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星 作品

第107章 轧钢厂报道(第2页)

 心想这小子,何德何能啊。

 李想假装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不对比不知道,原来老师对他这样,在师兄的眼里算是偏爱了。

 不过,他也会用事实来证明,老师对他的偏爱都是有道理的,他可不是酒囊饭袋之辈。

 “师兄,除了厂里的机密性资料我不沾,其余在您的权限范围内,都得让我阅览一遍,这样咱们才能加快找到提升效率的方法,咱们先按照生产改进、人员提升、框架调整这三个顺序一步一步来。”

 杨厂长觉的李想说的词儿挺新鲜,短短几个四字,就概括了大方向。

 但他为此也有些怀疑,这一听就是要大动作。

 “就两个月功夫能成吗?”心底的疑问被他问了出来。

 “您想什么呢,这么大的厂,两个月肯定不够啊,但是计划肯定要提前制定,我算着要是顺利的话,两个月将将把其中一道工序的生产效率给改进好,有了这个初步优化数据打底,咱们再慢慢的朝其他工序做扩散推行,所以说师兄,这

 见李想说的挺靠谱,杨厂长也放下了那点怀疑,当下就应承了小师弟的诉求。

 “没问题,那咱们就先从锻工车间试点怎么样?”

 杨厂长这样的决定,也是经过考虑的,锻工之前的工序更加依赖于大型机器本身的输出,如果要对这些工序做改进,势必是要对机器本身做优化,才能出成绩。

 gj这么多懂行的老师傅都做不到的事,他肯定也不会把这种近乎不可能完成的重担,压到自己人头上。

 而且他看李想的课题报告,目前更多的是朝程序改进上发力,再辅助一些基础的器材上的优化。

 所以他更要贴合这个方向

,配合小师弟才行。

 李想一听是锻工,当下就答应了下来,工序相对简单,生产环境也合适,稍作培训很快就会有好成绩。

 杨厂长领着李想准备去各部门简单打个招呼,避免后面被人为难。

 两人说好了,在外师兄弟的关系不要外露,杨厂长就是正常配合学校这边在工厂的课题计划而已。

 就算杨厂长表现的稍有照顾,更多的也是看在bj大学的校领导面子上,而不是李想这个人。

 两人一路走着,杨厂长小声的叮嘱道:

 “锻工二车间的徐主任是我的老部下了,你放心,他绝对会全力配合你的改进计划。”

 “中午,我就不主动提给你接风洗尘了,待会我们要见的李副厂长,他主要管后勤,这人一向八面玲珑,想来会主动提的。”

 “周书记是个刚正不阿的性子,在他面前少说阿谀奉承的话,只会惹他嫌。”

 李想头点得一次比一次认真,同时心中也无比感谢杨厂长对他的指点。

 别看这些话零零碎碎,可其中蕴含的信息,够他受用很久了。

 谢谢读者朋友“玩具帅”、“20220807225356791”的月票。

 也谢谢其他读者朋友们的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