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紫米酸奶 作品

第139章 七零胡同日常(37)

这次怀孕真的是意外,沈瑶来到这个世界,夫妻生活和谐,她一直都是靠系统的避孕药和购买的部分生计用品避孕。

 但这些东西(生计用品)并不是百分百一定避孕。

 等系统和她讲明的时候,怀孕的情况已经确定,除非打胎。

 打胎?肯定不可能。

 要知道沈瑶签订契约的是生子系统,打胎岂不是在太岁头上动土。

 ‘宿主生下来的话,好像也没有太大的麻烦,只是必要的罚款肯定少不了。’

 毕竟国家已经实施的计划生育,理论来说一对夫妻只生一胎。

 但目前的问题就出现在这里,沈瑶并非是什么国家公职人员,她只是一名继续读书的学生。

 包括进入机械研究所的谢辞安,也是在继续读书深造。

 两个人没有任何职位在身(原本的罐头厂和机戒厂已经离职)。

 ‘交罚款吧,正好怀孕可以歇歇,这几年有关中草药的一些争议不少。

 尤其经过我的手,草药的药性问题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这对沈瑶来说既是优点又是缺点,只不过沈瑶身上值得注意的点太多,有些小事自然而然会被忽略。

 但这并不是一种可以长久的办法,量变引起质变。

 等到某些人反应过来,还是会抓住沈瑶的事不放。

 和系统简单言语两句,确定如今怀孕不过初期且情况良好。

 沈瑶干脆静心修改了自己接下来要做的课题选择,顺便跑去院里老师处将方案递交上去等待对方审批。

 “安胎保养,调理身体,缓解孕期面临的风险?”

 收到沈瑶课题的老师也是中药学院的教授。

 “沈瑶同学,原本的慢性病研究不是进行的很顺利?为何要更换课题?”

 秦教授表示不理解,倒不是说沈瑶新选的这个课题不好,孕妇孕育生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沈瑶的课题跨度有些大了。

 沈瑶微笑解释自己有孕,还是名副其实的大龄孕妇。

 “老师,我想试一试,”相关用药还不用找其他人实验。

 何况中医开出来的安胎药方子,自古以来就多到数不清。

 沈瑶可以确保自己孕期安全,但其他与她情况相似的孕妇很需要帮助。

 秦教授听完沈瑶的理由沉思良久,最后点了点头。

 “就按你想的去做,不过实验田那边暂时先别去,郊区一来一回太耽误时间,正好院里又新得了块地,我让人重新给你划分一片。”

 新给的地还没有人用,中药学院也不是人人都需要种地。

 秦教授想到放着也是放着,倒不如交给沈瑶试一试。

 沈瑶可谓是她众多学生中最有天赋的一个。

 可以的话,秦教授甚至希望沈瑶能够留在中医药大学任教。

 不过这些都是沈瑶博士毕业之后才能考虑的事。

 眼下她们两个首先要处理的就是新课题问题。

 ……

 其实也没什么问题,甚至学院后勤处给地的时候格外痛快。

 还偷偷问了嘴沈瑶对划出来的这片地看法如何。

 不够用的话,他们可以适当扩大,毕竟闲着也是闲着。

 沈瑶:……

 就怎么说呢?还是不用了吧,她已经有了基本思路。

 “够用够用,麻烦您了。”

 沈瑶笑呵呵地送后勤处的老师离开,转头就看见秦教授正蹲在地头伸手检查土壤的质地情况。

 “种些喜湿不耐热的可能够呛,但像是喜光喜干的问题不大。”

 京市的地理地貌特点鲜明,这并非是能轻易改变的事。

 沈瑶点头,“只是种些常用草药,对比那些流传下来的古方,在互相印证的前提下进行优化。

 现代化医学虽然不错,但对人体造成的某些伤害不可逆。

 中药可以慢慢渗透调理,是最温和的解决办法。”

 可惜中医很难,尤其真正学成的中医更是少见。

 每个人的体质略有不同,中药用量也不能一概而论。

 沈瑶目前想做的就是研究出一种或者几种符合大部分人体质的中药。

 哪怕效果并不是最佳,但综合考虑的性价比绝对突出。

 秦教授和沈瑶讨论了几句目前而言的中医发展,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医之路,任重道远。

 “不过你有这样的想法就很不错,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真是糟粕,就不会传承至今。”

 中医是能体现中国人智慧的职业,从古至今,它解决了很多麻烦。

 如今科技发展迅速,像是有些慢吞吞的中医便逐渐被摒弃。

 这不是个人主观的一种行为,更像是迫于无奈。

 西医重疗效,中医看调理,双方侧重点不同,对待病人的手段也是各显神通。

 沈瑶能做的不多,但也不少。

 她不会天真的觉得依靠自己一个人就能改变整个社会对中医的看法,但她愿意去做自己可以做到的一切。

 有句话怎么说呢?尽人事,听天命,剩下的交给时间。

 ……

 沈瑶怀孕的消息,在去医院‘正式’确认以后就告诉了谢家和沈家所有人。

 其中包括正在京市大学读书的团团和圆圆。

 不过团团圆圆两个人实在太忙,抽空回家看了眼安心养胎的沈瑶,转头又一头扎进实验室忙活。

 已经靠着早前的原始积累,和周姥姥一起合作开办了一个中小型服装厂的田娜劝沈瑶花钱雇一个保姆。

 “家里人都忙,安子一个人的话有些顾不过来。

 放心,这钱我替你出,千万别在这方面节省。”

 已经小赚不止六位数的田娜说话自带一股豪气。

 毕竟她在京市光是三层楼高的门市店铺就有两处。

 就这还不算田娜私底下偷偷买下来的各种房子。

 也是得了沈瑶这边提供的灵感,田娜手里有钱就花出去。

 周姥姥与田娜的作风一样,两个老太太别看年纪不小,但行事可谓雷厉风行,完全不输那些敢于下海经商的年轻人。

 “妈,没事,我这边自己能照顾好,再说身体受不住肯定要雇人。”

 只不过四合院这边的东西不少,很多时候并不方便外人介入。

 “这事我已经和谢辞安讲了,妈,快别担心我,你那边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