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的刀 作品

第一百四十四章 书里人家(第2页)

 花枝儿在锦娘的指导下,托着廿五在地上缓慢地爬行,巫明丽拿一个布做的小马驹逗他。缝制小马驹和其他布偶的布、线,填充用的棉花、丝絮都经过反复蒸煮,巫明丽吩咐的,锦娘和花枝儿亲手办的,干干净净的小玩具,才能放心让小家伙抱着玩。

 廿五薅到小马驹就往嘴里塞,锦娘赶忙把小马驹救出来,小马驹的耳朵已经湿透了。

 巫明丽笑说:“小孩儿都是这样的,好奇的时候,啃什么都能啃一天。所以才让你们把他的衣服被子玩具都做得干干净净,每天都要洗。他还会吃手吃脚呢,他的手脚也得时时用赶紧的温水清洗才好。”

 锦娘深以为然,她做阿保做得好,可不仅仅是因为运气。她很清楚,她比别人强在她的洁癖,一般人家根本供不起她这样的洁癖,然而就是这种费水费柴又费皂粉的洁癖,才让她得以抚养小孩儿们长到三岁,成为有口皆碑的“阿保”。

 锦娘回道:“娘娘说的极是,以前我还在家当姑娘,每每劝上门给产妇抓药的人说如此,他们都觉得我是给打柴的揽生意。”

 巫明丽哈哈笑两声:“可知还是须得和他们把道理讲明白了,他们才会按好的去办。不然哪怕是为了他们好,他们也不会听的。”

 她们就着养孩子的一些小技巧闲聊了一番,终于外面送李琚回来的内侍前来通报说议政厅散了,巫明丽问议政厅留了饭不曾,小内侍讨好地说道:“回王妃殿下,议政厅今儿争得激烈,散场已经到了申时过半,虽则陛下留了膳,但信王殿下未及用膳就赶回来。”

 巫明丽忙赏了他荷包,又叫人摆膳在外面上房正堂,刚将锅子暖上,冷盘摆好,李琚就迈了进来。

 巫明丽亲手将一碗八宝冰酪放在上座前,笑道:“王殿下今儿辛苦了。”

 李琚想到今天的唇枪舌战,得亏自己拿的副本上备注详尽,自己再那么蛮横地一摆,谁不服直接来玉芷宫打一架,才镇住了那些满嘴规矩礼法、肚子里全是一己私利的尸位素餐的老东西。

 那些人指责他不该因为一己私利擅杀百姓,全然不顾那个所谓的“百姓”早已有了几百壮仆,俨然是当地的土皇帝,致使当地只知有王老爷,不知有皇帝!

 还好,他自己所持有的的呈报副本上,有田趁月和巫明丽着重提示他,朝廷奏对时,重点不在那人鱼肉百姓,不在他欺压士卒,而在于他截留国库粮税、赋银,组织私军,暗藏盔甲,所谋在天。

 私军一出,谁还敢多说一个不字?

 李琚还顺势给丁续求了个侍卫的身份,说是他见机快,武功好,令行禁止,出入守份,不比弟弟丁武差。皇帝陛下才刚把他说了一顿,就没在丁续的事上为难他,直接准了。

 李琚不及换衣服,先抱住巫明丽转一圈:“好姐姐,真个儿是累死我了,有没有去去热的东西吃?”

 巫明丽顺手就端起一碗荷叶莲子冰糖解渴饮:“先喝这个,知道你必定是被那些老头子气坏了,早预备下了。”

 李琚单手接过,一口干了,巫明丽又端一碗蜜渍杨梅茶,李琚还是一口干了,感到齿牙发酸,舌根下生起一股津意,喉咙四肢不那么燥热了。

 巫明丽道:“他们讨厌的,以后就不和他们说话了。我们是什么人家,和他们较劲儿,那叫跌份儿。”

 李琚很是赞同,脑瓜儿点个不停:“就是就是,我爹也不帮我说说话,反而帮着他们说我不对,我可是为了——为了国库的钱。”

 “陛下总归是为了你好。陛下说你两句,他们就不敢对你狠说了。原是如此。”巫明丽说着,拍他的手,“快放我下来,我也还没吃晚饭呢,饿得我前胸贴后背的。”

 李琚这才撒了手,拉

着她一起到上座坐了,一勺子下去铲了大半碗冰酪:“还是这个好吃。姐,以后别等我了。我饿一顿不要紧,你们女人家可饿不得。”

 “你若是在外面有饭吃,我何必饿着自己。既然要回来吃饭,咱们就得一块儿吃,不然我心里也不安耽嘛。”

 巫明丽说完,舀了一勺酸辣羹填给他:“你说在豫州吃到这个汤好吃,我特意叫人去御膳所找豫州厨子学的,是不是这个味儿?”

 “比外头的还香,就是这个劲儿,嘶,真爽快!”

 李琚总算开了胃,端起饭碗来狼吞虎咽,巫明丽也实在饿了,吃饭的速度都比平日快,不过她紧守着吃到六分饱就放手。今天吃得晚,再吃要积食了。

 她搁下筷子,示意锦娘把廿五抱过来,她接了放在膝盖上,拿起廿五不安分的小爪子握在手里,问:“小宝儿想吃点什么?哎哟,好吃的很多,可是小宝儿没长牙,什么都吃不了,怎么办呢?只能看着爹爹吃了。”

 李琚含糊不清地说:“可仔细他也滋你一身。”

 巫明丽浅浅地白他一眼:“吃你的饭去,也不怕倒了胃口。”

 巫明丽贴着小孩儿的脑瓜,抓他的小胳膊手舞足蹈,左右比划,一句一动,说:“你爹,真~个是~烦人,哪壶不开提哪壶,你滋他一身的事儿,怕是到七老八十了~还要被说呢!”

 小孩儿不明白,只是傻乐,口水滴答的小嘴巴里发出些语意不明的声音。

 李琚转过来,掐着小孩儿白白嫩.嫩的脸一扯:“你和你妈说,我是你老子,我揭你的短儿是不是应该的?”

 廿五撇了撇嘴,忽然大哭起来。

 锦娘忙弯过来把孩子抱在怀里拍背轻哄,巫明丽轻轻拧李琚一下:“都怪你,看把崽儿吓得。”

 李琚回嘴:“他是我儿子,不是应该和我一样大胆吗,怎么碰碰就哭了?”

 巫明丽抿着嘴瞪他,他忙给巫明丽碗里夹菜:“怪我怪我,夫人消气。吃饭,吃饭。”

 巫明丽道:“这都是你们爷俩不熟的缘故,明儿他在我这儿陪读书,提前熏陶熏陶,总能把感情培养好的,您哪,记得每天到这里打一趟儿,啊。”

 巫明丽真的交代锦娘以后每天下午把廿五抱过来,听姑娘们读书。

 花枝儿亦觉得如此甚好,孩子要到三岁才开蒙,提前在书声里泡个三年,就是腌也该腌入味儿了。

 不求他多么出息,只求将来无论上下,能当得起门户,过得好一辈子,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