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星 作品

第394章 诉苦御状(第2页)

 不像有些富裕大队,不仅能分粮还能分红。

 农民们日常生活,还有办大事的开销,就指着这每年的分红。

 可这大儿子所在的大队,生产力连温饱都是问题,那就更不用提分红了。

 就算那年稍有节余了,自然也得先紧着大队的村民们。

 从入口的油、盐,再到身上穿的衣鞋,生病的医药费等等开销,在大儿子没有收入来源下,只能由李庆霖自己家支持。

 信中称,风里来雨里去的辛苦劳作,一年到头,却连个剃头的钱都挣不到。

 致使他写出这封信,则是最后一根稻草被压断了。

 他的大儿子下乡几年,一度到了没有地方可住的地步。

 先是被安排在老乡家借宿,一旦老乡家里有添丁进口的事,就得搬走重新再找。

 李庆霖先是找到了公社,希望公社能够解决他们的困难。。。。。。

 后来他又去找了莆田县嗡嗡委员会的知青主管单位。。。。。。

 最后,他抱着一丝希望前往莆田地区嗡嗡组,将自己儿子的困难以及自己向县、公社反映问题的过程一并作了汇报。。。。。。

 李庆霖他既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

 虽然前面的那些举动,他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但是他寄出去的这封信,却没有石沉大海。

 大领导在看完后泪水潸然而下,并当即给他复信。

 “李庆霖同志,寄上三百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

 像李庆霖儿子这样的事情,只是众多下乡青年的一个面。

 比他过的好有不少,比他过的更差的也有不少。

 但李

庆霖的这封信,切实的让上面开始重视这个群体的待遇问题。

 随后全国各地收到指令,开始调查下乡青年在当地的情况。

 不查则已,查了过后,有些事迹,看着让人都触目惊心。

 令人欣慰的是,上面既然下定决心查了,就没想过姑息。

 但凡涉及到刑事问题的案件,报章上全部被登了出来。

 上面没想瞒,也不准备瞒。

 Bj这一段时间的报纸上,都是此类新闻。

 老百姓们也才知道,原来有些人活的竟如身在地狱。

 “妈的,这两个渣滓真是毙一万次都不够,一次把他们送走,都算便宜他们了,人渣就该被千刀万剐。”李想看完今天的报纸后,忍不住骂骂咧咧道。

 李母接过来,只是扫了一眼,就不敢看了。

 她作为一个母亲,看到这样的新闻,心都快揪碎了。

 几十名呀,怎么敢呐,该挨千刀的下地狱都嫌他俩脏。

 “这些人难道就没有王法嘛,一个个胆子比天还大,他们到底想干嘛。”秋芳华气的,拿报纸的手都在发抖。

 说她天真也好,想当然也罢。

 秋芳华在以前,对这种恶**件真的见所未见。

 这些年的种种,到底造就了什么样的恶魔。

 要何等没人性,才能做出如此丧尽天良,令人发指的恶魔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