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的刀 作品

第一百五十七章 要钱,要钱,要钱!(第2页)

 就连皇宫这么戒备森严的地方,都时常被人闯入,何况信王府?信王府女眷众多,北面有个少人居住的马场,巫明丽还打算起个戏班子,李琚若不在京里,巫明丽可不觉得信王府有多么多么的安全。那附近再放那么一个连于将军的名声都镇不住的贼窝,岂不是寝食难安。

 巫明丽从信王府的公账上支了一笔,准备作安顿那些租住户之用。接着她写了信给巫家送去,告诉于家老太太和太太知道,若无意外,于家附近的地方是她买了,等安顿好了那里的人,便接她们回来,到时候请她们来王府玩耍等等。

 料理了这桩子事,韩胜子终于入宫觐见了。

 照例是李琚出面,并设宴接待。很快,韩胜子聊天就把他聊得生不如死满脸呆滞地神游天外去了。

 巫明丽和韩胜子之前书信往来已经围绕税收、粮食、人口、田亩、白银、通货打了八百个来回,这次算是对之前的所有搁置处、争议处、矛盾处做个最后的结束。

 李琚以为的“税”是“苛政猛于虎也”“十五税一”顶了天到“宽徭薄赋”,行仁德之政,牧良善之民。

 而巫明丽和韩胜子的“税”,劈头第一句“贵戚豪强,隐田漏税”,第二句“赋役不均,累级盘剥”,第三句“税粮入府不足五成,收则有三倍之余。富者贪阡陌之巨,贫者积百岁之役”。

 李琚直接歇菜。

 巫明丽一开始还频频在关节上提醒他仔细听,后来看他实在是志不在此,便

没再提醒。

 韩胜子未来要主持的税赋改革,方向是对的,巫明丽要做的是支持他,并且要让他多去民间走走看看,以防整出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反而害了百姓。

 韩胜子欣然接受,他也知道自己最大的毛病是不接田地,若非巫明丽征召他,他接下来是打算去外地游学,在西北、东北、江南、巴蜀四地各搞一块地,当个农民,种几年稻麦。

 巫明丽忍不住为韩胜子鼓了鼓掌:“先生志在高远。”

 韩胜子被夸得不好意思了:“王妃殿下屡屡相劝,小臣方知自己不知天高地厚了。”

 “纵然我不说,先生自己也会想明白的。咱们的一句文稿,落在凡人身上,都是几百年的债呀。先生是仁爱的人,自然会想到这里。”

 巫明丽非是随便说说,未来韩胜子辗转各地为地方官,县令六曹州判,什么没做过?保不齐就在哪里偷偷弄了块地种着,这才有了后来的税法革新。

 韩胜子脸上发红,举手示意告饶。

 税、粮、赋、役只是个开端,信王暂时没有进户部历事的打算,韩胜子当然也还没有机会真的大显身手。

 巫明丽和他要谈的正事是钱庄,以及由钱庄一事衍生出来的江南白银流入、新式作坊,乃至海贸。本朝并不禁海贸,琼州那边的地瓜,就是海贸商队输入的,不过也不太提这个。

 韩胜子本来也没想到这头,直到巫明丽回信说,今年至少北方的粮食并没有减产歉收,各地也没有突发的隐匿粮食的事件,她认为是白银多了导致粮食贵了。

 韩胜子才突然悟出了白银流通的道理,继而认认真真考虑起江南的情况。

 不过可惜的是,韩胜子也没有江南的人脉,打听不到详细。

 他决定去江南实地看看,巫明丽亦十分赞同:“想做钱庄,就必须搞清楚那些手里有钱的人家究竟怎么想,那些流入大雍的白银,到底从何而来。道听途说,终不如眼见为实。”