设计画好的服装样式,曾经赚了不少零花钱。

 如今改革开放的风声已经吹过祖国大江南北,周姥姥倘若心动,自己抱着去南面学习观摩的心思,不是没有可能。

 至于婆婆田娜也要去,“咱妈一直都是闲不住的性子。

 如今退休,整日在家里呆着太无聊,出去走走散散心挺好的。”

 田娜退休的时候,家里人都有工作,几个孩子更是不到能接班的时候。

 故而,田娜的工作直接以150的骨折价暂时租给了机械厂员工。

 今年沈瑶大四,谢辞安博二(资料上明年就有博士生毕业),小一辈的石头和木头考上了大专,朵朵要强一点,去了一个外省的师范学校读书。

 家里这种情况确实没有进机械厂工作的必要,田娜干脆把租变卖,又涨了650,彻底将工作给了出去。

 没有工作,整日在院里打转,哪怕田娜心态正常也架不住其他人家的破事影响。

 这也是田娜要出远门,家里人没有强烈反对的主要原因。

 出去总比留在家里数落他们强,都是为了家庭和谐。

 吴招娣、王艳艳:……

 妯娌两人赞同沈瑶的解释,并同时提到她们也想跟着去凑凑热闹。

 沈瑶:……

 “大嫂,二嫂,那你们的工作,”如今知青返乡,许多人都没有安置,她们两个还敢不珍惜工作?

 吴招娣嗐的一声赶紧解释,“我一个临时工,厂子里又招了一批新人进来,都巴不得我能请几天假。”

 人去的少,厂子不用多开工资,财务室高兴着呢。

 王艳艳叹气,她这边情况和吴招娣可以说一模一样。

 有啥办法?都是厂里的老员工,家里孩子多生活困难,请厂子帮忙,厂子也不能一点不管。

 “结果闹成眼前这样,不过我看,拖不了太久。”

 王艳艳不觉得这样的一时帮扶有用,治标不治本,还是城里生活花销太大,各种物资都需要花钱去买。

 除非什么时候吃穿住行都不花钱,大家伙儿才能安生过日子。

 沈瑶听完挠了挠头,心说眼下这些才哪到哪,等到后面国营厂子干不下去,引发出一批下岗潮才可怕呢。

 不过那个时候他们谢家肯定不需要靠死工资过活。

 “大嫂、二嫂,那你们就跟妈他们一块去看看。

 估摸不止有你们,几个孩子只怕也要张罗过去。”

 家里几个孩子养的好,先天条件足,营养跟着上,个个都比同龄孩子壮实。

 就拿团团圆圆来说,尽管年纪不大,为了学业跳了好几级,可坐在班级里和那些大孩子外形看着依旧差不太多。

 团团圆圆从小聪明,两人又被谢辞安和沈瑶认真养大,除了偶尔的孩子天性,与同学们的相处分寸拿捏的很好。

 这也是沈瑶和谢辞安最放心的一点,不然不能让他们接连跳级。

 谢辞安作为两个孩子的亲爸,自己早年曾经受过的委屈,半点都不会让他们在受一次。

 为此,沈瑶还特意关注过,生怕谢辞安表现的太过火,反而让团团圆圆无法融入学校。

 最后发现是自己想多,沈瑶干脆放开手脚全都交给谢辞安,自己负责查缺补漏。

 夫妻两人的完美配合,养成了团团圆圆如今的优秀独立。

 在田娜宣布事情结束后的一周左右,谢家确定好了这趟广市之旅的人员。

 老一辈的田娜,谢上进;中坚力量的吴招娣,王艳艳;小一辈的石头,木头,朵朵,团团,圆圆。

 至于沈家,周姥姥和袁丽还有沈自在以及沈宁、沈锦都会去。

 沈瑶:……

 “这,真是出门旅游?”

 沈瑶抽空跑了一趟沈家,心说沈家比谢家要狠,一家人齐上阵。

 袁丽点头,“待在家里怪无聊的,听说南面不错,你弟弟妹妹上大学回家也是躺着不动。

 干脆,这趟陪你姥姥出门,还能帮忙拎包跑腿。”

 袁丽正在收拾家里的衣服,南面一去半个多月,又是天热的时候,不多带几件换洗衣服都怕不够用。

 沈瑶咂了咂嘴,建议袁丽出门将钱分开装,“火车上小偷小摸不少,还有拐子什么也在。

 让我爸看着点孩子,到时多花钱买车厢里边的连座票,晚上还能躺着睡一觉。”

 这个时候的火车数量不多,人出行都会选择硬座,因为便宜。

 可从京市去南面的广市,好几天的路程不是能坐下来的。

 何况他们这一趟,还跟着团团圆圆两个小孩子。

 怕亲妈想省钱,沈瑶特意拿钱让袁丽收着路上用。

 袁丽自然不要,家里又不是没钱,哪能让闺女往回添。

 “放心吧,你姥姥的身体也坐不了长途硬座。

 已经让你爸提前找人买到一个包厢,咱们一家人都在一块,累不着。”

 袁丽撕吧开沈瑶的手,将团成一卷的钱塞回去。

 沈瑶继续给,“不白拿,帮我们带点南面的电子产品和衣服商品。

 我婆婆那边也给了,都捎带些,我和谢辞安暑期留校,东西有用处。”

 袁丽听完没在推辞,“继续读书的事确定了?”

 沈瑶点头,“老师说的不错,我这个时候毕业也干不了什么。

 何况草药种植方向大有可为,我继续读三年,出来待遇比现在好。”

 其实主要是增味瓜的实验结果已经有了眉目。

 沈瑶想要将增味瓜打造成类似味素或者鸡精等常用调味料。

 增味瓜研磨出来的增味粉,在增强食物味道方面格外出众。

 增味粉经过科学检验,里边所含物质仅仅只包含水与蛋白质。

 蛋白质分解是氨基酸,全是人体可吸收又无害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